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業性皮膚病概述
(一)職業性皮膚病的基本概念
皮膚覆蓋在整個人體的表面;保護著各組織和器官,并且執行著各種生理功能,使人成為完整健美的個體生活在社會中。大自然的各種不良因素和生產勞動中的各種有害物質時刻都在影響著人體的皮膚,而皮膚每時每刻都在保衛著體內組織器官不受外界有害物質的傷害。
職業性皮膚病是指勞動者在勞動中以化學、物理、生物等職業性有害因素為發病的主要原因引起的皮膚及其附屬器的疾病,皮膚病的發生受很多因素影響,在接觸有害物質的人群中有的表現多人發病,有的是單人發病。在一般情況下職業性皮膚病遵循著年青人發病高于老年人,女性發病高于男性的規律。
致病性化學物質接觸人體暴露部位皮膚后,有的在接觸部位立即發生皮膚損害。如接觸性皮炎(即刺激性皮炎),有的不立刻發生皮膚損害,但此時在體內已產生了致敏狀態,當再次接觸該類化學物質時,便在皮膚接觸部位發生皮膚損害,如過敏性皮炎(即變應性皮炎)。人體暴露部位的皮膚直接接觸高強度人工紫外線照射后,可引起急性電光性皮炎。在陽光照射下作業,人體裸露部位的皮膚接觸作業環境中高濃度的瀝青、煤焦油等光敏性物質,可引起光毒性皮炎。也有的是在物理因素與化學因素協同作用下方能促使發病,如皮膚接觸到化學性光敏性物質時,再經過日光或人工光源的中長波紫外線照射后才能發生皮炎。職業性皮膚病的致病因素眾多,臨床類型各異,同一種致病因素可引起不同類型的皮膚病變,而同一種皮膚病變也可以由不同的致病物質所引起,如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餾產品、橡膠防老劑及橡膠制品、某些顏料、染料及中間體,這些外源性致病物質與表內分泌紊亂或有神經精神因素工人接觸后,這個人體的內在因素作為誘因導致了皮膚黑變病的發生。因此可以說職業性皮膚病是一病多因或者一因多病的疾病。
(二)職業性皮膚病致病因素
1.化學因素:職業性皮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化學因素r化學性原因引起的職業性皮炎約占90%以上,在社會上存在的數十萬種化學物質中,有許多可以引起皮膚損害,所有對皮膚有危害的化學物質,按其作用性質可以分成兩大類,即原發性刺激物質和致敏物質。
(1)原發性刺激物:這類化學物質對皮膚的損害是原發性刺激作用。
常見原發性刺激物的種類:無機性原發性刺激物有酸類,如硫酸、硝酸、鹽酸、氫氟酸、氯磺酸、鉻酸等。堿類有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銨、碳酸鈉、氧化鈣等。元素及鹽類有銻和銻鹽、砷和砷鹽、重鉻酸鹽t氯化鋅、氯化掠、氟化被等。還有有機性原發性刺激物有有機酸類,如醋酸、甲酸、三氯醋酸、水楊酸、石炭酸等。有機堿類有乙二胺、內胺、丁胺等。有機溶劑類有松節油、二硫化碳、石油和焦油類溶劑等。
瀝青、焦油、氯荼等具有特殊的刺激作用,可造成特有的皮膚損害 痊瘡樣皮疹。
(2)致敏物:為引起皮膚過敏反應的化學物質。致敏物所致的接觸性過敏性皮炎,是屬于遲發型變態反應(細胞免疫)。
常見致敏物質有:
、偃玖霞叭玖现虚g體,如對苯二胺、間苯胺黃醬紫、二硝基氯苯、立索爾大紅、對氨基粉、氨基偶氮苯、案胺黃、螢光染料等。
、陲@影劑類,如密妥爾、三聚甲醛、TSG(二乙基對苯二胺硫酸鹽)
