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市出臺的《鄭州市機動車黃綠標制度實施工作方案》稱:8月1日起,鄭州擬對全市機動車實行“黃綠標”制度,標志核發(fā)不收費;11月起,車輛不貼“黃綠標”上路將受處罰。(見今日本報B02、B03版)
為“黃綠標”制度叫好
□柏文學(江蘇常州金融工作者)
鄭州市決定采取“黃綠標”制度,對高低排量車實行差別化管理,以有效控制高排量車輛的使用,以便加速淘汰高排量車輛,這是以人為本的執(zhí)政理念,必將受到廣大百姓的歡迎。高排放低標準的車輛得到控制,空氣中的污染物將會減少,空氣的質量將會得到提高,我們的肺、我們的血液將會少受傷害,我們的生存質量將會得到改善。
鄭州的機動車“黃綠標”制度,是“以人為本”的執(zhí)政方針,還表現(xiàn)在標志核發(fā)不收費,這就排除了借名目收費的嫌疑;另外也兼顧了車主的經濟利益。如果對國Ⅰ標準以下的車輛一刀切地強制淘汰,勢必讓部分車主的利益嚴重受損,購買這些車的時候有各種原因,沒有到報廢的時候就強行讓車主報廢,也不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當然在鄭州市的黃標車將受到多種“歧視”的執(zhí)法過程中,需要注意不可與交通管理條例等上位法沖突。
公車應身先士卒
□韓建平(黑龍江哈爾濱記者)
采用“黃綠標”的方式對汽車進行環(huán)保級別分類管理,以求達到加速淘汰高排量汽車、節(jié)能減排的目的,著實是一個良好的初衷。不過,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單單對汽車進行分類,還是不夠的。要想達到這一目的,關鍵是要對于“綠標車”實行多種優(yōu)惠舉措,限制“黃標車”,并且采用多種方式讓人們認識到汽車環(huán)保的重要性。而這些舉措要想真正取得成效,還需要不斷地完善,細化、切實地推行。退一步說,即便不搞什么“黃綠分類”,只要對于高低排量汽車的舉措切實執(zhí)行了,同樣能夠達到汽車環(huán)保,節(jié)能減排的目的。
另外有一點需要提醒:推行“黃綠標”制度,公車要身先士卒。要知道,城市中的大排量汽車之中,公車的比重實在不小。黨政機關及其領導,倘若以身作則,帶頭推崇汽車環(huán)保,未嘗不是加快黃綠標分類舉措深入人心的一個好法子。當然,領導以身作則不能是“以身作秀”,要落到實處。
莫讓“黃綠標”
變“歧視標”
□賀成(浙江嘉興外企職員)
長期以來,眾多市民飽受汽車污染之苦,如今看到政府動真格了,我想一定會為這個舉措舉雙手贊成。但是,市民樂了,車主卻愁了。貼了“黃綠標”,愛車一上路,就知道是什么貨色了,貼了“綠標”的還有點面子,貼了“黃標”的,就很沒面子了。國人這么愛面子,這下肯定心里會很難受的。
如此將“黃綠標”變“歧視標”,是不是對那些排量高的汽車苛刻了點?要知道,國情使然,不可能因為“一標既出”,就滿城都換上低排量的汽車。雖然“歧視標”是免費的,但是誰愿意讓自己免費被歧視呢?這一做法,會不會引起大排量車車主的不滿情緒?
誰為黃標車
利益受損負責
□張立美(山東濟南 大學生)
不可否認,實行“黃綠標”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能夠減少機動車帶來的污染,特別是在機動車總量不變的前提下減少污染。但是,我們應該看到這是在犧牲“黃標車”利益下進行的。我們不說這樣的政策有沒有侵犯車主的合法權利,但是車主的利益受損是顯然的。我們試問一下,車主的利益受損誰來負責,誰來承擔責任。
8月1日這項政策就實施,中間的緩沖期不過一個多月。如果有車主前幾日才買的黃標車,利益受到了損害,這樣的損失難道就該獨自承擔嗎?
