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電子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08-05-20   來源:國家環?偩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一、起草背景和過程
我國是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電器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電冰箱的社會保有量已達1.2億臺,洗衣機1.7億臺,電視機4億臺,電腦1600萬臺。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投入使用的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絕大多數已經到了報廢期限。特別是電子信息產品,由于升級換代快,更新報廢的周期更短。專家估計,我國每年約有400多萬臺電視機,500多萬臺洗衣機,500多萬臺冰箱,600多萬臺計算機及3000萬部手機進入淘汰期。同時,在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的工業生產過程中,還產生大量的不合格產品、下角下腳料。預計今后幾年我國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將大幅度上升。
電子廢棄物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如電路板含有溴化阻燃劑,顯像管含鉛,傳感器中含汞等,如果利用或處置不當,會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造成極大的危害。
  近年來,在我國一些地區使用原始落后的方式拆解利用電子廢棄物,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社會各界反應十分強烈。
當前,切實加強對電子廢棄物的拆解、利用和處置環節監督管理,成為環保部門在電子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工作中最緊迫的任務。
2004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體法》)增加了有關““拆解、利用、處置廢棄電器產品和廢棄機動車船,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環境””的規定。
為貫徹落實《固體法》關于防治廢棄電器產品污染環境的規定,國家環?偩钟2005年初組織天津市環保局、天津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清華大學等單位,在前兩年工作的基礎上,借鑒了發達國家和地區立法和管理經驗,結合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起草了《電子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經征求部分省市和專家意見,反復研究修改,形成本《辦法》(征求意見稿)。
  二、基本原則和特點
(一)充分體現《固體法》確立的重要原則和制度
《固體法》是我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的基本法律,《辦法》的起草充分體現《固體法》的各項制度和原則,包括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污染者依法負責的原則、固體廢物產生者責任原則;申報登記制度、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制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等。
(二)突出對拆解利用環節的管理
電子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領域非常寬泛,如產品的綠色設計,廢棄產品回收體系的建立等,。
環保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污染防治,而電子廢棄物的拆解、利用和處置,是電子廢棄物造成環境污染最為嚴重的環節。因此,《辦法》的起草重點突出了對電子廢棄物拆解、利用和處置過程的監督管理。
本《辦法》所稱利用,是指從電子廢棄物中提取物質作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動,不包括對舊電器設備的翻新和再使用。
(三)合法創新
電子廢棄物不同于一般固體廢物,也不等同于危險廢物。發達國家對收集、貯存、拆解、利用、處置電子廢棄物的企業普遍實施類似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的制度。
在我國法律法規未對電子廢棄物實行許可管理制度的前提下,為規范電子廢棄物收集、貯存、拆解、利用、處置等經營企業活動,《辦法》提出了實施登記制度和信息發布制度,即要求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電子廢棄物經營活動的單位到環保部門登記備案;要求環保部門向社會公布本行政區域內登記備案的從事收集、利用或處置電子廢棄物從業活動的單位的名錄。
通過上述兩項制度,有利于環保部門能及時掌握企業情況,指導企業按照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環保規定,合合法法經營,防止環境污染;并引導產生單位將電子廢棄物交給符合環保要求的單位拆解、利用、處置,從而促進電子廢棄物的污染防治工作。
  三、主要內容說明
  《辦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電子廢棄物的名錄制度
《辦法》第六條規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負責制定、調整并公布電子廢棄物名錄。
制定電子廢棄物名錄,有利于明確電子廢棄物管理范圍,進行統計分析,是電子廢棄物環境管理的基礎。
(二)電子廢棄物產生者防治污染的責任制度
《固體法》第五條規定,“國家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實行污染者依法負責的原則”;第十六條規定“產生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
根據《固體法》上述條款,本《辦法》規定“產生電子廢棄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承擔電子廢棄物污染防治的責任;應當以環境無害化方式貯存、利用、拆解、處置電子廢棄物;或將電子廢棄物提供或委托給經設區的市級或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備案的單位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處置活動!