、谙鹉z制品的促進劑和防老劑,如云次甲基四胺(烏洛托品)、2一硫酵基苯駢噻唑(促進劑M)、2一硫代苯駢噻唑(促進劑D)、四甲基二硫代雙甲硫碳酰胺(促進劑TMTD)、苯基四茶胺(防老劑A)、苯基乙萘胺(防老劑4010)等。
④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如大漆、松香、酚醛樹脂、環氧樹脂、尿醛樹脂等。
、萜渌缛趸、松節油、六六六、DDT等。
化學性原因引起的職業性皮膚病,除化學物質本身的原發性刺激或致敏作用外,還受物理和機械性因素的協同作用以及其他一些誘因的影響,這些誘因包括:年齡、性別、皮膚類型、季節、勞動環境溫濕度等,個人衛生,勞動環境的衛生,也是影響發病的一個誘因。
2.物理因素:由于粉塵,機械性損傷,溫濕度,以及各種光能等物理因子的作用,同樣可以引起職業性皮膚病。
(1)機械作用:反復或持續的摩擦和壓迫可引起局部皮膚的角化過度,發生駢服,并可引起指甲的損傷,搔搓、袖口或靴筒的摩擦,可促進接觸性皮炎的發生和發展。皮膚的擦傷可以導致鉻、鉸等物所致的皮膚潰瘍或引起化膿性皮膚病的發生。石棉或玻璃纖維刺入皮膚時,作為異物的刺激可使周圍組織增生而形成沈狀物。
粉塵可以阻塞毛囊口,影響皮膚的正常功能,增加感染機會,或發生毛囊性皮疹,痤瘡,皮膚搔癢等。爆破時的粉塵可以嵌入皮膚,形成爆粉沉著癥。
(2)溫濕作用:高溫、輻射能引起皮膚燒傷和火激紅斑,反復作用可出現持久性血管擴張,繼而發生色素沉著。高濕多汗能促進可溶性化合物的刺激作用。
低溫作業時,可引起局部的凍傷,凍瘡和皮炎。
長期與熱水接觸的工作,如洗衣工、繩絲工等,手部皮膚常引起浸漬,變軟,使皮膚抵抗力降低,再遇摩擦則易發生皮炎,糜爛和濕疹;
(3)日光和人工光源:長時間在日光下勞動,身體暴露部位可以發生急性皮炎,被曬局部出現紅斑灼痛,重者可出現水疤。人工光源對皮膚的危害主要是紫外線,常見者如電焊引起的急性皮炎(電光性皮炎)。日光和紫外線除其本身可引起急性皮炎外,還可與光敏物質協同作用,引起光感性皮炎,如瀝青皮炎等。
(4)X線,鐳或其他放射性物質可引起急、慢性皮炎,皮膚角化和潰瘍等。
3.生物性因素:某些樹木或植物的漿汁、花粉具有刺激性或致敏作用。如漆樹、花梨木、野葛、除蟲菊、等麻等,常引起割漆(或伐木)工人和園藝工人的職業性皮膚病。
農民、糧倉工人或軋花工人,被瞞類侵襲而引起皮膚搔癢、皮炎和丘疹性等麻疹或被其他寄生蟲叮咬,發生蟲咬皮炎。禽(畜)類、血吸蟲尾蝴可使在水田勞動者發生稻田皮炎。
畜牧業、毛皮加工或屠宰工人等可由炭疽桿菌感染而發生皮膚炭疽病。
魚民在捕撈作業時,可被刺傷皮膚或由于某些有毒魚類,如鬼毒綢(海蝎子)、水母(海留)等,重傷后引起局部紅腫或風團樣皮膚損害。
(三)職業性皮膚病發病動態
皮膚包圍著整個人體,任何生產性有害因素作用到人體的時候,首先是皮膚接觸,因而職業性皮膚病的發病在職業病中占有較大的比例,職業性皮膚病的流行較為廣泛,在社會上各行各業均有發生,某市對化工、機械、電鍍、水產、紡織、建材、皮革、食品、塑料、文藝10個行業157個單位22634名接觸化學、物理等有害因素的作業人員進行了皮膚病普查,結果發現在這些行業中均有病變程度不同疹型不一的皮膚病發生,共檢出各種皮膚病人10074名,發病較高的是皮膚長期接觸潮濕作業的水產行業和長期接觸化學性有害物質的化工行業,其次是其他行業。