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礦山設計規定保留的礦柱、巖柱,( ),應當予以保護,不得開采或者破壞。
A.在50年內B.在礦井開采期間C.在規定的期限內D.在服務年限內
2.對于粉塵作業點,礦山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方法,每月至少檢測( )。
A.1B.2C.3D.4
3.在下列破壞中,不屬于露天礦邊坡破壞形式的是( )。
A.塌落B.滑坡C.傾倒D.塌方
4.開挖槽、坑、溝深度超過( )m的,必須在邊沿處設立兩道護身欄桿。
A.1.5B.2.0C.2.5D.3.0
5.礦井下沼氣濃度達到( )時,就有發生爆炸事故的危險。
A.1%~4%B.5%~16%C.16%~20%D.20%以上
6.井下風動鑿巖,禁止( )。
A.打干眼B.單人作業C.多人同時作業D.濕式打眼
7.新進礦山的井下職工,礦山企業應當組織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下礦井工作前至少必須接受( )h的安全教育、培訓。
A.72B.60C.40D.30
8.礦工自救時,佩帶自救器后,若感到吸入的空氣干熱灼燙,則應( )。
A.取掉護具B.堅持使用,脫離災區C.取掉一段時間再帶D.取下護具,馬上就地修理
9.礦井中的( )、老塘風和不符合規程的下行風、循環風和擴散風等都是不合理的通風。
A.正壓通風B.局部通風C.串聯風D.負壓通風
10.在掘進面掘進時采用局部通風的主要目的是( )。
A.將有害物質從產生處排出B.將有害物質稀釋C.防治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進入工作場所D.防止自燃
11.礦井瓦斯等級是按照平均日產1 t煤涌出瓦斯量和瓦斯涌出形式進行劃分的,其中平均日產1 t煤涌出瓦斯量( )立方米以上的為高瓦斯礦井。
A.10B.15C.20D.25
12.每個礦井都有獨立的機械通風系統來保證井下作業場所有足夠的風量,但( )礦井在保證井下作業場所所需風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自然通風。
A.金屬B.非金屬C.小型非瓦斯D.小型低瓦斯
13.火區啟封時,若火區范圍大,火源是否完全熄滅難以確認,在此情況下,應采用 啟封火區。
A.通風啟封法B.鎖風啟封法C.強通風啟封法D.注水啟封法
14.在有礦塵、煤塵或氣體爆炸危險的礦井中爆破,使用( )起爆。
A.電雷管B.導爆索C.導爆管D.火雷管
15.煤礦采掘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 )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A.1%B.1.5%C.5%D.0.5%
16.生產礦井主要通風機必須有使礦井風流在( )min內反向的措施。
A.5B.10C.15D.20
17.開采放射性礦物的礦井,應采取( )。
A.后退式開采B.前進式開采C.雙向開采D.掏采
18.尾礦庫是駐壩攔截谷口或圍地構成的用以儲存( )的場所。
A.礦石B.矸石C.礦渣D.材料
19.井下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容易產生火花,引起( )。
A.機械故障B.人員燙傷C.瓦斯或煤塵爆炸D.煤炭自燃
20.露天作業挖掘機或前裝機鏟裝時,爆堆高度不應大于機械最大挖掘高度的( )倍。
A.0.8B.1.2C.1.5D.2
[NextPage]
21.每一個生產礦井至少有( )個能行人的通達地面的安全出口,各個出口間的距離不得小于( )m。
A.3,30B.2,30C.2,40D.2,50
22.礦井應( )至少檢查1次煤塵隔爆設施的安裝地點、數量、水量或巖粉量及安裝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A.每月B.每兩周C.每天D.每周
23.下列不屬于導致瓦斯爆炸事故主要原因的是( )。
A.配風不足B.瓦斯異常突出C.靜電火花、機械摩擦火花、沖擊產生火花
D.井巷沒有支護、支護不及時或支護設計不合理
24.《爆破安全規程》GB 6722--2003中指出對于露天淺孔爆破,爆后應超過( )min,方準許檢查人員進入爆破作業地點;如不能確定有無盲炮,應經( )min后才能進入爆區檢查。
A.5,10B.5,15C.10,15D.10,20
25.礦井采掘過程中發生過( )次煤與瓦斯突出,該礦井即為瓦斯突出礦井。
A.1B.2C.3D.4
參考答案:
1.答案:C。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第十四條 礦山設計規定保留的礦柱、巖柱,在規定的期限內,應當予以保護,不得開采或者毀壞。
2.答案:B。 煤礦安全規程第七百四十條規定:煤礦企業必須按國家規定對生產性粉塵進行監測,并遵守下列規定:1.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井下每月測定2次,地面及露天煤礦每月測定1次。
3.答案:D。 塌方不屬于露天礦邊坡破壞形式,屬于地下礦山破壞形式。
4.答案:B。 礦山安全規程規定開挖槽、坑、溝深度超過2 In的,必須在邊沿處設立兩道護身欄桿。
