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事故情況下什么時候應采取隱蔽行動?
2011-04-07
來源: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辦公室、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局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隱蔽,就是呆在建筑物內以減少大氣污染物和表面沉降物的照射,以及關閉門窗及通風系統以減少吸入來自外界空氣的放射性物質。 隱蔽的通用干預水平是10毫希[沃特],最長時間為2天。在較低劑量水平下,隱蔽較短時間或為便于采取其他保護性行動時,采取隱蔽方案被認為是合理的。 如果照射持續的時間短,且建筑物結構致密、密封良好,那么隱蔽方案是有效的。不過,在很多氣候溫暖的國家,大多數房屋是用輕質材料建造的,人們不宜在室內呆得太久。在隱蔽和撤離這兩個保護性行動之間作出抉擇時,應考慮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