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后,福建對省內第二大水系九龍江流域養豬業下達“限養令”:干流兩岸1公里和支流兩岸500米內的養殖場全部拆遷,禁止在干流兩岸5公里、支流兩岸1公里內新、擴建養殖場,禁建區外養殖場要達標排放,否則一律關閉。“限豬”行動以來,龍巖、漳州上萬養豬戶的豬舍被拆遷,經濟損失上億元。
據了解,截至3月19日,漳州共拆遷關閉12262家養豬場,處理生豬69萬多頭。在生豬處理過程中,豬販子趁機壓價,1公斤生豬比正常價低2元,一頭能繁母豬之前能賣1500元,整治期間降到千元左右。
有關部門負責人估算,漳州市拆除、閑置的豬舍價值超過億元,因壓價、病害造成的生豬價值受損也有上億元。
水污染告急是此次“限豬”的直接原因。一月中旬以來,九龍江水質惡化,一度威脅到漳州、廈門的供水安全。漳州副市長劉文標稱,養豬業是九龍江主要污染源之一,不少養豬場的排泄物直接排到江中,治理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