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皮膚病的好發季節。職業性皮膚病發病如此之多,但在國家統計報表中卻很少,可見職業性皮膚病還沒有引起生產單位負責人員的足夠重視,而皮膚病患者也沒有及時到職業病專業機構就診,從而造成了大量漏報現象。職業性皮膚病既影響工人的正常生產,也給生活帶來了不便。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常見職業性皮膚病
(一)職業性皮炎
皮炎是職業性皮膚病中最多見的一種,基本損害是紅斑、水腫、丘疹、水皰。按致病原因不同將職業性皮炎分為接觸性皮炎,光敏性皮炎和電光性皮炎。
一、接觸性皮炎
皮膚直接或間接接觸致病物可引起皮膚炎癥性改變,化學性因素、溶液、粉塵、煙氣等各種形態的致病物均可引起接觸性皮炎。按其發病機制不同又可分為原發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和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兩種。
刺激性皮炎主要發生于直接接觸刺激物的露出部位,發生于腰部、股內、外陰等處的皮損多系由于工人被污染或用被污染的手搔癢原因間接接觸所致。接觸致病物后局部首先出現攝癢或燒灼感,繼而發生紅斑、水腫、丘疹、水疤、。以及滲出糜爛、結頹等。
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簡稱變應性皮炎或過敏性皮炎,是由致敏物引起,屬遲發型接觸過敏反應,本病的特點是初次接觸致敏物時并不引起皮膚反應,在經過一定的潛伏期后,再接觸該致敏物時則很快在接觸部位發生炎癥反應,反應的程度與接觸致敏物的量有一定關系,但不成正比,本病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同樣條件下接觸者中只有少數人發病。
變應性皮炎常呈濕疹樣改變,初發損害可以是成簇的小水疤,皮疹初發與接觸部位一致,界限不清,并可向周邊蔓延,高度敏感者可波及到遠離接觸的部位,嚴重者可泛發全身。
職業接觸性皮炎(濕疹)的治療,包括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
局部治療
急性期:皮炎只有輕微紅斑、丘疹、或小水皰而無滲出者,可外用洗劑或粉劑,如爐甘石洗劑,撲粉或瘁子粉。也可用親水性基質的霜膏,如氟氫可的松,地塞米松霜等。如果皮炎伴有劇癢時,可在洗劑中按比例加入1%酚或其他止癢劑。
皮炎較重,紅腫明顯或水疤破潰、糜爛滲出者,采用濕敷的方法,忌用粉劑和洗劑常用作濕敷的溶液有,3%硼酸水溶液,0.1%雷夫奴兒溶液,贏8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每次濕敷30分鐘到l小時,每天可敷2
4次(視病情而定),濕敷的間隙可涂氧化鋅油。
病情好轉,滲出停止,水疙吸收,炎癥趨退,但未全消,用氟氫可的松霜外涂。
皮炎恢復期:皮膚干燥脫屑時,可用糊膏或軟膏,如5%硼酸軟膏,以滋潤皮膚并可防止由于搔癢而引起繼發感染。
在治療過程的任何階段中,如有繼發感染時,應積極給予抗感染處理。296龍膽紫液,5%磺胺噬陛爐甘石洗劑,O.1%雷夫奴兒糊膏,新霉素軟膏等均有抗感染作用。
