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事故。火災發生(物質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即可燃物、氧化劑(空氣)、火源。
一、滅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根據物質燃燒三要素,通常可以用以下方法達到滅火的目的:
⒈窒息法:阻止空氣進入燃燒區,使燃燒物體由于缺氧而停止燃燒。例如用沙土或用水浸濕的布覆蓋等。
⒉冷卻法:降低燃燒物體的溫度,使燃燒物體溫度降到它的燃點以下。例如噴水等。
⒊隔離法:切斷可燃物的來源,阻止火蔓延。例如關閉煤氣開關等。
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各種滅火器,有的滅火器裝有二氧化碳或干粉,有的使用時還會噴出泡沫。每種滅火器都有專門的使用方法和適用范圍,不應隨意觸摸或翻動。
二、日常生活中如何防火
㈠防火的基本方法
⒈管好火源
日常生活需要用火,而家庭中許多物品都是可燃物,也有各種火源。如:明火,包括爐火、點燃的蠟燭、點著的打火機、未熄滅的香煙頭、煙花爆竹殘片上陰燃的火星等;電火,包括電器開關產生的火花、電線短路、電線超負荷引起著火等;熱輻射造成的火源,包括電熨斗溫度過高、長時間開著大功率的電燈泡、開著的電爐等;雷擊,包雷電瞬間的高壓放電等。
⒉易燃物與火源要嚴格分開
為了防止火災發生,許多公共場所都有“嚴禁煙火”的警示。在居室、廚房布局中,火源和可燃物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㈡使用家用電器如何注意防火
⒈使用電器前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家用電器產品都有一定的絕緣強度和符合有關安全技術的要求,使用前要檢查居室具備的電源是否能滿足所用電器的要求。
⒉電器要放在適當位置,并合理放置。例如電視機要與墻壁保持一定距離,電熱毯不要折疊等。所有電器都要保持干燥、通風、散熱等。
⒊正確使用電器。例如使用微波爐時要用允許微波加熱的容器。
⒋使用時間不要過長。例如看電視3~4h應關機一段時間,電熨斗不要過熱。
⒌雷雨天使用電器時應特別注意。例如不用室外天線收看電視節目,應將室外天線與電視機連接的插頭拔下。
⒍使用完畢,應及時切斷電源。
㈢使用燃氣和液化氣如何注意防火
煤氣、天然氣和液化氣都是特別容易著火的可燃氣體和低沸點液體,主要防火措施有:
⒈確保正確安放燃氣灶。使用燃氣具之前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掌握燃氣具正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⒉在點燃燃氣之前,應先檢查放燃氣具的房間內有無泄漏出煤氣的味道,當覺察有漏氣時,立即打開窗戶通風換氣。這時千萬不要點燃和開關電器設備,也不要使用電話。
⒊使用燃氣時保持室內通風,不要遠離,并注意觀察,防止火焰熄滅,導致燃氣泄漏。
⒋點火時應先點火后開氣,如果一次未點著,應先關好燃氣開關,待燃氣擴散后再重新點燃。
⒌燃氣使用完畢后,要關閉灶前燃氣閥門,家中長時間無人或長時間不用燃氣時,應關閉燃氣表前的閥門或液化氣罐的角閥。
⒍液化氣罐要立直放置,不能臥放或倒放,不對液化氣罐加熱。
⒎提醒家人不要自己修理、安裝燃氣設施。發現問題或需要改動,應請燃氣公司的專業人員進行施工。
㈣外出離家時的防火措施
⒈檢查所用的燃氣具的所有開關和閥門是否已關閉。
⒉檢查所有電器的開關是否關閉。
⒊檢查所有可燃物是否放置妥當,可燃廢棄物是否清掃干凈。
⒋檢查門窗是否關閉,防止飛火進入引燃室內可燃物。
三、火場中如何逃生和減輕傷害
㈠火災對人員的幾種傷害情況和減輕傷害的方法
⒈煙霧窒息。火災火場里的煙霧、毒氣是可燃物品在燃燒時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隨著火場的熱氣流動,煙霧和毒氣的蔓延速度比人奔跑還要快。因此,在火場中,不論附近有無煙霧,都要采取防煙、防毒措施。
正確的做法是:用濕毛巾捂嚴口鼻,摒住呼吸,盡量降低身體高度,彎腰疾走或在地面匍匐前進。
⒉身上著火或高溫灼傷。在逃生時身上著火,越跑身上的火越旺,可能造成燒傷或死亡。
正確的自救方法:盡量脫去著火的衣服,如果來不及,可躺在地上打滾,壓滅火苗。在火場里,為了避免身上著火,用浸濕的棉被披在身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或身體貼著地面匍匐前進逃生。
⒊摔傷。為了逃避火勢的蔓延而倉皇跳樓,以至摔傷或摔死。
正確的方法是:不要跳樓,關閉門窗等待救援或用繩索向低一層的樓房逃生。
⒋擠壓踩踏。為了尋找逃生途徑,人潮擁擠、踩踏導致人員傷亡。
正確的做法是:服從求援人員指揮,如果缺乏指揮,在人流中盡量貼邊行動尋找出口。
⒌落下物砸傷。大火燃燒,可能有倒塌或落下物砸傷人員。
正確的做法是:可用浸濕的棉被披在身上,保護頭部,防燒傷和防落下物砸傷。
㈡火場中如何逃生
⒈單元式住宅發生火災的逃生方法
如果煙火還沒有蔓延到整個單元,可以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沿樓梯快速逃出室外。逃離火災現場時千萬不能乘電梯。
如果疏散樓梯已被煙火封堵,不要跳樓,用繩索自救的方法沿窗口下滑至未著火樓層窗口或地面。
如果在較高桉層又無法用繩索逃生,可盡量向樓頂或陽臺逃生呼救。因為這類位置是火災求援人員必經之處。
如果實在無路可逃,可退回室內。用濕毛巾或布條封堵門窗縫隙,不斷向上潑水降溫,等待求援。
⒉禮堂、學校、超市、電影院、體育場等公共場所火災的逃生方法
進入這此公共場所,應首先了解該場所“安全出口”的位置、安全撤離路線、疏散通道等標志。一旦發生事故,可按標志所指路線撤離。
上一篇:煤氣泄露、著火怎么辦
下一篇:你了解地震嗎,地震發生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