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介休市羅王莊村由于用被污染了的汾河水澆地,致使1000多畝小麥幾近絕收,麥田里間種的銀杏樹也大部分死亡。污染不僅毀損了莊稼、樹木,還直接危害著周邊村民的飲水及食物安全,羅王莊村民的生存環境正在受到嚴重威脅。
羅王莊村地處介休城郊,全村有農戶700戶、人口2621人,耕地面積4000多畝。據村干部介紹,羅王莊村沒有生產企業,全村70%的耕地都在汾河兩岸,其中2000多畝是麥田。曾經的汾河水賜給羅王莊人的是豐收和殷實,然而自從2002年以后,汾河水就再也不溫順和善了,小麥年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損害,今年的情況更讓村民絕望:1000多畝小麥幾近絕收!
4月7日,記者在羅王莊村采訪時遇到該村村民張啟壽。他一家7口人承包著70多畝耕地,已經10年。年景好的時候,一畝地能產小麥350多公斤,再加上種植玉米、豆子等經濟作物,一年的收入足以讓這個家庭衣食無憂。但自2002年以后,用汾河水澆灌過的莊稼是一年不如一年。2008年11月“冬灌”過的莊稼,全部死光了。記者了解到,村里跟張啟壽一樣用汾河水澆灌而導致麥苗死亡的人家還有許多。
張啟壽滿面愁容地告訴記者,他現在每天都往地里跑,唯一能做的就是坐在地頭看著光禿禿的麥地發呆。去年種植小麥時,耕地、選種、買化肥、購種子等,就往地里投資了2萬多元,現在所有的希望都被汾河水給沖沒了。眼下這“有地不能種,吃糧要靠買”的尷尬,讓他心里沉甸甸的。隨著物價上漲,生計成了壓在他心頭的一座山。
那么,是什么污染了汾河水源,毀壞了麥田呢?村干部告訴記者,是上游的一些企業偷排污水造成的。村干部還說,前些年村里受災后,政府還按災情輕重程度進行處理,民政部門給予了少量補助。今年受災后,村委會四處反映,但直到現在,有關部門依然沒有任何反應。“我們村是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農業生態示范村,正處于大力發展時期,如果解決不了污水偷排帶來的汾河水污染問題,不僅談不到發展,再這樣下去,恐怕就成‘鹽堿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