(三)申報登記制度
實施申報登記制度,將有利于環保部門掌握電子廢棄物的實際產生和處理處置情況,了解家底,強化管理。
在工業活動和非工業活動均產生電子廢棄物。由于對非工業活動產生的電子廢棄物實施申報登記制度條件尚不成熟,因此,本辦法只要求產生工業電子廢棄物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報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流向、貯存、拆解、利用、處置等有關情況資料。
(二四)電子廢棄物經營單位的管理制度
1、電子廢棄物經營單位登記備案制度
《辦法》規定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處置電子廢棄物經營活動的單位,應當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或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登記備案。
對于非經營性收集電子廢棄物的行為(如公益活動),不要求進行備案登記。
由于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國土面積、經濟和管理水平情況不一樣,有的甚至差異很大,對電子廢棄物經營單位登記制度如何實行分級管理,應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具體情況而定。因此,本《辦法》規定具體的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2、(五)信息發布制度
《辦法》規定:設區的市級、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公布、調整本行政區域內登記備案的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處置電子廢棄物經營活動的單位名錄。
通過信息公開制度,加強輿論引導和監督,促進從事電子廢棄物利用處置的企業提升技術,防治污染;引導產生電子廢棄物的單位和個人,將電子廢棄物交給能以環境無害化方式收集、利用或處置的企業。
3、 (六)關于電子廢棄物拆解、貯存、利用和處置技術規范制度
  電子廢棄物中含有多種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物質,而且存在的形式也較為復雜,在拆解、貯存、利用和處置過程中,容易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和對人體的危害。
國家環?偩忠呀洸⒂媱澾M一步制定有關電子廢棄物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的技術政策、規范和標準。因此,本《辦法》規定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電子廢棄物的,應當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定的有關技術政策、技術規范和相關標準的要求。
借鑒國際經驗,并結合我國電子廢棄物污染環境的主要特點,《辦法》還明確規定電子廢棄物應當分類收集;貯存、拆解、利用、處置電子廢棄物的作業場所要采取防雨、防地面滲漏的措施,并有收集泄漏液體的設施。禁止使用落后的技術、工藝和設備拆解、利用和處置電子廢棄物。禁止露天焚燒電子廢棄物;禁止使用沖天爐或者簡易反射爐、簡易酸浸方式回收利用電子廢棄物。
4、(七)經營情況記錄制度
無序流動是固體廢物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促進固體廢物有序流動,防止流向無環境無害化處理能力的單位,必須加強對廢物流的監管。
國內外經驗表明,建立經營情況記錄制度是了解廢物流向,加強監管的一項重要措施。本《辦法》規定,從事電子廢棄物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的單位應當建立電子廢棄物經營情況記錄簿,如實記載收集、貯存、處置電子廢棄物的數量、來源、去向等事項。
5、從業技能制度
管理人員不懂法不知法,操作人員不具備相關的專業技術和污染防治知識、技能,是造成管理不善而產生環境污染的一個主要原因。發達國家普遍對從事廢物經營行業的人員有較高的培訓和知識技能要求。
因此,本《辦法》規定“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電子廢棄物的管理人員、直接操作人員應當掌握電子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術能力。”不具備相應技能而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電子廢棄物的,將予以處罰。

(三)電子廢棄物產生者防治污染的責任制度
《固體法》第五條規定,“國家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實行污染者依法負責的原則”;第十六條規定“產生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
根據《固體法》上述條款,本《辦法》規定“產生電子廢棄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承擔電子廢棄物污染防治的責任”。具體包括;
1、無害化處置電子廢棄物的責任
產生電子廢棄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自行,或提供、委托給有能力的單位以環境無害化方式貯存、拆解、利用、處置電子廢棄物。
本《辦法》對從事電子廢棄物經營活動的單位實行登記備案制度。一般情況下,污染防治和環境管理水平較高的單位均會主動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請備案,污染嚴重企業一般不會主動申請登記并接受環保部門的監管。根據我國這種實際情況,本《辦法》規定“產生電子廢棄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以環境無害化方式貯存、利用、拆解、處置電子廢棄物;或將電子廢棄物提供或委托給經設區的市級或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備案的單位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
2、申報登記制度
實施申報登記制度,將有利于環保部門掌握電子廢棄物的實際產生和處理處置情況,了解家底,強化管理。
在工業活動和非工業活動均產生電子廢棄物。由于對非工業活動產生的電子廢棄物實施申報登記制度條件尚不成熟,因此,本辦法只要求產生工業電子廢棄物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報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流向、貯存、拆解、利用、處置等有關情況資料。
(四八)關于電子類危險廢物的管理制度
  廢棄鉛酸蓄電池、鎳鎘電池、汞開關、陰極射線管和多氯聯苯電容器等屬于危險廢物。含有上述廢物或其他危險廢物的電子廢棄屬于危險廢物(以下簡稱“電子類危險廢物”)。
《辦法》規定對于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電子類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必須依法領取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禁止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電子類危險廢物的經營活動。并根據《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辦法》重申禁止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進口或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過境轉移電子類危險廢棄物。
