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國內外危險化學品安全評價現狀

2005-08-11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隨著化學工業、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蝕性等危險化學品不斷問世,它們作為工業生產的原料或產品出現在生產、加工處理、儲存、運輸、經營過程中;瘜W品的固有危險性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例如,1976年意大利塞維索工廠環已烷泄漏事故,造成30多人死亡,迫使20余萬人緊急疏散;1984 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氣爆炸事故,使650人喪生、數千人受傷;1984年印度博帕爾市郊農藥廠發生甲基異氰酸鹽泄漏的惡性中毒事故,有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萬人中毒受傷且其中大多數人雙目失明致殘,67萬人受殘留毒氣的影響。1993年 8月5日中國深圳危險化學品倉庫爆炸火災事故造成15人死亡,100多人受傷,損失2億多元; 1997年6月27日中國北京.東方化工廠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億多元;2001年11 月1日中國洛陽發生11噸氰化鈉溶液泄漏事故;近兩年我國發生了多次危險化學品泄漏和爆炸事故。這些危險化學品事故,盡管其起因和影響不盡相同,但它們都有共同特征:它們是偶然事件,會造成工廠內外大量人員傷亡,或是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或環境損害,或是兩者兼而有之,即重大事故。

    這些災難性事故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各工業國和一些國際組織紛紛制訂有關法規、標準和公約,旨在強化化學品的管理,其中包括對危險化學品進行安全評價的規定。

1 國外危險化學品安全評價開展狀況

    1.1 歐共體(現歐盟)

    歐共體于1982年6月頒布了《工業活動中重大事故危險法令》(82/501/EEC),即《塞維索法令》。該法令列出了180種危險化學品物質及其臨界量標準。1996年12月歐共體對82/501/EEC進行了修訂,通過了《塞維索法令二》(96/82/EC)。

    為實施《塞維索法令》英國、荷蘭、德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等歐共體成員國都頒布了有關重大危險源控制規程,要求對工廠的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評價,提出相應的事故預防和應急措施計劃,并向主管當局提交詳細描述重大危險源狀況的安全報告。安全評價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工廠說明、相關安全設施說明、物質的危險性鑒別、工藝安全性分析、防止事故的措施、事故影響分析和應急計劃等。

    政府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對安全報告進行審查。對報告的內容產生疑問時,企業必須提供進一步的說明,必要時到現場核查。

    目前,歐盟國家對化學品,特別是新化學品的控制十分嚴格。歐盟國家要求對化學品進行危害性鑒定、分類和評價。一種新化學品在成為商品投放到市場銷售之前,必須進行危害性鑒定、分類和評價,測定其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危險特性、環境數據、毒性和作業場所的健康危害數據。所有數據的測定必須由有資質的機構完成(其中環境數據、毒性和健康危害要到指定機構測定)。為此企業將支付10-50萬美元的費用。

    1.2 美國

    1992年美國政府頒布了《高度危險化學品處理過程的安全管理》標準(PSM)該標準定義的處理過程是指涉及一種或一種以上高危險化學物品的使用、貯存、制造、處理、搬運等任何一種活動,或這些活動的結合。在標準中提出了130多種化學物質及其臨界量。美國勞工部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局(OSHA)估計符合標準要求的重大危險源達10萬個左右,要求企業必須完成對上述規定危險源的分析和評價工作。

    1.3 國際勞工組織(ILO)

    1993年通過了《預防重大工業事故》公約和建議書,該公約和建議書為建立國家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奠定了基礎。

    為促進亞太地區的國家建立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ILO于1991年1月在曼谷召開了重大危險源控制區域性討論會。在ILO支持下,印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和巴基斯坦等建立了國家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ILO將來的重點是,進一步支持建立國家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第一步是在確定的危險物質及其臨界量表的基礎上,辨識重大危險設施和裝置,然后逐漸實施企業危險評價、整改措施和應急計劃。

    一般來說,重大危險源的風險分析和評價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1)辨識各類危險因素及其原因與機制;
    (2)依次評價已辨識的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
    (3)評價危險事件的后果;
    (4)進行風險評價,即評價危險事件發生概率和發生后果的聯合作用;
    (5)風險控制,即將上述評價結果與安全目標值進行比較,檢查風險是否達到可接受水平,否則需進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險水平。

2 國內危險化學品安全評價開展狀況

    2.1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國務院曾于1987年發布了《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簡稱“87”條例),但該條例已不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大局限性,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344號令,簡稱新《條例》) 的發布與實施為當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依據,它集中體現了國際社會有關化學品安全管理的170號公約。新《條例》共七章、七十四條,它確立了l項公告制度、2項備案制度和 10項審查、審批制度,這些管理制度的確定將危險化學品專項安全評價提到了議事日程。

    安全評價是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礎!段kU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有三個條款規定了安全評價。其中第九條和第十一條是對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的審批前安全評價的規定;第九條所指為新建項目(工程)的安全預評價,第十一條所指為改建、擴建項目(工程)的安全預評價。第十七條是對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在役裝置定期安全評價的規定:“生產、儲存、使用劇毒化學品的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的生產、儲存裝置每年進行一次安全評價;生產、儲存、使用其他化學品的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的生產、儲存裝置每兩年進行一次安全評價?梢姡踩u價貫穿整個生產過程,不僅要“預評價”,而且還要定期進行在役裝置評價。

    2.2 重大危險源辨識與評價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開始重視對重大危險源的評價和控制,“重大危險源評價和宏觀控制技術研究”列入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該課題提出了重大危險源的控制思想和評價方法,為我國開展重大危險源的普查、評價、分級監控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術依托。

    國家經貿委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提出了我國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GBl8218—2000《重大危險源辨識》,辨識重大危險源的出發點仍舊采用了物質的危險性及其數量。該標準提供了爆炸性化學物質名稱及其臨界量、依然化學物質名稱及其臨界量、活性化學物質名稱及其臨界量和毒性化學物質名稱及其臨界量4個表格。

    重大危險源評價是重大危險源控制的關鍵措施之—,“八·五”國家科技攻關專題《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險評價技術研究》中提出了“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險源評價方法”。它是在大量重大火災、爆炸、毒物泄漏中毒事故資料的統計分析基礎上,從物質危險性、工藝危險性入手,分析重大事故發生的原因、條件,評價事故的影響范圍、傷亡人數、經濟損失和應采取的預防、控制措施。

    該方法能較準確地評價出系統內危險物質、工藝過程的危險程度、危險性等級,計算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危險區域范圍、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提出了工藝設備、人員素質以及安全管理缺陷三方面的107個指標組成的評價指標集。

3 結束語

    聯合國“21世紀議程”大會已提出在2006年前建立危險化學品“全球協調系統”(GHS)。

    期待通過危險化學品專項安全評價工作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有效實施,我國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體系能順利納入國際危險化學品 “全球協調系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左市| 虞城县| 武胜县| 平顺县| 安阳市| 邵阳市| 华容县| 武山县| 昌宁县| 牟定县| 安义县| 渑池县| 浦北县| 富顺县| 沂水县| 汉川市| 绥中县| 麻阳| 舒城县| 黄石市| 湾仔区| 肇州县| 临江市| 广安市| 余姚市| 淳安县| 高州市| 兰溪市| 方山县| 綦江县| 新兴县| 广宁县| 吉首市| 榕江县| 滦南县| 扎兰屯市| 郴州市| 盐津县| 南溪县| 和平县|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