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過程
裝配的生產過程是將加工后的各種零件裝配成產品,常見的是鉗工對加工部件的銼、刮等操作。在現代化生產中,此過程往往以流水線方式進行。裝配車間常配有焊接、電鍍和油漆等作業。
(1)焊接
1)電焊:電焊時,電弧溫可達4000。C。優質焊條的外面涂有一層提高焊條質量的涂料,如錳鐵、硅鐵、氟化物和鉻化物等。
2)氫弧焊:在電焊過程中,用氫氣保護焊件,防止氧化。
3)氣焊:利用氧與乙炔的混合氣體進行焊接,溫度約3500℃。
4)等離子焊接:等離子體是一種高度離子化的氣體,常處于離子狀態。現在把等離子體稱為物質的第四態。一種氣體經過電離作用后,便產生了帶正電荷的陽離子和帶負電荷的陰離子,等離子體即正負離子濃度相等。帶電離子重新組合時,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激起很高的溫度、發出很強的光。等離子弧是等離子體在工業上應用的一種形式,它是由一種特制的等離子弧噴槍產生的壓縮電弧。當噴槍內的釷鎢棒(陰極)和工件(陽極)間,或釷鎢棒與噴槍內壁之間分別接在電源正負極上,并加上較高的電壓,經過高頻振蕩的激發,就會使通過噴槍的成流氣體(氫、氦、氮等)擊穿放電。釷鎢棒發出的電子高速飛向陽極,途中不斷激發氣體的分子和原子,使其不斷電離。高度電離、并且被高度壓縮的電弧,即等離子弧。用等離子弧熱源進行焊接(噴焊、堆焊),即等離子焊接。
(2)電鍍
電鍍是在一內層為鉛板的電鍍槽內進行,槽內裝有電鍍液,一般為酸性金屬鹽(硫酸鎳、硫酸鋅、硫酸銅)或堿性絡鹽類(各種氰化物)。電流由電極通過電解質引起電解,此時鉻、鎳、鋅、銅金屬離子即附在被鍍金屬表面上,形成一層金屬薄膜。電鍍零件在電鍍前要用硫酸或鹽酸液進行脫脂和酸洗。
(3)油漆
油漆的目的是防止金屬制品生銹,并使其美觀。涂飾方法有刷漆、浸漆和噴漆,常用的是噴漆法。噴漆是將漆料與稀釋劑混合后放入噴槍罐里,用2~4個大氣壓的壓縮空氣,將其噴到部件的表面上。噴漆料含有各種有機溶劑,常用為"信那水",其主要成分因配士同胃。
2.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
1)粉塵:電焊時產生分散度極高的粉塵,其直徑在2m以下者占95%~99%。粉塵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使用含錳焊條時,空氣中還含有大量氧化錳,此外,還含有氟化物等等。長期吸人這類有害物質可發生中毒,長期在密閉狀態下操作(如船艙式鍋爐)吸人高濃度的電焊粉塵,可發生電焊工塵肺。
2)有害氣體和蒸氣:噴漆時,可產生苯、甲苯和二甲苯蒸氣和霧。電鍍時,有硫酸霧以及鉻和鎳的酸霧,如用金屬的堿性絡鹽類能產生氰化氫。氫弧焊和等離子焊接時,可產生臭氧和氮氧化物。氣焊時,可產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在鍋爐內電焊時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可能很高。
3)紫外線:電焊時,能發生強烈的紫外線,波長多在310~218m之間,氣焊時的紫外線強度較弱。如不注意防護,可發生電光性眼炎。
3.預防措施
焊接時,用自動電焊機代替手工電焊,在工藝許可的條件下,采用含錳少或不含錳的焊條。電焊工應帶鑲有深色濾光板的電焊面罩,以防紫外線的作用。為保護工作場所附近的其他人員,焊接工應在單獨房間內進行,或用防護屏隔開。在密閉場所內進行電焊時,應保證送入足量的新鮮空氣。焊接中小型焊件時,應有固定的電焊臺,在臺上安設局部抽風裝置。在管道內進行焊接時,應在工人背側用鼓風機向管道內送風,以排出煙塵。
為防止噴漆作業中發生中毒,最好是選用無毒或毒性小的有機溶劑代替苯,目前已有多種毒性低的稀料。采用靜電漆法,效果也較好。
為防止電鍍時發生中毒,可采用無氰電鍍、無鉻電鍍新工藝。電鍍槽和酸洗槽應設槽邊抽風裝置。電鍍液面上使用保護液,如若丁、皂角和磺酸鈉類洗劑,可防止有害物質逸出。電鍍工人應戴膠皮手套,工作后用5%硫代硫酸鈉洗手,以保護皮膚。
上一篇:熱處理車間職業性危害因素和預防
下一篇:水泥廠的職業危害因素與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