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關于開展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的通知

2008-05-20   來源:全國綠化委員會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綠化委員會、林業廳(局),各有關部門(系統)綠化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綠化委員會:

  古樹名木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與文化的象征,是綠色文物,活的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給我們的無價珍寶。但長期以來,由于多種原因,古樹名木遭受破壞現象嚴重,數量急劇減少。為保護好現存古樹名木,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決定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為今后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打好基礎,F將《全國古樹名木普查建檔技術規定》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對這次普查建檔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各級綠化委員會要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各有關部門要通力配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普查成果,請于2002處12月31日以前報送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
  附件:全國古樹名木普查建檔技術規定
  二00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全國古樹名木普查建檔技術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國務院《城市園林綠化條例》及全國綠化委員會《關于加強保護古樹名木的決定》等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結合全國的實際,制定《全國古樹名木普查建檔技術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第二條 古樹名木普查建檔的主要目的是:搞清我國古樹名木資源總量、種類、分布狀況,管護中的經驗和存在問題;古樹名木在生態、科研、人文、地理、旅游諸方面的價值;為制訂古樹名木保護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第三條 古樹名木范疇:一般系指在人類歷史過程中保存下來的年代久遠或具有重要科研、歷史、文化價值的樹木。古樹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指在歷史上或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的中外歷代名人、領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
  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西南西北國有林區、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生長的古樹名木,不納入本次普查建檔范圍。其它地區成片生長的大面積古樹,劃定“古樹群”,納入本次普查范疇。
  第四條 古樹名木的分級及標準:古樹分為國家一、二、三級,國家一級古樹樹齡500年以上,國家二級古樹300—499年,國家三級古樹100—299年。國家級名木不受年齡限制,不分級。
  第五條 組織領導
  古樹名木的普查建檔工作由各級綠化委員會統一領導。各級要成立臨時普查領導小組,成員由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其辦公室可設在同級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內,負責統籌協調本地區各部門開展普查工作。
  第六條 建檔管理
  各地普查結束,經普查領導小組審查定稿后,要形成完整的古樹名木資源檔案,實行微機動態監測管理。古樹名木檔案每五年更新一.

  第二章 調查工作
  第七條 技術培訓
  省(區、市)古樹名木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組織本省各地及有關部門的普查技術培訓,統—普查方法和技術標準。
  第八條 工具材料準備
  各地要根據古樹名木的數量及工作量,確定普查人員數量,并配備普查設備和儀器。
  第九條 過往資料搜集及社會調查。近年已搞過正規普查的,要將原資料進行分析,盡量利用,對缺項因子,要認真進行補充調查。
  第十條 普查以縣(市、區)為單位,逐村屯、逐單位、逐株進行現地調查實測、填卡。填表字跡必須工整清晰。
  第十一條 每木調查
  l、填寫省(市、區)、市(地、州)、縣(市、區)名稱,調查號順序由各鄉鎮(街道)統一定,填寫阿拉伯數字。在各鄉鎮(街道)調查的基礎上,全縣古樹名木統…—編號。
  2、樹種:無把握識別的樹種,要采集葉、花、果或小枝作標本,供專家鑒定。
  3、位置:逐項填寫該樹的具體位置,小地名要準確,是單位內的可填單位名稱及部位。
  4、樹齡:分三種情況,凡是有文獻、史料及傳說有據的可視作“真實年齡”;有傳說,無據可依的作“傳說年齡”;“估測年齡”估測前要認真走訪,并根據各地制定的參照數據類推估計。
  5、樹高:用測高器或米尺實測,記至整數。
  6、胸圍(地圍):喬木量測胸圍,灌木、藤本量測地圍,記至整數。
  7、冠幅:分“東西”和“南北”兩個方向量測,以樹冠垂直投影確定冠幅寬度,計算平均數,記至整數。
  8、生長勢:分五級,在調查表相應項上打“√”表示。枝繁葉茂,生長正常為“旺盛”;無自然枯損、枯稍,但生長漸趨停滯狀為“一般”;自然枯稍,樹體殘缺、腐損,長勢低下為“較差”;主稍及整體大部枯死、空干、根腐、少量活枝為“瀕死”;已死亡的直接填寫,死亡古樹不進入全縣統一編號,調查號要編,在總結報告中說明。
  9、樹木特殊狀況描述:包括奇特、怪異性狀描述,如樹體連生、基部分杈、雷擊斷稍、根干腐等。如有嚴重病蟲害,簡要描述種類及發病狀況。
  10、立地條件:坡向分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平地不填;坡位分坡頂、上、中、下部等;坡度應實測;土壤名稱填至土類:緊密度分“極緊密”、“緊密”、“中等”、“較疏松”、“疏松”五等填寫。
  11、權屬:分國有、集體、個人和其他,據實確定,打“√”表示。
  12、管護責任單位或個人:根據調查情況,如實填寫具體負責管護古樹名木的單位或個人。無單位或個人管護的,要說明。
  13、傳說記載:簡明記載群眾中、歷史上:流傳的對該樹各種神奇故事,以及與其有關的名人軼事和奇特怪異性狀的傳說等,記在該樹卡片的背頁,字數300字以內。
  14、保護現狀及建議:主要針對該樹保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周圍環境不利因素,簡要提出今后保護對策建議。
  第十二條 調查古樹群,按《古樹群調查表》(表二)要求如實填寫。
  第十三條 樹種鑒定,非疑難樹種,由縣(市、區)調查人員確定,調查人員無把握定名的疑難樹種,野外填寫《古樹名木樹種鑒定表》(表三),并采集標本,由縣(市、區)專業技術人員根據標本鑒定:縣<市、區)無法確定的,標本送市(地、州)鑒定,以此類推。
  第十四條 古樹名木要用全景彩照,一株—照。古樹群的占樹,從三個不同角度整體拍照,刁<單株拍照。奇特怪異木要體現“奇”、“怪”特色。照片編號與古樹名木編號要—致。