慢性皮炎的臨床表現往往為皮膚浸潤肥厚,以及苔癬化。選用促使浸潤吸收,皮損變薄的藥物,以軟膏為主,皮膚增厚或苔癬樣變化明顯,可用10 20%的煤焦油軟膏,10
20%尿素軟膏,5%水楊酸軟膏等,也可用5一10%黑豆溜油糊膏或軟膏。有感染者可用5%白降汞軟膏或10%魚石脂軟膏。
全身治療過敏性皮炎應用抗組織胺類藥,如苯海拉明口服,25 50m8,3次/日,肌注20毫克,l一2次/日、撲爾敏口服4毫克,3次/日。
其他抗過敏藥如10%葡萄糖鈣注射液靜注,每日10ml。
過敏反應強時,可口服強的松5一10毫克,每日3次,待急性期過后,即可逐漸減量到停藥。對于慢性皮炎或濕疹不宜服用激素。
酌情應用維生素C內服或注射。
合并感染或為了預防繼發感染酌情給予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藥物。
2.光敏性皮炎
發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首先是皮膚接觸到光敏物質,再經日光或人工光源照射后才能發病。光敏性皮炎按發病機制不同可分為光毒性皮炎和光變性皮炎。
光毒性皮炎與刺激性皮炎相似,是被光激活的光敏物的直接作用所致。
光毒性皮炎主要發生于夏天,皮損只限于暴露部位,有明顯的界限,一般在接觸光敏物及照光后數分鐘到數小時發病,呈急性炎癥。輕者出現紅斑,水腫伴有燒灼感;重者在紅斑水腫基礎上出現水疤常伴有眼結膜炎及全身癥狀,皮炎愈后留有色素沉著是光毒性皮炎的特點之一。
光變應性皮炎與變應性皮炎發病機制相同但它必需有光能參與才能引發炎癥。
發病有一定的潛伏期,在同樣條件下只有少數人發病,在職業性皮膚病中此型比較少見。皮疹多呈濕疹樣改變,常雜有水疤性丘疹,癢疹或等麻疹樣損害,有劇烈的癢感。皮損初發于暴露部位,邊緣不清,常迅速向周圍擴散,可延及遮蓋部位皮膚以及全身。如不停止接觸可反復發病長期不愈,本病一般不伴有全身癥狀,愈后不留色素沉著。
光敏性皮炎治療:對光感性皮膚病,可給氯哇和阿的平,以降低皮膚光感作用。
酌情給維生素C內服或注射。
合并感染時,可酌情給予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藥物。
病人應暫時脫離接觸上述物質,避免日曬。視皮疹及全身情況對癥處理。輕者可外搽爐甘石洗劑,紅腫、滲出明顯者可用3%硼酸水濕敷,外搽氧化鋅油。全身癥狀明顯者可服用抗組織胺類藥物或皮質類固醇激素,必要時可靜脈點滴。中藥治療清熱、解毒、祛風為主,可用普濟消毒飲加減。
3.電光性皮炎
電光性皮炎是由于人工紫外線光源(電焊器、碳精燈、水銀石英燈)引起的皮膚急性炎癥。電焊工及其他接觸人工紫外線光源者無適當防護措施時可發生本病。
臨床表現和日光性皮炎相似。于照射后數小時到一天,身體暴露部位皮膚出現界限明顯的水腫性紅斑,嚴重的可發生水疤或大疤甚至組織壞死,思處有明顯的燒灼感及刺痛,常伴有眼痛、羞明、流淚、結膜充血等電光性眼炎的癥狀和發燒、頭昏、惡心、心悸等全身癥狀。
電光性皮炎治療:可口服菠酸或英酰胺及大量維生素C,肌注維生素BB12,必要時可用皮質類固醇激素。
局部治療:紅斑水腫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有小疤、糜爛、滲出者可用3%硼酸水濕敷,外涂氧化鋅油,亦可外用皮質類固醇軟膏。
4.放射性皮炎
