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清潔
拿食品前要洗手,準備食品期間經常還要洗手。便后洗手。
清洗和消毒用于準備食品的所有場所和設備。
避免蟲、鼠及其他動物進入廚房和接近食物。
為什么?
多數微生物不會引起疾病,但泥土和水中以及動物和人體身上常常可找到許多危險的微生物。手上、抹布和尤其是切肉板等用具上可攜帶這些微生物,稍經接觸即可污染食物并造成食源性疾病。
生熟分開
生的肉、禽和海產食品要與其他食物分開。
處理生的食物要有專用的設備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
使用器皿儲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觸。
為什么?
生的食物,尤其是肉、禽和海產食品及其汁水,可含有危險的微生物,在準備和儲存食物時可能會污染其他食物。
做熟
食物要徹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產食品。
湯、煲等食物要煮開以確保達到70℃。肉類和禽類的汁水要變
清,而不能是淡紅色的。最好使用溫度計。
熟食再次加熱要徹底。
為什么?
適當烹調可殺死幾乎所有危險的微生物。研究表明,烹調食物達到70℃的溫度可有助于確保安全食用。需要特別注意的食物包括肉餡、烤肉、大塊的肉和整只禽類。
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
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2小時以上。
所有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藏(最好在5℃以下)。
熟食在食用前應保持溫度(60℃以上)。
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過久儲存食物。
冷凍食物不要在室溫下化凍。
為什么?
如果以室溫儲存食品,微生物可迅速繁殖。當溫度保持在5℃以下或60℃以上,可使微生物生長速度減慢或停止。有些危險的微生物在5℃以下仍能生長。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使用安全的水或進行處理以保安全。
挑選新鮮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選擇經過安全加工的食品,例如經過低熱消毒的牛奶。
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凈,尤其如果要生食。
不吃超過保存期的食物。
為什么?
原材料,包括水和冰,可被危險的微生物和化學品污染。受損和霉變的食物中可形成有毒化學物質。謹慎地選擇原材料并采取簡單的措施如清洗去皮,可減少危險。
食物中毒有什么特征?
來勢兇猛,發病集中。常常是發病突然,發病人數多,少則幾人,幾十人,多則數百人、上千人。
潛伏期根據中毒種類的不同可從數分鐘到數十小時,大多數食物中毒的病人在進食后經2~24小時內發病,通常化學性食物中毒潛伏期較短,細菌性食物中毒潛伏期較長。
病人的癥狀表現類似。大多數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人都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道癥狀,但根據進食有毒物質的多少及中毒者的體質強弱,癥狀的輕重會有所不同。
人與人之間無傳染性,停止進食有毒食品,發病很快停止。
中毒患者有共同的飲食就餐史,病人往往均進食了同一種有毒食品而發病,未進食者不發病。
細菌性食物中毒季節性較明顯,上海地區5~10月份氣溫較高,適宜細菌生長繁殖,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發時期。大部分的化學性食物中毒和動植物性食物中毒季節性不明顯。
上一篇:家用電器安全隱患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下一篇:在雷雨較多季節如何做家庭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