(五九)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根據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原則,生產者(包括進口者、銷售者)應當承擔信息責任;對承擔產品廢棄后部分或者全部的回收、利用和處置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責任;減少甚至淘汰有毒有害物質在產品中的使用的責任;等等。
據此,本《辦法》規定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單位應當依法限制或淘汰有毒有害物質在產品中的使用。。規定了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進口和銷售單位的信息責任,包括應當依法限制或淘汰有毒有害物質在產品中的使用;依法公開本產品或設備所含有害物質及其不當利用或處置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的信息;以及依法公布產品或設備廢棄后以環境無害化方式回收利用和處置的方法提示。
《辦法》還鼓勵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進口和銷售單位建立回收系統,接收消費者返還的廢棄產品或設備,并負責以環境無害化方式利用、處置。附件二:

《電子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
(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

  一、起草背景和過程
  我國是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和消費大國。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電冰箱的社會保有量已達1.2億臺,洗衣機1.7億臺,電視機4億臺,電腦1600萬臺。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投入使用的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絕大多數已經到了報廢期限。特別是電子信息產品,由于升級換代快,更新報廢的周期更短。專家估計,我國每年約有400多萬臺電視機,500多萬臺洗衣機,500多萬臺冰箱,600多萬臺計算機及3000萬部手機進入淘汰期。同時,在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的工業生產過程中,還產生大量的不合格產品、下腳料。預計今后幾年我國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將大幅度上升。
  電子廢棄物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如電路板含有溴化阻燃劑,顯像管含鉛,傳感器中含汞等,如果利用或處置不當,會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造成極大的危害。
  近年來,在我國一些地區使用原始落后的方式拆解利用電子廢棄物,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社會各界反應十分強烈。
  切實加強對電子廢棄物的拆解、利用和處置環節監督管理,成為環保部門在電子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工作最緊迫的任務。
  2004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體法》)增加了有關“拆解、利用、處置廢棄電器產品和廢棄機動車船,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環境”的規定。
  為貫徹落實《固體法》關于防治廢棄電器產品污染環境的規定,國家環?偩钟2005年初組織天津市環保局、天津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清華大學等單位,在前兩年工作的基礎上,借鑒了發達國家和地區立法和管理經驗,結合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起草了《電子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經征求部分省市和專家意見,反復研究修改,形成本《辦法》(征求意見稿)。
  二、基本原則和特點
 。ㄒ唬┏浞煮w現《固體法》確立的重要原則和制度
  《固體法》是我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的基本法律,《辦法》的起草充分體現《固體法》的各項制度和原則,包括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污染者依法負責的原則、固體廢物產生者責任原則;申報登記制度、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制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等。
 。ǘ┩怀鰧Σ鸾饫铆h節的管理
  電子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領域非常寬泛,如產品的綠色設計,廢棄產品回收體系的建立等。
  環保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污染防治,而電子廢棄物的拆解、利用和處置,是電子廢棄物造成環境污染最為嚴重的環節。因此,《辦法》的起草重點突出了對電子廢棄物拆解、利用和處置過程的監督管理。
  本《辦法》所稱利用,是指從電子廢棄物中提取物質作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動,不包括對舊電器設備的翻新和再使用。
 。ㄈ┖戏▌撔
  電子廢棄物不同于一般固體廢物,也不等同于危險廢物。發達國家對收集、貯存、拆解、利用、處置電子廢棄物的企業普遍實施類似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的制度。
  在我國法律法規未對電子廢棄物實行許可管理制度的前提下,為規范電子廢棄物收集、貯存、拆解、利用、處置等經營活動,《辦法》提出了實施登記制度和信息發布制度,即要求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電子廢棄物經營活動的單位到環保部門登記備案;要求環保部門向社會公布本行政區域內登記備案的電子廢棄物從業單位的名錄。
  通過上述兩項制度,有利于環保部門及時掌握企業情況,指導企業按照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合法經營;并引導產生單位將電子廢棄物交給符合環保要求的單位拆解、利用、處置,從而促進電子廢棄物的污染防治工作。
  三、主要內容說明
  《辦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電子廢棄物的名錄制度
  《辦法》第六條規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負責制定、調整并公布電子廢棄物名錄。
  制定電子廢棄物名錄,有利于明確電子廢棄物管理范圍,進行統計分析,是電子廢棄物環境管理的基礎。
  (二)電子廢棄物經營單位的管理制度
  1、登記備案制度
  《辦法》規定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處置電子廢棄物經營活動的單位,應當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或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登記備案。
  對于非經營性收集電子廢棄物的行為(如公益活動),不要求進行備案登記。
  由于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經濟和管理水平情況不一樣,甚至差異很大,對電子廢棄物經營單位登記制度如何實行分級管理,應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具體情況而定。因此,本《辦法》規定具體的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2、信息發布制度
