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月18日發布報告稱: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大多數的環境承諾上達到目標。報告說,從減少空氣污染到大量投資公共交通和可再生能源,組織者們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使這個擁有巨大數量觀眾的奧運會成為一個生態友好型體育盛會。
據聯合國網站報道,環境署在該署于總部內羅畢召開全球理事會會議期間發表了題為《北京2008 奧林匹克運動會-最后的環境評估》的報告。報告指出,北京奧運在許多方面都履行了綠色諾言,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廢物治理和綠色奧林匹克場館。報告引述相關數據說明,中國政府在比賽的環境規劃項目上投資達170億美元,從城市的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到提高水資源系統,升級廢物處理系統,到提高城市的綠色植被面積,對20個關鍵環境領域進行了治理。藍天天數從在2000年的少于180天增加到2008年274天,從而使民眾的空氣質量意識大大提高。
環境署體育與環境關系負責人歐本(Theodore Oben)表示,報告在肯定北京奧運在環境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時,也強調北京現在面對的挑戰是如何鞏固奧運的成就,如何將其變成一份綠色資產。
報告指出,在建筑比賽場館和設施時,應該更多地向供應商提供使用原材料的指南,并加強同非政府組織的合作,并可以在減少比賽期間的碳足跡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環境署《北京2008 奧林匹克運動會-最后的環境評估》報告是在環境署官員及專家在2007年到2008年12月進行實地調查,并對北京市政府、北京奧組委、相關非政府組織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后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