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藥使用操作的安全防護
農藥制劑無論是固態、氣態還是液態,一般都可通過皮膚、呼吸道或口進入人體。因此,商品農藥在搬運、裝卸、分裝時,不要讓藥劑沾附人體皮膚。量藥、配藥、噴霧、撒粉、配合空中施藥而進行的地面作業以及清洗用過的藥械時,都要注意保護人體各部分,嚴格遵守1991年國家發布實施的《農藥貯運、銷售和使用防毒規程》。田間施藥時,藥械要事先檢修好,避免發生滲漏。施藥時,人要在上風向,對作物采取隔行噴藥操作。農藥操作人員應穿戴防護長袖衣褲、手套、帽子、口罩、風鏡等。這些防護衣物用畢應及時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洗滌。農藥操作后要仔細洗手,洗臉,洗頭,洗澡。
為了避免或吸入農藥,應注意:①農藥倉庫經常通風換氣。②農藥容器都應嚴密封好,如有滲露,應及時處理。③進行農藥操作時,口、鼻不要*藥劑太近,并戴防護口罩。④配藥或田間施藥時,人要站在上風頭,操作方向與風向成90度角。⑤在室內、倉庫等密閉空間進行農藥熏蒸作業,必須戴防毒面具,嚴格按照特定的熏蒸作業有關規定,并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
在運輸、貯存過程中被農藥嚴重污染的容器、農產品和藥劑處理過的種子或其他農產品及剛施用過劇毒農藥的農作物等,被人們誤食、誤用的事件常有發生。因此,要嚴格執行《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和《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在進行農藥操作時,要嚴肅認真,禁止說笑打鬧,禁止吃、喝、抽煙。
劇毒農藥禁止用于蔬菜及臨近采收的瓜果,更不準用來毒魚、毒殺鳥獸等。凡因劇毒農藥中毒死亡的各種動物,必須深埋,嚴禁停用或販賣。
施用農藥時,應注意不同作物、不同農藥品種收獲前的禁用期以及相應的藥劑劑型、施用量及施用次數,使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不超過國家規定允許限度。施用過農藥的農產品進入市場前,都應該經過檢查或抽查,農藥殘留量不合格者不允許上市。
對牧草飼料農作物施藥時,同樣應使其收獲時的農藥殘留量不超過國家規定的允許限度。否則,家畜家禽吃了這些飼料后,由于農藥殘毒的富集,蛋、乳、肉等畜產品的農藥殘留量會更高。
施用農藥或清洗藥械時,不要污染水源或魚塘,以防飲水或水產品中農藥的含量增高。在施用農藥時,一定要努力提高使用技術,使藥劑極大限度地附著在農作物或有害生物體靶標上,少使藥劑逸失到土壤、大氣或水域中,造成環境污染。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農藥對環境的污染,不但會殺傷野生動物、蜜蜂、天敵等有益生物和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落,破壞有利于人類的生態環境,而且,農藥還能通過自然界中的食物鏈富集起來,最終經口進入人體,危害人類健康。
貯存藥劑的庫房和農藥應有熟悉業務的專人管理,并建立農藥的出入庫制度。
農藥應裝在專用容器或包裝袋內。液態藥劑分裝時,不可用汽水瓶或其他食品的瓶子作小包裝容器。同時,每個包裝上都應有明顯的有毒標記及農藥標簽,并放置在安全地方,嚴防被人,特別是兒童誤食、誤用。
農藥容器用畢后,應集中在遠離作物、居民區的空曠處深埋,不能改作他用。
二、農藥的正確保管
正確保管農藥是安全合理使用農藥的重要環節,保管不當,會使農藥變質失效,造成經濟損失,一些易燃、易爆的農藥還可能引起火災、爆炸事件。保管混亂,會導致錯用農藥,這樣不但達不到防治效果,甚至會引起嚴重藥害或其他危害,帶來重大經濟損失。保管不嚴也給企圖服用農藥自殺的人提供可乘之機。我國歷年由農藥中毒引起的死亡人數中,非生產死亡占很大比例。因此,對農藥必須妥善保管。
1、倉庫保管
倉庫保管是農藥保管最基本、最重要的保障方式,其貯存量大,貯存品種多,貯存期比較長。但這種貯存須遵循以下幾點:
(1)保管人員,應是具備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經過專業培訓,掌握農藥專業知識,持有上崗證的健康成年人。
(2)每種產品必須有合適的包裝,包裝要符合規定的要求及有關包裝標準。
(3)農藥需貯存在涼爽、干燥、通風、避光且堅固的倉庫中。
(4)食品、糧食、飼料、種子以及其他與農藥無關的物品,不應存放在貯存農藥的倉庫中。
(5)貯存農藥的倉庫,不允許兒童、動物以及無關人員隨意進入。
(6)不允許在貯存農藥的倉庫中吸煙,吃東西,喝水。
(7)倉庫中的農藥要按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殺鼠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和固體、液體、易燃、易爆及不同生產日期等不同種類分開貯存。
(8)貯存的農藥包裝上應有完整、牢固、清晰的標簽。
(9)倉庫的農藥要遠離火源,并備有滅火裝置。
2、分散保管
分散保管是一種少量、短期保管形式,應注意以下幾項:
(1)應根據實際需要,盡是減少保存量和保存時間,避免積壓變質。
(2)應貯放在兒童和動物接觸不到且干燥、陰涼、通風的專用櫥或專用柜中,并要關嚴上鎖。
(3)不要與食品、飼料靠近或混放。
(4)貯存的農藥包裝上應有完整、牢固、清晰的標簽。
下一篇:水泥廠主要有害氣體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