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鋼集團目前正在搬遷,全部搬完之后,主城區上空的細小灰塵濃度平均能下降每立方米5微克。市環境科學院最近完成的研究課題認為,主城現在的微塵濃度平均為每立方米189微克,重鋼搬家能因此降低2%。
調查發現,主城上空的灰塵每平方公里每月降落8噸左右。大渡口由于受重鋼影響等原因,從2006年至今,空氣中的灰塵一直最多。最高峰時期,平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240微克,而渝北和北碚的濃度在每立方米150微克左右。主城區只有縉云山最干凈,每立方米空氣中只有85微克細微灰塵。
主持調查的專家趙綺介紹,大渡口上空的灰塵,23%來自于道路,19%來自于工地施工,12%來自于鋼鐵煙塵。根據元素分析,漂浮在主城上空的灰塵,成分最多的是建筑水泥塵,比例達27%。其次是道路揚塵,煤煙塵,機動車尾氣產生的灰塵。
專家稱,由于重慶市灰塵的主要源頭是土壤,呈堿性,雖會造成一定污染,但毒性不強,致癌性非常小。
主城污染企業后年全部搬遷
2002年至今,重慶市已有63家環境污染企業搬離主城區。2月15日天,重慶經委透露,第五批搬遷企業目錄即將出爐,到2011年前,余下75戶污染企業將分批完成搬遷。屆時,主城區138家環境污染安全隱患企業將全部搬入工業園。
2008年,民豐化工、重慶力豐特殊鋼軋鋼廠、重慶水泵廠等20戶企業搬出主城。其中,我市爭取了3.3億元國債專項資金支持,完成了民豐化工的整體搬遷改造,位于沙坪壩區井口的老廠已全部關停,遺留的鉻渣正抓緊治理。目前,年產5萬噸鉻鹽的潼南新廠區已試運行,經綜合利用后,徹底消除了鉻渣對水體的污染隱患。
據介紹,全市最大環保搬遷工程——重鋼環保搬遷工程進展順利。目前包括焦化、燒結、煉鐵、煉鋼等主流程建設已全面鋪開,計劃今年三季度將在長壽新廠區正式投產,可形成400萬噸鋼鐵產能。2010年重鋼整體搬遷可畫上句號,屆時總產能將達到650萬噸。
搬遷企業不僅還市民一片藍天,自身也獲得了更大發展空間。據初步統計,已完成搬遷企業平均年銷售收入由搬遷前的1.2億元增長到1.8億元,平均萬元產值能耗由1.62噸標準煤猛降至0.58噸,降幅達六成以上,每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8100噸。
重慶市經委表示,今年還將有一批老舊企業退出歷史舞臺,涵蓋水泥、火電、鋼鐵、煤炭等多個高耗能行業。其中,水泥行業將淘汰7條生產線共56萬噸產能,火電行業淘汰2個機組共10萬千瓦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