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已常見,碧水仍難尋。奧運之后第一年,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提出要讓政府像治理大氣污染那樣來治理北京的水污染,“監督治水”格局初現。
北京北運河水系綜合治理監督工作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整體推進效應,人大監督工作的實效來源何處?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曾指出:“人大監督工作容易搞虛,不容易做實。增強實效是做好人大監督工作的關鍵。從這些年的經驗來看,要增強人大監督工作實效,很重要的一條,是要圍繞中心、突出重點、一抓到底。”
敢于從治理水污染下手,凸顯人大監督工作定位的高度。水污染和水資源短缺是當前城市發展遭遇的普遍難題,尤其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瓶頸。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圍繞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戰略目標,提出要像治理大氣污染一樣治理水污染,找到了人大工作的著力點,既契合政府工作重點,又有所超前。
勇于抓住百姓關注的難點問題,凸顯人大監督工作民生的角度。人大的一切權力來自人民,監督的重點必然是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高度關注的民生熱點,百姓冷暖應成為人大監督的第一指南。北京人大從一份代表建議中傾聽百姓呼聲,發現問題,迎難而上,決心通過建議、議案督辦,徹底改變百姓賴以生存的水環境。
善于利用多種監督形式,凸顯人大監督的力度。代表建議、議案督辦,執法檢查,聽取專項工作報告,修訂地方法規,一年多來,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擺開陣勢,集中火力,站在北京水環境治理的戰略高度,力求改變過去一事一時的監督方式,推動政府建立水污染治理的長效機制,把水環境的治理納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
奧運后的北京進入一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水和垃圾的問題關系民生,制約發展,此時此刻,需要有人振臂呼之。這樣的人大監督,順應民心,服務大局,必然有好的效果。
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人大監督工作要求有實效,就是要找到這樣一個支點,也就是工作的著力點。抓住了著力點,人大監督的效能就會顯現出來。
上一篇:北京人大:緊盯水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