  《辦法》規定:設區的市級、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公布、調整本行政區域內登記備案的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處置電子廢棄物經營活動的單位名錄。
  3、關于拆解、貯存、利用和處置技術規范制度
  電子廢棄物中含有多種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物質,而且存在的形式也較為復雜,在拆解、貯存、利用和處置過程中,容易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和對人體的危害。
  國家環保總局已經并計劃進一步制定有關電子廢棄物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的技術政策、規范和標準。因此,本《辦法》規定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電子廢棄物的,應當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定的有關技術政策、技術規范和相關標準的要求。
  借鑒國際經驗,并結合我國電子廢棄物污染環境的主要特點,《辦法》還明確規定貯存、拆解、利用、處置電子廢棄物的作業場所要采取防雨、防地面滲漏的措施,并有收集泄漏液體的設施。禁止使用落后的技術、工藝和設備拆解、利用和處置電子廢棄物。禁止露天焚燒電子廢棄物;禁止使用沖天爐或者簡易反射爐、簡易酸浸方式回收利用電子廢棄物。
  4、經營情況記錄制度
  無序流動是固體廢物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促進固體廢物有序流動,防止流向無環境無害化處理能力的單位,必須加強對廢物流的監管。
  國內外經驗表明,建立經營情況記錄制度是了解廢物流向,加強監管的一項重要措施。本《辦法》規定,從事電子廢棄物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的單位應當建立電子廢棄物經營情況記錄簿,如實記載收集、貯存、處置電子廢棄物的數量、來源、去向等事項。
  5、從業技能制度
  管理人員不懂法不知法,操作人員不具備相關的專業技術和污染防治知識、技能,是造成管理不善而產生環境污染的一個主要原因。發達國家普遍對從事廢物經營行業的人員有較高的培訓和知識技能要求。
  因此,本《辦法》規定“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電子廢棄物的管理人員、直接操作人員應當掌握電子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術能力!辈痪邆湎鄳寄芏鴱氖率占、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電子廢棄物的,將予以處罰。
 。ㄈ╇娮訌U棄物產生者防治污染的責任制度
  《固體法》第五條規定,“國家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實行污染者依法負責的原則”;第十六條規定“產生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
  根據《固體法》上述條款,本《辦法》規定“產生電子廢棄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承擔電子廢棄物污染防治的責任”。具體包括;
  1、無害化處置電子廢棄物的責任
  產生電子廢棄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自行,或提供、委托給有能力的單位以環境無害化方式貯存、拆解、利用、處置電子廢棄物。
  本《辦法》對從事電子廢棄物經營活動的單位實行登記備案制度。一般情況下,污染防治和環境管理水平較高的單位均會主動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請備案,污染嚴重企業一般不會主動申請登記并接受環保部門的監管。根據我國這種實際情況,本《辦法》規定“產生電子廢棄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以環境無害化方式貯存、利用、拆解、處置電子廢棄物;或將電子廢棄物提供或委托給經設區的市級或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備案的單位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
  2、申報登記制度
  實施申報登記制度,將有利于環保部門掌握電子廢棄物的實際產生和處理處置情況,了解家底,強化管理。
  在工業活動和非工業活動均產生電子廢棄物。由于對非工業活動產生的電子廢棄物實施申報登記制度條件尚不成熟,因此,本辦法只要求產生工業電子廢棄物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報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流向、貯存、拆解、利用、處置等有關情況資料。
  (四)關于電子類危險廢物的管理制度
  廢棄鉛酸蓄電池、鎳鎘電池、汞開關、陰極射線管和多氯聯苯電容器等屬于危險廢物。含有上述廢物或其他危險廢物的電子廢棄屬于危險廢物(以下簡稱“電子類危險廢物”)。
  《辦法》規定對于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電子類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必須依法領取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禁止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從事收集、貯存、拆解、利用和處置電子類危險廢物的經營活動。根據《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辦法》重申禁止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進口或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過境轉移電子類危險廢棄物。
  (五)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根據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原則,生產者(包括進口者、銷售者)應當承擔信息責任;承擔產品廢棄后部分或者全部的回收、利用和處置責任;減少甚至淘汰有毒有害物質在產品中使用的責任;等等。
  據此,本《辦法》規定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單位應當依法限制或淘汰有毒有害物質在產品中的使用。規定了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進口和銷售單位的信息責任,包括依法公開本產品或設備所含有害物質及其不當利用或處置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的信息;依法公布產品或設備廢棄后以環境無害化方式回收利用和處置的方法提示。
  《辦法》還鼓勵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進口和銷售單位建立回收系統,接收消費者返還的廢棄產品或設備,并負責以環境無害化方式利用、處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绥芬河市| 南投县| 桂东县| 峡江县| 阿拉善盟| 乌恰县| 全州县| 延寿县| 施秉县| 长沙县| 吉木萨尔县| 新野县| 漳平市| 中卫市| 太仓市| 成都市| 巴里| 阿克陶县| 郯城县| 崇信县| 庄河市| 莱阳市| 台江县| 潮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如皋市| 临泉县| 淮滨县| 仙游县| 公安县| 濉溪县| 双峰县| 武冈市| 丹棱县| 南华县| 琼结县| 铜川市| 龙里县| 大姚县| 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