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因河南企業超標排放含砷廢水,大沙河砷含量嚴重超標,并導致下游亳州小洪河受到污染。經緊急處理,亳州境內污染已基本消除,但約300萬立方米砷超標河水仍“橫”在亳州上游不到10公里的包公閘。
重金屬砷的危險性極大,一旦因下雨等情況出現污染擴散,后果難以想象。因此,河南方面正斥巨資緊急“消砷”,而亳州方面也全線監測入境水質,應對這場該市歷史上最大的水污染危機。
含砷河水已貼“封條”
小洪河發源于河南商丘市民權縣,在亳州市譙城區古井鎮進入我省境內,并匯入渦河。在河南,這條河叫大沙河。
11月19日上午,記者從亳州出發,溯流而上,進入河南商丘市境內。行至距離我省最近的包公閘,一條數十米寬的大河出現在眼前。淺褐色的河水奔騰著,看似與其它河流無異,但其實卻“身染劇毒”。
記者看到,閘邊的墻上、樹上、欄桿上都貼著標語:“河水有污染,禁止洗衣、放鴨、養魚。”附近一位居民告訴記者,11月5日以來,就不敢用河水了,包括灌溉、養殖等,更不能飲用。“我們都是喝地下水,地下水也是經過檢驗后,確認無毒了才能喝。”
閘邊的一家飯店老板說,污染發生后,喝了好幾天的礦泉水和純凈水,“河水里砷超標,有點擔心。”而據《河南日報》報道,截至目前,沒有發生人畜中毒事件,經監測沿河地下水也未受污染。商丘市政府也已發布通告,近期禁止使用大沙河河水進行農田灌溉、水禽養殖、網箱養魚或提取人、畜飲水。
五道防線阻污水入境
包公閘有18孔閘門。記者昨天看到,18孔閘門全部緊閉。一位閘管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污染事故發生后,閘門就關閉了,“為了防止污水下泄到安徽境內。”在水閘下游幾百米處,有一道長約150米、高約4米、寬約4米的土壩,3位包公閘閘管所工作人員在土壩附近日夜值班。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土壩是11月4日連夜修建起來的,“還鋪了一層塑料膜,也是為了把污染留在境內。”據介紹,在包公閘和亳州之間不到10公里的河段,這樣的攔河壩共建了4座,都有人日夜值班,嚴防受污水體進入下游。
但是,水位在日漸升高,約300萬立方米的砷超標河水仍是一顆“定時炸彈”,一旦遇到暴雨等情況,仍有可能會威脅下游。因此,河南正部署進行可能是我國最大的一次“消砷”行動。從昨天開始,工人在閘邊修建浮橋,為噴灑藥水搭建平臺。而在包公閘上游幾公里的地方,環保部專家正指導工人開建12個大池,用來制備“消砷藥水”。記者看到,池邊堆著大量氫氧化鈉和硫酸亞鐵,不斷在池子里形成紫紅色的化學物。
亳州市遭遇污染驚魂
“我們是11月3日接到污染警報的。”亳州市環境監測站站長劉朝東告訴記者,11月3日下午5時左右,他們接到省環境監測站轉發的環保部通知,稱小洪河上游包公閘砷濃度超標。劉朝東當時愣了一下,“砷是一類危險重金屬,其氧化物三氧化二砷有劇毒,這個污染可不得了。”
亳州市環境監測站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連夜采樣送到省環境監測站分析。監測結果顯示,小洪河古井斷面砷濃度為0.214毫克/升,超國家飲用水三類標準3.28倍。11月4日19時監測結果顯示,砷含量超地表水三類標準2.2倍,5日15時30分的監測顯示,超標1.2倍。隨著河水的稀釋,砷含量逐漸恢復到正常值。
但是,上游來的砷污染仍將亳州“嚇得不輕”。由于小洪河匯入渦河,渦河匯入淮河,一旦受污染的河水進入淮河,將給以淮河水為飲用水源的蚌埠等市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污染發生后,亳州市水務局也立即啟動了聯防應急預案,于當日20時關閉了大寺樞紐,防止污染進一步擴散。
劉朝東說,那幾天每天監測四次水質,“包括小洪河和渦河”,并與水務局聯動,根據監測數據會商下一步方案。“好在上游堵水及時,沒有造成更大的污染。”
排污企業法人被批捕
險些在亳州造成重大污染的含砷廢水,是河南省民權縣成城化工有限公司擅自排放的。據介紹,今年7月份以來,民權縣成城化工有限公司未經審批,擅自進行技術改造,擴大生產規模。在生產過程中,由于購進的礦石原料中砷含量較高,導致生產廢水總砷含量嚴重超標,并直接外排,造成大沙河民權至商丘市睢陽區包谷廟鄉段河水污染。
事件發生后,河南省環保部門高度重視,河南省代省長郭庚茂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將受污染水體控制在境內,并盡力消除污染隱患。11月4日,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河南省副省長張大衛帶領相關部門在民權縣現場辦公,嚴肅查處污染事件。
據了解,河南省政府已成立污染事件調查組,赴現場調查污染事件原因。商丘市已對民權縣主管領導和有關部門領導等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責任追究,企業法定代表人已被依法批捕。同時,商丘市已關停了污染企業,拆除了設備,對廠內生產原料、固廢、污泥等進行了封存。
亳州全線監測入境水質
污染企業已查封,受污河水也在“治療“,但亳州仍然沒有放松警惕。11月15日,省環保局水環境保護辦公室主任呂小平、省環境監測站站長劉偉專程趕到河南,與商丘市市長等協商,希望加快治理進度,確保達標排放,徹底消除威脅我省的污染隱患。
同時,為了跟蹤污染物的遷移和變化,省環境監測站17日要求亳州環保部門,加強與大沙河相通的其它入境河流的調查,對亳宋河、兆河省界斷面開展每天一次的砷污染監測。另外,在11月中下旬,對小洪河、亳宋河、兆河均勻設置點位,監測一次底泥污染。同時,對三條河流兩岸50米范圍內水井水質進行砷監測。昨天清晨4時半,亳州市環境監測站站長劉朝東帶著水樣趕往淮北,“這些天要監測的水樣太多,亳州站所有儀器啟動都滿足不了,只能部分送到淮北去監測。”據了解,亳州市環保局鑒于這次污染事故,今后將增加監測點位,增加監測頻次,及時動態地掌握污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