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淺談安全評價的實用性

2007-10-24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摘 要:文章以“人——機——環境”系統本質安化為基礎,并采用美國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W•H•Heinrich)等專家,學者的安全理論,結合企業在開展安全評價工作中的深刻體會,對“安全評價”這個方法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從理論上闡述了安全評價是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安全生產 本質安全化  安全評價 實用性

  1問題的提出
  在世界工業生產安全工作上,發展中國家今天的處境,正在重復工業發達國家昨天的遭遇。在二十世紀初直至中葉,世界上的一些工業較為發達的國家,在工業生產上的傷亡事故也是相當頻繁和嚴重的,
  但是近四十多年來,世界先進國家相繼實行不了不同形式的安全性(危險性)評價。如美國道(DOW)化學公司、聯合化學公司、杜邦公司、美國保險協會等;英國帝國化學公司也開發了相關方法;日本則有勞動者安全評價指南、岡山縣以及匹田安全性評價方法。
  美國道化學公司于1964年出版的對化工工藝工程和生產裝置的火災爆炸危險性的評價方法及相應的安全措施的書刊,受到了許多國家的重視;1966年修訂后印刷了第二版;1973年美國化學工程協會沿襲了道化學公司的方法,經修改后編輯成教科書,出版了第三版;1976年出版了道氏法第四版;1980年又發表了第五版,并在評價項目上作了重大的改進,使之評價結果更接近于現實。
  日本勞動省于1976年12月發表的《關于化工廠安全性評價指南》,其中要求在呈報新建和改建化工時,需按六個步驟進行安全評價。日本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字大力倡導安全性評價工作之時,也是工業生產災害事故減少之際,特別是鍋爐、壓力容器爆炸傷亡事故大幅度的下降。同時,日本從1988年開始實施第七次防止傷亡事故的五年計劃(1988~1992),確定了五點重點對策:(1)建立安全衛生事前評價體制;(2)積極推進保持增進身心健康的對策;(3)推進正確的作業環境管理;(4)促進機器設備的本質安全化;(4)促進中、小企業安全衛生活動。
  從日本第七次防止事故的五年計劃 的“五點重點”對策可以看到,在安全生產工作上,日本對安全性評價的重視程度。他們已從“人——機——環境”系統的本質安全化的角度來不止安全生產工作。
  面隊當前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的現實,我們是否應該認真地研究和倡導安全評價工作,并作為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項對策呢?

  2 論述的必要性
  在2001年12月份有一國內新聞媒體曾報道:以美國為首的幾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提出抵制中國玩具進口,因為中國出口的PVC玩具生產過程中,經他們調查發現,為了降低玩具的生產成本,沒有對勞動者采取有效的職業安全健康和防護措施,損害了工人的健康,同時,由于生產工藝不當,在塑料玩具中還殘留有“氯乙烯”等有毒物質。。。。所以美國等國家就提出抵制中國玩具進口,這就是將勞動標準與國際貿易聯合起來,構成的“非關稅貿易壁壘”,美、法、意等國還要求中國輕工業(紡織、玩具、鞋等)推行SA8000(社會責任標準)的認證工作。
  從上不難看出,我國加入WTO后,安全生產已成為某些企業及其產品進入世界貿易市場的“瓶頸”;從另一個層面上看,安全生產是企業能否有資格參與世界經濟化的“入場卷”。因此,對安全生產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安全評價,進行論述和分析是必要的。

  3 理論基礎
    安全性評價,有的國家也稱之為危險評價和風險評價(Risk Assessment)。他是綜合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對系統的安全性進行預測和度量。對企業進行安全性評價,可以使宏觀管理抓住重點,分類指導,也可以給微觀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礎數據,是實現安全生產科學管理的好方法,其理論基礎如下:
  在1931年,美國的海因里希(W•H•Heinrich),按照當時的美國工業安全生產實際及社會狀態提出了“事故因果連鎖論”。其內容主要是:(1)人員傷亡的發生是事故的結果。(2)事故的發生是由于:①人的不安全行為;②物的不安全狀態。(3)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是由于人的缺點造成的。(4)人的缺點是由于不良環境誘發的。
  海因里希在提出事故因果連鎖論的基礎上,又倡導了“事故判定技術”。既在事故發生調查不安全行為及不安全狀態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找出了上述兩者產生的原因,以便在他們引起事故之前予以改正。筆者認為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連鎖論”和“事故判定技術”,雖然具有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但是符合現代安全管理法——安排評論的思路,也可以說是安全評價的雛形。博德(Frank Bird)在海因里事故因果連鎖論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提出了以管理為主的事故因果連鎖論。他認為事故連鎖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控制管理機制中的一種機能,安全管理中的控制是指損失控制,包括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的控制,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祥見圖1 傷亡事故原因系統圖)。另外,扎別塔斯基(Michael Zabetakis)的能量觀點的事故因果連鎖論以及約翰遜(W•G•Johnson)的變化觀點的事故因果連鎖論,認為在人機環境系統安全中,人們注重作為事故致因——人的失誤和物的故障。按照變化的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素質在下降和物的可靠性降低(失效),所以事故與人的失誤和物的故障都與變化有關,具有隨機性。以上這些理論,都是對海因里希的事故連鎖論的很好的補充,使之更加完善,成為安全評價的理論基礎。
 