我不反對政府出臺“黃綠標”制度,因為有利于環(huán)保,但是不應該以侵犯黃標車車主利益為前提。我認為實施“黃綠標”制度,一是要有至少半年的緩沖期,現(xiàn)在出臺政策,半年后實施,讓車主緩沖。二是對于淘汰和更換黃標車的,政府應該給予一定的補貼,彌補車主損失。
會不會變成
以罰代管
□王生坤(江蘇蘇州大學生)
推行“黃綠標”制度并不是鄭州首創(chuàng),之前廣州、青島等地都實施過類似政策。政策的出發(fā)點不可謂不好,就是為了“天高氣爽”,可是面對這項政策,筆者還是有些疑問。
首先,對于黃標車即將采取的“歧視”會是什么樣的呢?根據廣州等城市的做法,最終都是采取了罰款的方式,如果采取罰款,那么罰款權是由誰來設定的呢?又是由哪個部門來實行的呢?罰款將會作何種用途呢?相關部門能否公開透明這些問題,如果不能這是否可以看做亂收費呢?
其次,能買得起大排量汽車的人,大多是富裕階層,對于他們而言或許并不把那些“歧視”放在眼里,只要接受了處罰,車照開,尾氣照排,這樣一來,除了相關部門腰包鼓了之外,其他并沒有改變,這項政策就成了政府尋租的一個新的例證。
退一步講,假若買大排量車的并不是富裕階層,只是當初技術不達標造成汽車排放過大,在油價上漲的形勢下本來就為油耗發(fā)愁,現(xiàn)在又面臨著高額的罰款,這車究竟是開還是不開呢?這項政策出臺有沒有切實考慮這部分民眾的利益呢?
好經要念好
□閆銘濤(河南平頂山工人)
實行“黃綠標”制度是一項民心工程,但“好經”要“念好”,還需下一番工夫。
首先,“黃綠標”要一視同仁,彰顯公平。實行“黃綠標”的關鍵是要公平、公正、合理。當前,公車在上路的機動車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如何合理解決公車的“黃綠標”問題,多少雙眼睛拭目以待!公車一旦搖身一變成了“特權車”,顛倒“黃綠”,或不把“黃綠”放在眼里,不受“黃綠”約束,恐怕會寒了普通百姓的心,執(zhí)行起來會困難重重。政府及職能部門要以身作則,為“黃綠標”工作的開展排除阻力。
其次,“黃綠標”要排除阻力,將“黃綠標”進行到底。“黃綠標”乃新生事物,執(zhí)行之初,可能會不服水土,執(zhí)行中難免遇到阻力,執(zhí)法部門要鐵面無私,知難而進,排除干擾,嚴格執(zhí)法,把“黃綠標”工作落到實處,為市民造福。
再次,相關部門要為“黃標車”尋找出路。眾所周知,“黃標車”油耗高,污染大,政府部門要鼓勵“黃標車”以舊換新,為“黃標車”以舊換新提供補貼,從而加快“黃標車”淘汰步伐,讓城市的空氣更潔凈,“黃標車”遠離我們的視野。
對“黃綠標”制度的
三點疑慮
□范軍朝(河南平頂山交警)
鄭州市將對全市機動車實行“黃綠標”制度,無疑會讓備受汽車尾氣之害的綠城人感到欣慰,也會對改善城市環(huán)境起到一定的作用。不過,筆者還是心存幾點疑慮。
一是會不會有車輛貼上“人情標”?“黃綠標”制度是政府為保護大氣環(huán)境而依法采取的一項防治污染的行政管理措施,若是能得到嚴格的落實,肯定能對機動車減排節(jié)能、改善城市大氣環(huán)境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實際操作中,掌管“黃綠標”發(fā)放大權的人可能會遇到領導交辦、親朋臉面甚至是金錢誘惑等多方面的問題,如果相關監(jiān)督制約機制不健全的話,恐怕亂貼“人情標”的現(xiàn)象就在所難免。
二是如何對待“異鄉(xiāng)客”?當前,盡管一些地方在實行“黃綠標”制度上已經先行一步,可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實行這一制度。那么,進入11月份后,一定會有一些不識“黃綠標”為何物的“異鄉(xiāng)客”闖進市內的限行路段,屆時,有關部門將對擅闖“禁地”的“異鄉(xiāng)客”作何處理?這應該是提前就考慮好的問題。
三是將來對不貼“黃綠標”的車輛上路咋處理?對未貼“黃綠標”上路的機動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予簽發(fā)機動車定期檢驗合格標志。從這一點來看,公安交管部門在查處此類車輛時可能會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機動車未參加定期檢驗的條款來處理。可問題是目前交管部門正在大力倡導理性、平和、文明、規(guī)范執(zhí)法的理念,對輕微交通違法行為以教育為主,對于因沒貼“黃綠標”而導致不能正常審驗的車輛該怎樣處罰?處理得輕了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重了又與上級公安機關的要求相悖,這樣的局面很容易讓執(zhí)勤交警有無所適從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