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從蘇州市環保局獲悉,根據最新監測數據顯示,蘇州市各太湖水源地中僅位于太湖南部的吳江廟港水源地曾受到過藍藻水華的威脅外,其他各水源地藻類密度均處于500萬個細胞/升以下,藻類生長情況屬正常狀態,尚未發現藍藻大面積暴發的跡象。為保障太湖水源水質安全,蘇州市各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和視頻監控系統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有8個太湖飲用水水源地取水口的吳中區還組織了由256條船只組成的藍藻打撈隊,以應對突發情況。
4月上旬,太湖西南部水體發現藍藻異常繁殖,蘇州市環境監測系統從4月11日起,對全市太湖各水源地和9個湖體點位的水質和藻類生長情況開始加密監測,日測日報。同時,各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和視頻監控系統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監測結果表明,目前蘇州市各太湖水源地中,僅位于太湖南部的吳江廟港水源地受到過藍藻水華的威脅,藻類密度曾經達到近900萬個細胞/升水平,而其他各水源地藻類密度均處于500萬個細胞/升以下。按省有關規定,屬于“緊急處置”中“一般處置”級別。
為保護蘇州飲用水水源水質,今年,蘇州市城區河道制定了藍藻打撈的應急方案,共組織了40條船每天在城區河道集中打撈。而目前,共有8個太湖飲用水源地取水口、供水覆蓋人口超過300萬的吳中區已落實組建了由256條船只、520個人員組成的專職打撈隊伍,并計劃投資幾百萬元,購買4條藍藻打撈的機械船具,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