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囊是位于人體摩擦頻繁或壓力較大處的一種緩沖結構,其外層為纖維結締組織,內層為滑膜,平時囊內有少量滑液,以利滑動。長期、持續、反復、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壓迫是產生滑囊炎的主要原因,病理變化為滑膜水腫、充血、增厚呈絨毛狀,滑液增多,囊壁纖維化等。
滑囊炎是如何發生的
滑囊炎多為慢性滑囊損傷所致。青壯年長期反復或重復單一動作常引起此癥,如舉重運動員、劃艇運動員、自行車運動員以及機床工、紡紗工、汽車駕駛員等都易患滑囊炎。老年人的滑囊炎與青壯年的病因不同,老年人多因骨質增生或者疏松,使原來滑囊部位的骨路發生變形,使滑囊受到長期、反復地摩擦和擠壓,引起滑囊壁的水腫、充血、增厚、變硬,滑囊內液體增多,使滑囊增大、變硬并有痛感。常見的滑囊炎有肩部的肩峰下滑囊炎,臀部的坐骨結節滑囊炎,膝部的骸前滑囊炎和膝后的腮窩囊腫。 滑囊炎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及非手術療法兩種,須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治療方法。
易發生滑囊的部位
滑囊炎最多發生在肩部(肩峰下或三角肌下滑囊炎),其他常見發病部位有肱骨鷹嘴(礦工肘),髕前(主婦膝)或髕上,跟腱(跟腱滑囊炎),髂恥部(髂腰部),坐骨部(裁縫或織工臂),大轉子和第一跖骨頭(踇囊炎)。滑囊炎病因可能與腫瘤,慢性勞損,炎性關節炎(如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或慢性感染(如化膿性細菌,特別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菌很少引起滑囊炎)有關。
臨床癥狀
多無明確原因而在關節或骨突出部逐漸出現一圓形或橢圓形包塊,緩慢長大伴壓痛,表淺者可捫及清楚邊緣,有波動感,皮膚無炎征部位深者,邊界不清,有時可誤診為實質性腫瘤,當受較大外力后,包塊可較快增大,伴劇烈疼痛,皮膚有紅熱,但無水腫,包塊穿刺,慢性期為清晰粘液,急性損傷時為血性粘液,偶爾因皮膚磨損而繼發感染,則有化膿性炎癥表現,需與結核性滑囊炎,類風濕性滑囊炎相鑒別。
滑囊炎的治療方案
對于非感染性急性滑囊炎,暫時休息或患部制動和大劑量NSAID,必要時并用麻醉鎮靜劑可能有效。疼痛消退后,應增加主動運動。擺動鍛煉特別有益于肩關節的康復。
慢性損傷性滑囊炎,經穿刺抽出囊內容物后注入醋酸潑尼松龍,加壓包扎,多可治愈。如有骨的畸形突起,應予以切除。改變不適當工作姿勢,及穿松軟的鞋子等,均是減輕癥狀,避免復發的基本方法。有繼發感染者,應行外科引流。慢性滑囊炎的治療方法與急性滑囊炎的相同,但夾板固定與休息可能不如對急性滑囊炎有效。經X線證實的慢性鈣化性岡上肌腱炎,如果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無效,極少數病例需要手術切除或用大號針頭抽吸。致殘性粘連性肩周炎需要反復關節內和關節外多部位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并加強理療。麻醉下推拿術并不能改善遠期效果,除非是在應用上述矯正粘連性滑囊炎的措施之后進行推拿。必須通過鍛煉糾正肌肉萎縮,使運動范圍和肌力得到恢復。有感染者需要給予適當的抗生素,引流或切開。如果其原發性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慢性職業性勞損等)未除,滑囊炎可能復發。
如何預防及避免
1、注意衛生:加強勞動保護,養成勞作后用溫水洗手的習慣。
2、注意休息:休息是解決任何關節疼痛的首要方法,所以應讓關節得到很好的休息。
3、冰敷:如果關節摸起來很燙,可以使用冰敷的方法。以10分鐘冰敷,10分鐘休息的方式交替。只要關節仍是熱的,就不要用熱敷。
4、冰熱交替:假如急性腫痛減弱,且熱已消除,就可以冰熱敷交替的方法來治療,即冰敷10分鐘后熱敷10分鐘,如此反復地作。
5、擺動疼痛的手臂:如果疼痛的部位在手肘或肩膀,建議將手臂自由地擺動,以疏解疼痛。
上一篇:常見職業性皮膚病及其防治措施
下一篇:不良勞動姿勢所致疾患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