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開始緩緩回升,但初春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氣候乍暖乍寒,人體對外界氣候的變化,一時往往難以適應。特別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稍不留心,便會遭遇各種流行病毒的侵襲,許多慢性病如哮喘、支氣管炎和胃病患者的病情也會加重,心肌梗塞等惡性突發病例也顯著增多。
此外,春季還是流腦(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猩紅熱、麻疹、水痘等呼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應該注意加強預防。日常要注意開窗通風,勤曬衣被。中午12時至下午2時的陽光中,紫外線強度最大、波長最短、殺菌力最強,空氣中細菌最少,不僅要把衣被勤曬,兒童玩具、書籍和抹布等也應該都拿到屋外,經常見見太陽,這樣具有很大的防病意義。此外,還要加強觀察,一旦發現突然高熱、頭痛、驚厥、噴射狀嘔吐和皮膚、粘膜出血的病人,就應懷疑是否患了流腦,必須及時診治。和流腦病人有過親密接觸者,可以口服磺胺類藥物進行預防。
初春也是某些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如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和傷寒等。據衛生部門的不完全統計,每年約有40%的病毒性肝炎集中發生在2—5月,而初春時期尤以甲型肝炎發病為多。
此時不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擴張和胃穿孔等疾病,甚至還會導致急性胰腺炎,弄不好將會有生命之危。
春季結膜炎,也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結膜炎,尤其多發于男性青少年中間。發生時雙眼奇癢,并伴有燒灼感,迫使人不斷用手揉擦,引起眼皮紅腫、結膜充血,有時還有流淚怕光的癥狀。目前,認為此病是由于患者對飄浮于空氣中的某些花粉、灰塵等物質過敏或對較強陽光不適應所致。因此,可在春夏時節配戴深色保護眼鏡,減少刺激,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一旦罹患春季結膜炎,可選取用0.5%的可的松眼藥水,1%的麻黃素液等滴眼。
春眠不覺曉,春困人戀床。但是,春天不但不能貪睡,反而應該減少睡眠。《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佳,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大意是說春季萬物萌生,大自然生機勃勃,人也應該晚些睡覺早些起床,多到室外走走,放松放松,可以促使心身從自然界汲取動力,保持一種生氣。《黃帝內經》的說法很有道理,春季多到室外活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提高抗病能力,不過公共場所是呼吸道病毒和細菌密集傳播之地,嬰兒和年老體弱的人要盡量避免前往。
上一篇:有益身體的“小動作”
下一篇:你知道正確的服藥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