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袋標志“霧里看花”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限塑令實施了一段時間,但“環保塑料袋”的鑒別卻也成為了執法部門的頭疼事。
在位于城南的一家大市場,記者看到,這里賣塑料袋的攤位一字兒排開。在市場北邊的一家攤位,記者詢問有沒有超薄塑料袋賣,老板很謹慎地搖搖頭。他說,現在超薄塑料袋查得嚴,貨源緊張,一般都不會擺在攤位上賣。看見記者有些失望,老板拿出店里的一種塑料袋遞了過來!斑@種塑料袋和超薄的價格差不多,但就是沒有拎手!崩习逍χ鴮τ浾哒f,帶“把手”的那種,屬于手拎袋,工商看了就要收走,但這種他們不會收。老板說,很多食品店都在他家進過貨,從來沒有聽說過被查過。
和賣這種類似超薄手拎袋一樣,記者發現不少攤位上的環保塑料袋也讓人看不懂。在河西一家批發市場內的攤位前,記者就發現有三種不同的“環保袋”,有的標著“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珍惜資源,支持環保”,有的標著“超市購物袋”,有的標著“食品袋”,有的袋子上有QS標志和循環使用標志、生產廠家及聯系電話,有的沒有QS標志,但有環保字樣與廠家地址;還有的沒有條形碼,但有QS標志。
記者詢問老板,這些塑料袋有什么區別,老板搖搖頭表示,都是環保的,厚一點價格就高一些。
“平口”超薄袋悄悄產
將原先手拎超薄塑料袋的“把手”去掉,就可以在市場上正規銷售?
面對記者的提問,南京市工商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坦言,由于法規并未明確做出規定,因此商家打擦邊球的做法他們也無能為力。
記者了解到,前些日子,該市工商部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涉嫌生產非標塑料袋工廠,然而讓執法人員沒有想到的是,檢查結果卻與舉報信息不大一樣:在這家工廠內,幾乎所有在生產的超薄塑料袋均是平口袋,由于不是手提購物袋,盡管質量不達標,但卻未在“限塑令”的查處范圍之內,因此無法對當事人進行處罰。
鑒別環保袋有點難
盡管限塑令實施了兩個月,但是讓執法部門頗為尷尬的是,一方面一些塑料袋生產廠家大打擦邊球,另一方面執法部門在鑒別環保塑料袋上面也遭遇難處。
“超薄塑料袋容易鑒別,但是環保塑料袋的辨別標準我們有時候較難掌握。”南京市工商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坦言,雖然對轄區內的市場進行過多次突擊檢查,也查獲了不少超薄塑料袋,但是對市場上在售環保塑料袋的真偽,卻一直沒有全面清理過。究其原因,主要是生產廠家生產出的環保塑料袋五花八門。到現在他也沒有看過一個合格塑料袋的標準模式。也沒有聽說,有固定的哪一個廠家生產的塑料袋就是環保塑料袋。
“肉眼看不出薄厚,從哪查?鑒別難度很大。”該人士介紹說,目前工商部門如果檢查環保塑料袋的程序,一般就是先認QS標志,沒有廠家廠址的塑料袋一律不準上市。
頒發QS認證標志的南京市質監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些環保袋上的認證標志都是假的,他曾經去市場上買過一個“環保塑料袋”,回去之后上網查證了一下塑料袋上的“QS”認證號,但沒想到,塑料袋上面的認證號竟然是一家餅干廠的,顯然環保袋在“套號”忽悠人。
現實的問題讓工商部門感到有些為難,在取締超薄塑料袋的同時,“環保袋”不好界定也已經成為監管難點,消費者顯然不愿意花錢買來實際上不環保的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