  第三章 質量管理
  第十五條 各地要建立健全古樹名木調查建檔工作質量管理和技術責任制度,加強調查質量的監督,逐級檢查驗收,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切實把好調查建檔工作質量關。
  第十六條 各縣(市、區)普查結束后,要進行自檢。在自檢合格基礎上,市(地、州)要逐縣(市、區)組織抽查。省(區、市)也要對各市(地、州)的普查結果進行抽查。抽查數量不少于普查總量的5%。
  第十七條 普查工作質量等級評定
  l、優秀:樹種鑒定正確率達95%以上,各項調查因子誤差小于5%,樹種及株數漏登率小于5%:
  2、良好:樹種鑒定正確率達95%以上,各項調查因子誤差小于5%,樹種及株數漏登率小于10%;
  3、合格:樹種鑒定正確率達95%以下、90%以上,各項調查因子誤差小于10%,樹種及株數漏登率小于10%;
  4、不合格:樹種鑒定正確率在90%以下,各項調查因子誤差大于10%,樹種及株數漏登率大于10%。

  第四章 資料匯總
  第十八條 縣(市、區)上報市(地、州)資料,應經縣(市、區)普查領導小組審查論證。上報資料主要有:
  1、全部《古樹名木每木調查表》、《古樹群調查表》和對應照片。
  2、需要上級鑒定的樹種標本和對應的《古樹名木樹種鑒定表》。
  3、《縣(市、區)古樹名木清單》(表四),從散生到古樹群依次排序填寫,對古樹群要標明株樹,樹種填主要樹種,年齡填平均值。古樹和名木不能重復統計。古樹名木清單中要剔除非古樹名木和已死亡古樹名木。
  4、縣(市、區)古樹名木普查總結五份。
  第十九條 各市(地、州)在抽查合格后,向省(區、市)報送下列資料:
  1、全部《古樹名木每木調查表》、《古樹群調查表》和對應照片。
  2、需要上級鑒定的樹種標本和對應的《古樹名木樹種鑒定表》。
  3、《市(地、州)古樹名木清單》。
  4、市(地、州)普查總結五份。
  原始數表必須上報省(區、市)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二十條 各省(區、市)古樹名木普查領導小組對各市(地、州)普查成果要嚴格審查、抽查,合格后向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報送如下資料:
  l、《國家一級古樹名木每木調查表》(復印件)和平均年齡達500年以上的《古樹群調查表》,并附相應彩照。
  2、《省(區、市)古樹名木分類株數統計表》(表五,附軟盤)。
  3、《省(區、市)古樹名木名錄》(表六,附軟盤)。名錄中的編號是對本省(區、市)全部建檔古樹名木的統一編號,其中,包括古樹群,一片古樹群編一個號,在備注欄中標明“古樹群”和株數。
  4、本省(區、市)古樹名木普查工作總結報告(附省級質量檢查報告)——式五份。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一條 古樹名木要由各省(區、市)統一編號、建檔,實行計算機動態管理,并在各地建檔的同時,一、二、三級古樹名木分別由省(區、市)、市(地、州)、縣(市、區)人民政府設立標牌,以資識別和保護。一片古樹群設立一個標牌。標牌內容、式樣由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統一制定,另行通知。
  第二十二條 各省(區、市)可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實施細則或補充規定。
  第二十三條 本規定由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津县| 潮州市| 若羌县| 镇原县| 金乡县| 黄浦区| 丹江口市| 凉山| 鹤岗市| 宁津县| 醴陵市| 内江市| 赤城县| 斗六市| 巴里| 鸡泽县| 海盐县| 衢州市| 乐平市| 曲阜市| 北票市| 白城市| 根河市| 乡宁县| 南宫市| 自贡市| 汤阴县| 漳浦县| 闸北区| 景洪市| 桃源县| 焦作市| 香港| 商南县| 富民县| 岳西县| 乾安县| 东源县| 峡江县| 六盘水市|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