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丙烯腈;流行病學調查;健康影響
摘 要:目的 探索低濃度(1.040 mg/m3)丙烯腈(Acrylonitrile,AN)對職業人群健康狀況的影響。方法 對224名AN作業工人(接觸組)和224名不接觸毒物工人(對照組)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 ①AN作業人群可有類神經癥和咽部刺激等癥狀,其中頭昏、記憶力減退、胸悶、食欲不振等比例較對照組高(P<0.05)。②血清γ-GT、USCN平均水平比對照組高(P<0.05)。③接觸組人群外周血淋巴細胞微核率較對照組明顯升高,且吸煙與AN遺傳效應之間有某種協同作用。結論 認為AN在低于國家最高容許濃度(2 mg/m3)下,對接觸人群仍會發生一定影響。
丙烯腈(Acrylonitrile,AN)是有機合成工業中應用廣泛的單體。其急性毒性已為人們所了解,可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主要對中樞神經系統(CNS)有損害作用[1,2]。然而,對于長期低濃度AN接觸能否引起慢性中毒,至今仍未確定[3]。為進一步探討AN對作業工人的慢性危害,我們對某工廠生產及使用AN的作業工人作了職業流行病學調查。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對象 以某工廠生產和使用AN的作業人員224名(男180名,女44名)列為接觸組。平均年齡(38.6±8.2)歲(19~57歲),平均工齡(13.00±6.54)年(1~23年)。男性吸煙比例為79.41%。另選同工廠年齡相近(相差小于±2歲),工齡相似(相差小于±2年),吸煙比例及生活條件相似,性別相配的不接觸毒害因素的職工224人,列為對照組。進行配對研究。
1.2 一般健康檢查 對調查對象進行常規體格檢查,包括問診、內科、神經科、五官科、皮膚科等全面檢查。
1.3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血生化指標:谷丙轉氨酶(ALT)、γ-氨酰轉肽酶(γ-GT)、堿性磷酸酶(ALP)及尿素氮(BUN);生物學檢測指標:尿硫氰酸鹽(USCN)及全血還原型谷胱甘肽(GSH);遺傳毒理學指標:外周血淋巴細胞微核分析。
1.4 作業場所空氣AN監測 按《勞動衛生工作規范》,分別在反應框架、精制、聚合、控制室門口設一個采樣點,以氣相色譜法(聚乙二醇6000柱)定量分析測定。
2 調查結果
2.1 職業衛生學調查
b 丙烯腈對作業工人健康影響
表1 接觸組與對照組自覺癥狀、體征的比較
組 別 |
接觸組 |
對照組 | ||
人數 |
% |
人數 |
% | |
總 人 數 |
224 |
100.00 |
224 |
100.00 |
頭 昏 |
92 |
41.07* |
48 |
21.43 |
乏 力 |
24 |
10.71 |
22 |
9.82 |
失 眠 |
44 |
19.64 |
40 |
17.86 |
記憶減退 |
68 |
30.36* |
30 |
13.39 |
胸 悶 |
30 |
13.39▲ |
18 |
8.04 |
食欲不振 |
30 |
13.39▲ |
17 |
7.59 |
惡 心 |
8 |
3.57 |
6 |
2.68 |
咽 充 血 |
82 |
36.61 |
78 |
34.82 |
* P<0.01 ▲P<
表2 接觸組與對照組血常規檢查結果比例(
組別 |
人數 |
血紅蛋白 (g/L) |
白細胞數 (×109/L) |
血小板數 (×109/L) |
接觸組 |
224 |
139±12.00 |
4.16±1.15 |
118±13.90 |
對照組 |
224 |
136±12.20 |
4.20±0.79 |
120±14.10 |
表3 接觸組與對照組生化、生物學檢測結果比例(
組別 |
人數 |
ALT (IU) |
γ-GT (IU/L) |
ALP (IU/L) |
GSH (mmol/L) |
BUN (mmol/L) |
USCN (mmol/L) |
接觸組 |
224 |
28.23±20.17 |
44.32±32.21* |
70.65±25.12 |
0.64±0.12 |
4.06±1.10 |
47.18±20.66* |
下一篇:羽毛作業工人中變應疾病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兴县| 安溪县| 昭平县| 江城| 蒙山县| 徐汇区| 津市市| 屯门区| 喀什市| 远安县| 百色市| 田阳县| 桐城市| 屯留县| 山阳县| 汝城县| 石狮市| 昌图县| 长海县| 诸城市| 昌都县| 商洛市| 临沂市| 乾安县| 施秉县| 大余县| 子洲县| 虹口区| 奉贤区| 南康市| 天水市| 望谟县| 东台市| 鄯善县| 鄢陵县| 玉环县| 冷水江市| 凤山县| 红桥区| 邵阳县| 灵寿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