  4 本質安全化
  4.1 “人——機——環境”系統
企業的生產系統,都是由人、機器、環境構成的。安全生產要求“人——機——環境”系統,按照一定規律加以匹配和運行,這就是“人——機——環境”系統的本質安全。在這一系列中,人與機器與環境、環境與人分別構成3個子系統。
  在“人——機——環境”系統中,人是系統中的主體,首先是人感受機器和環境的信息,由體內的向心性神經將信息傳達到大腦皮層,在大腦分析器中經過綜合、分析、判斷、最后作出決策,驅動人體的執行器官去操縱機器,機器接受人的控制信息之后,就按照自身的規律作出相應的調整或輸出,完成人所希望的功能。

[NextPage]

  4.2 本質安全化模型
  一個系統的本質是一個相對穩定的概念,他決定于系統的要素、結構和目標。安全生產的本質是為了實現“人——機——環境”系統的最佳安全匹配。如圖3所示:“人、機、環境”本質安全化模型。在“人、機、環境”系統本質安全化模型中,縱坐標表示安全性,橫坐標表示整個系統運行的時間過程。其中系統安全性呈三種狀態,即安全狀態、危險狀態、事故狀態。
 
         雖然某一系統本質安全化的水平較低,但是,在經過對人、機器、環境三者不斷提高其安全品質的過程中,使之達到了本質安全化水平的要求(詳見圖3中的A點)。這個過程稱之為本質安全化的建設階段。
人機環境系統達到了本質安全化之后,就開始進入了運行階段(詳見圖3中的AB段),整個系統處于安全狀態。這個階段是其保持安全品質的運行階段。
  當人機環境系統經過一個階段的運行,本質安全化水平逐漸開始下降,比如:機器的使用可靠性降低;人員逐漸發生其操作能力與工作要求不相適應的狀態;工作生產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由于系統安全化水平的下降,這時,機環境系統已逐步進入安全性惡化階段(詳見圖3中的BK段)。整個系統處于危險狀態,在此階段易發生隨時事故,所以此階段稱之為安全品質的惡化階段。
  在某一個人機環境系統中,由于其安全品質的惡化,就有可能由于一個自然的因素或出現的偶然現象引發為事故(圖3中的K點),使整個系統或某一子系統處于事故狀態,造成人身傷害、機器設備損壞的事故。
  4.3 安全生產良性循環
為了不斷提高“人——機——環境”系統本質安全化水平,對系統進行合理的匹配,其目標就是實現安全生產的良性循環。
  4.3.1 系統的控制
從“人、機、環境”系統本質安全中可以清楚的看出,若想實現安全生產的良性循環,必須對整個系統加以管理和控制,使之勿要進入安全品質的惡化階段。
  4.3.2 本質安全化建設
  在圖4中的AB段曲線與圖3中的AB段曲線相當,為使人機環境系統不進入BK(危險)階段,首先需要確定系統是否已達到B點,當系統達到(或接近)B點時,應及是停止運行。然后對系統進行新一輪本質安全化建設,既圖4中的BC段。以此類推,再進行第二輪本質安全化建設,既圖4中的DE段。從以上不難看出對人機環境系統的管理,也是一個動態的管理。
      4.3.3 安全評性價
對生產工作現場,通過安全檢查、檢察或安全評價,若發現某一“人——機——環境”系統形成安全品質逐漸下降的趨勢,并且下降到達不到安全評價的要求時,可以說這個系統將進入危險狀態,就應調整系統的運行;對整個系統進行第二掄本質化的建設階段后,系統有開始進入第二次循環,并保持著安全品質的安全狀態。企業通過不斷的進行安全評價,又進入了第三輪本質安全化的建設階段,整個系統安全化水平得到提高,把A點、B點、E點聯接起來,得到一條曲線(詳見圖4中的ACE線),這條曲線就是一個系統或一個企業安全生產良性循環曲線。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的目的,就是使“人——機——環境系統沿著這條安全生產良性循環曲線運行。通過不間斷、反復地對“人——機——環境”系統進行本質安全化的建設,使某一系統或企業始終處于安全狀態。