職業性放射性皮炎是由于在工作中受電離輻射(x射線、β射線、γ射線)外照射而引起的皮膚炎癥性病變。在臨床上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放射性皮炎:多為一次或多次受大劑量電離輻射外照射所致,炎癥持續時間一般6
10周,不同性質,不同劑量的電離輻射線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膚損害,其輕重程度一般可分為三度。
一度為紅斑反應,皮膚受照后3 6小時局部出現界限清楚的紅斑、稍有水腫,自覺灼熱感及輕度痞癢。經過l 7天后炎癥暫時消退。于照射后14
21天再次出現持久而顯著的紅斑,皮膚呈褐色,稍腫,伴發癢及燒灼感。紅斑可持續60-70天之久,愈后有色素沉著和脫屑以及暫時脫毛。
二度為水皰糜爛性反應,一般在照射后6。10天開始出現明顯炎癥變化。照射部位劇烈灼痛,皮膚發紅,逐漸加重呈紫紅色i局部淋巴結腫大。數天后出現水皰及大皰,皰液內含白細胞。皮膚水腫明顯,于照射后兩周損傷達高峰。大疤往往化膿,破后形成膿性皰面,而后局部皮膚萎縮,有毛細血管擴張及色素沉著,伴有部分永久性脫毛及皮脂腺、汗腺功能障礙。指甲由于營養障礙可出現橫紋。
三度為潰瘍壞死性反應,于照射后3
4天出現明顯的紫藍色斑,有明顯水腫,水底形成和組織壞死,伴疼痛及灼熱。壞死組織脫落后形成有穿鑿性邊緣的圓形潰瘍,無肉芽形成。急性放射性潰瘍有時可深達肌層或骨膜。局部淋巴結明顯腫大。潰瘍很難愈合,有時可長達數年,愈合后留有萎縮性短痕,毛細血管擴張和色素脫失或沉著。
慢性放射性皮炎多發生于長期接觸電離輻射源而不重視皮膚防護的人員,由于長期受到小劑量(超過最大容許量)電離輻射線照射所致。
臨床表現為鮮紅或暗紅色斑、水腫,逐漸形成皮膚肝干燥、萎縮,失去彈性,角化過度,毛細血管擴張,皮脂腺汗腺功能障礙,色素沉著呈脫失。毛發脫落,指甲暗變脆,有裂痕或脫落。可出現晚期放射性潰瘍。潰瘍長期不愈或皮膚過度角化時有癌變的可能,應引起注意。有時可出現硬結性水腫,患部皮膚水腫硬實,不僅浸及所有皮層而且也侵及皮下蜂窩組織。壓迫時可形成長久不消的凹陷。由于淋巴循環發生障礙,最后可引起皮膚萎縮,出現較裂和潰瘍。
急、慢性皮放射皮炎患者除上述皮膚證狀外,可伴發程度不等的全身性放射線反應,如疲勞、食欲不振、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出血、白細胞下降、口腔炎、齒跟炎等,神經、生殖、骨路和造血器官也可能蒙受損害,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放射性皮炎治療,包括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
局部治療:一度皮炎可用粉劑或爐甘石洗劑,并可用猖油或冰片蛋黃油外用。二度皮炎用2%硼酸或1:20醋酸鋁溶液濕敷。炎癥減輕后外用皮質類固醇軟膏。潰瘍可用25%魚肝油軟膏,各種抗菌素軟膏和蛋黃油等,或用蘆薈葉搗爛外敷。必要時可進行普魯卡因封閉。慢性潰瘍經久不愈或伴發過度角化者考慮手術切除。已惡變者應及早手術治療。
全身治療:對全身性放射反應可用40%烏洛托品容液5m1加0.5%葡萄糖液20m1靜脈注射,或O.5克本品每日3次內服,如疼痛可服止痛散。