5.答案:B。 瓦斯爆炸上限為16%,爆炸下限為5%。
6.答案:A。 礦山安全規程規定必須打濕眼。
7.答案:A。 礦山安全規程規定,新進礦山的井下職工,礦山企業應當組織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下礦井工作前至少必須接受72 h的安全教育、培訓。
8.答案:B。 在發生火災時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自救器是利用氧化還原原理對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進行氧化反應把其轉化為二氧化碳,因此產生大量的熱。此時礦工應堅持使用,脫離災區。
9.答案:C。 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采、掘工作面應實行獨立通風,不允許使用串聯風。
10.答案:A。在掘進面掘進時產生大量有害物質,由于構不成通風回路風流無法到達,只有采用局部通風的方式將有害物質排出。
11.答案:A。 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高瓦斯礦井: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平均日產一噸煤涌出的瓦斯量)大于1Om3/t或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單位時間內涌出的瓦斯體積數)大于40m3/min。
12.答案:C。 礦山安全規程:小型非沼氣礦井在保證作業場所所需風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自然通風。
13.答案:B。 鎖風啟封法即鎖風啟封火區(分段啟封火區):適用于火區范圍較大,不能確認火源已經熄滅的情況。煤礦安全規程第二百四十九條規定,啟封已熄滅的火區前,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啟封火區時,應逐段恢復通風,同時測定回風流中有無一氧化碳。發現復燃征兆時,必須立即停止向火區送風,并重新封閉火區。火區啟封時,若火區范圍大,火源是否完全熄滅難以確認,在此情況下,應采用鎖風啟封法啟封火區。
14.答案:A。 煤礦安全規程第三百二十條規定,井下爆破作業,必須使用煤礦許用炸藥和煤礦許用電雷管,不得使用導爆管或普通導爆索,嚴禁使用火雷管。
15.答案:A。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采區回風巷、采掘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0%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NextPage]
16.答案:B。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生產礦井主要通風機必須裝有反風設施,并能在10 min內改變巷道中的風流方向;當風流方向改變后,主要通風機的供給風量不應小于正常供風量的40%。
17.答案:A。礦山安全規程規定開采放射性礦物的礦井,應采取后退式開采。
18.答案:C。尾礦庫就是堆放矸石的場所。
19.答案:C。煤礦安全規程第四百四十五條規定,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當礦井下瓦斯濃度達到爆炸極限范圍內時,遇帶電檢修或搬遷電氣設備產生的電氣火花,會引發瓦斯或煤塵爆炸。
20.答案:B。煤礦安全規程第五百四十八條規定,需爆破的堅硬煤、巖臺階,爆破后爆堆高度不得大于最大挖掘高度的1.1~1.2倍,臺階頂部不得有懸浮大塊。
21.答案:B。煤礦安全規程第十八條規定每個生產礦井必須至少有2個能行人的通達地面的安全出口,各個出口間的距離不得小于30m。
22.答案D。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礦井每年應制定綜合防塵措施、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措施及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礦井應每周至少檢查1次煤塵隔爆設施的安裝地點、數量、水量或巖粉量及安裝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23.答案D。井巷無支護只會導致冒頂塌方,不會導致瓦斯事故。
24.答案A。 《爆破安全規程》GB 6722 2003中指出對于露天淺孔爆破,爆后應超過5min,方準許檢查人員進入爆破作業地點;如不能確定有無盲炮,應經15min后才能進入爆區檢查。
25.答案A。《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礦井采掘過程中發生過1次煤與瓦斯突出,該礦井即為瓦斯突出礦井。
上一篇:職業危害控制多選題及答案注釋
下一篇:礦山安全多選題及答案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