  5 實踐與結論
  在轉換經營機制的新形勢下,航空工業系統在由軍轉民、軍民品結合生產的過程中,從1991年以來積極推行了安全評價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特大、重大傷亡事故連接不斷發生的情況下,在“八、五”期間,航空工業總公司實習那了既定目標,完成了20個企、事業單位的安全性評價工作,從而是航空工業系統職工的傷亡事故做到了穩中有降。例如:1994年,在全行業一百多個企事業單位中僅僅發生因死亡事故4人次。重傷、輕傷也大幅度下降。
筆者所在的企業,就是中航總公司在“八五”期間進行安全評價工作的單位二十個單位之一。本廠從1993年4月開展了“安評”工作,通過歷時1年零8個月的循環的本質安全化的建設階段,于1994年12月8日達到了航空工業安全評價“安全級”企業,成為航空工業系統第15家安全性評價工作達標的單位。其體會如下:
  5.1 全面落實了全廠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改變了傳統單科、縱向安全管理模式。實現了預測型多科、縱橫向交叉管理的模式。在安評工作中,基建處、保衛處、供應運輸處、機動處等單位都介入了此項工作,并且分擔了相應的安評分數值。
  5.2 建立了完整的技安工作檔案(軟件部分)。技安環保處整理了建廠以來的8000多份資料,使工作的技安管理工作接近于系統化、規范化的要求。
  5.3 深化了安全生產知識教育,提高了全員安全素質,鍛煉了技安工作對味,特別是使年輕的技安人員增長了才干。

[NextPage]

  5.4 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在安評中,全廠共增家管理制度18個,機動處就新建了8個制度,為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創造了條件。
  5.5 推動了現代化安全科學管理。工廠在改進和加強安全生產安全基礎工作的同時,積極推廣了現代安全科學管理方法。例如:FTA、ETA、PHA、FMEA、人機流程、目標管理、電化管理、微機輔導管理等。特別是在一級危險點的部位,懸掛了事故樹形(FT)圖。
  5.6 改善了安全生產作業條件和環境。工廠加大了安全生產資金的投入,例如,在安全評價期間,工廠把分散的四個配電站,改造為一個總的配電站,其中安全方面投入的資金為18.2萬,改善了配點人員的工作環境和作業條件。
  5.7 由于在安評工作中建立了系統的技安檔案資料,兩年來對查閱工作檔案,特種作業人員的教育,以及核實特種機器設備都帶來了便利。同時為進行人機環境系統本質安全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通過對安評工作的實踐,以及近幾年多次參加安全評價的復評驗收工作,深刻體會到了安評是一種比較好的現代科學管理方法,不論是大中型企業,還是小型企業,不論是企業單位,還是事業單位(研究所),都可以通過安全性評價來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所以其實實用性比較強。通過安評后,可以使工廠對安全生產的宏觀管理抓住重點,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達到人機環境系統的本質安全化。同時,不斷進行本質安全化的建設,使之經常處于安全狀態,并做到安全生產工作良性循環,使本企業創造和保持建廠43年來,在生產企業現場沒有發生死亡事故的記錄。
  目前,安全評價工作已其科學性、系統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正在被普及和推廣,在新形勢下,安全性評價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上臺階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我國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安县| 辽宁省| 竹北市| 广水市| 内乡县| 隆昌县| 平远县| 横山县| 青浦区| 广河县| 连山| 宜君县| 河池市| 昌吉市| 宜都市| 福海县| 内乡县| 稻城县| 鲜城| 赤城县| 康平县| 阳曲县| 隆安县| 东乌珠穆沁旗| 灵武市| 常山县| 兰溪市| 洛宁县| 旺苍县| 浦北县| 泸定县| 西峡县| 涟水县| 黎川县| 赣州市| 深圳市| 肇庆市| 绿春县| 洛南县| 澄江县|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