為減輕級織中產生的組織胺的影響,防止機體對蛋白質分解產物的敏感作用?煞帽胶@鳎o脈注射10%葡萄溶酸鈣,大量維生素C,肌注維生素B1。
根據具體情況采用抗菌素,皮質類固醇激素,輸血等其他療法。
(二)其它職業性皮膚病
1.職業性黑變病
是指在勞動作業環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引起皮膚黑色素沉著的一種皮膚病,與發病有關的外源性致病物,主要有三大類:即煤焦油、石油及分餾產品;橡膠防老劑,及橡膠制品;某些顏料,染料及其中間體。一般認為內分泌紊亂和神經精神因素可能是導致本病發生的誘因。
臨床表現:本病多發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其臨床表現有以下特點,色素沉著前或初期常有不同程度的陣發性紅斑或痞癢,待色素沉著較明顯時,這些癥狀即減輕或消失;皮損多呈網狀式斑(點)狀,有的融合成大片彌漫性斑片;色調呈深淺不等的灰黑色、褐色或紫黑色,表面往往有污穢的外觀,以面部為主也可發生于四肢,軀干以至全身;有些病人可伴有乏力、頭昏、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
職業性黑變病的治療:首先脫離接觸致病物,然后進行全身療法,用維生素C5克加入5%一10%葡萄糖500毫升中靜脈點滴,每日一次,連續3周休息一周為一療程,可連續治療3
4療程,同時配合一些其他對癥治療。
2.職業性座瘡
是常見的職業性皮膚病。生產中接觸到致痙瘡物主要有兩大類,即礦物油類和某些鹵代烴類。前者如煤焦油、頁巖油、原油及高沸點分榴產品。瀝青引起的瘦瘡稱為油座瘡,
后者如某些鹵代芳烴,多氯酚及聚氯乙烯熱產物等引起的痙瘡,統稱為氯痙瘡。
職業痤瘡易發生于脂溢性體質的人。油痙瘡主要發生于面部、四肢、外陰等直接或間接接觸油的部位,一般于接觸數月后逐漸發生,皮損呈毛囊性,表現為毛孔擴張,毛囊口角化,毳毛折斷及黑頭粉刺。常見有炎性皮疹、毛囊炎、結節及囊腫、較大黑頭汾刺擠出栓塞物后,常留有特殊形態的“壓模樣”疤痕。氯痤瘡的皮損以黑頭粉刺為主,炎性丘疹較少見。初發時在眼外下顴部出現密集的針尖大的小黑點,日久則凡是接觸較多的部位均可發生黑頭粉刺,耳周圍、腹部、臀部及陰囊等處可有較大的黑頭粉刺及草黃色囊腫,有的可出現栗丘疹樣皮損。
職業性痤瘡的治療,脫離接觸致病物后病情可以減輕、痊愈。治療采取對癥處理,常用的外用藥有硫磺、雷鎖辛、維甲酸等。較大的囊腫可手術切除。
3.職業性皮膚潰瘍
職業性皮膚潰瘍是指由鉻(主要是6價鉻)的化合物和可溶性銀鹽引起的具有特殊形態的皮膚潰瘍,因其外觀頗似鳥眼故又稱為“鳥眼狀潰瘍”。鉻化合物引起的潰瘍俗稱鉻瘡,多見于鍍鉻行業或鉻鹽生產的工人,鉻化合物的粉塵,煙霧侵犯鼻中隔粘膜時可引起鼻中隔糜爛、潰瘍以至穿孔。
臨床表現皮損多發于四肢遠端,特別是指、骯、踩關節處。潰瘍多呈圓形,直徑為2-5mm,中心壞死凹陷,早期呈漏斗狀,日久則周圍組織增生隆起呈堤狀,中央則向深處潰爛而形成典型的鳥眼狀潰瘍。
職業性皮膚潰瘍治療:典型鳥眼狀潰瘍很難治愈,特別在繼續接觸致病物的情況下更難愈合。
在清潔創面后用中藥五味生肌散治療,5%硫代硫酸鈉清洗創面后,再用5%硫代硫酸鈉散膏,或硫代硫酸鈉溶液局部濕敷3 5天,以助6價鉻還原,然后敷以軟膏治療。
三、職業性皮膚病的預防
(一)按體質安排工作
新工人入廠時應按個體素質安排工作,以減少個體因素的影響;驹瓌t是:
皮膚干燥的人,不宜從事接觸脂溶性毒物的工作。脂溢性體質者,不適合從事接觸礦物油類和氯代芳香族烴類(氯苯、氯荼等)工作。過敏體質或思有慢性皮膚病者,不適合在化工、制藥等車間工作。
(二)改善勞動條件
生產設備的密閉化、管道化,操作過程的自動化,機械化是防止職業性皮膚病的根本措施,同時必須加強生產設備的管理,清潔和維修,杜絕跑、冒、滴、漏等現象,防止污染作業環境。安裝有效的通風、排毒、除塵等設備,減少車間的有害物質濃度。
(三)加強個人防護
1.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
為防止或減少皮膚接觸溶液、蒸氣、粉塵等刺激性物質,根據生產條件和工作性質配備頭巾、面罩、工作服、圍裙、套袖、手套、膠靴等個人防護用品。在使用中必須保持清潔,經常洗滌,特別是貼近皮膚和日常衣服放置地方要保潔,防止日常衣服被污染。為了防止蒸氣或粉塵的刺激,工作服的開口處應扎緊,對液體的刺激物應采用致密而柔軟的工作服,不適當的工作服可增加機械性摩擦促進皮炎發生。使用橡膠制品的防護用具時,應注意有少數人對橡膠制品過敏,發生局限性接觸性皮炎。
2.防護劑的使用
皮膚防護劑只是做為綜合性預防措施的一種手段,在某種情況下可以發揮一定的保護作用。使用防護劑必須在工作前涂上,工作完了用清水和肥皂洗掉,這樣可以將附著的刺激物一并洗去。
最理想的皮膚防護劑應具有以下幾點:
(1)防護效果好,能維持一定時間,使用方便,不用時容易除掉。
(2)對皮膚無刺激或致敏作用,不溶化外來物質,涂后無不舒適感,不影響外觀。
(3)原料好買,價格便宜,配制簡便,容易保存。
(四)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
好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是最有效的防護措施之一,但往往被人忽視。在生產過中,有刺激性的粉塵,溶液或蒸氣等,污染設備、工具及車間環境。因此經常打掃或用水沖洗地板、墻壁、天花板、門窗、設備和工具等,使之保持清潔以減少污染皮膚的機會。衛生也很重要,要養成衛生習慣,手是最易被污染而且由于抓癢又可將刺激物帶到其部位,因此手上沾有刺激物應及時洗掉,在接觸刺激物的工作后,下班時應淋浴。淋浴時不宜用過多的肥皂,特別是堿性大的肥皂,如果每天需要洗澡時,應特備一些堿性小的堿性肥皂。洗澡水不宜過熱或拿洗巾用力搓擦,這樣可以增加機械性的摩擦。促使皮炎的發生和加重。建立必要的衛生宣傳教育制度,對預防職業性皮膚病發生是不可缺少的措施。
(五)定期職業性皮膚病普查
觸對皮膚有害因素的作業工人,每年應做皮膚病的普查,通過普查發現早期皮膚損害的病人,及時的調離有害因素崗位,早期治療能使皮膚病早期治愈。尤其早對接觸能引起過敏性皮炎和光敏性皮炎的化學物質的工人,定期進行皮膚病普查意義更大,因為這種皮膚病一旦發生,接觸時間越長,皮膚損害越重,只有脫離接觸后經過治療才能痊愈,輕癥只要脫離致敏性物質,也可以自愈。定期皮膚病普查具有重要意義,可以通過皮膚病的發病情況了解勞動保護的效果,為勞動安全部門改善勞動條件提供科學依據。
上一篇:謹防“壓迫病”、“摩擦病”
下一篇:滑囊炎應該如何治療及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