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和平解放60年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西藏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居住在拉薩河邊的次旺晉美,與眾多市民一樣每天清晨到河邊晨練欣賞成群的黃鴨、鴛鴦在水面嬉戲翻飛,成了他多年的生活習慣。
次旺晉美: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政府加大環保力度,人們的環保意識也不斷增強,一些以前消失的鳥類又重新回到了這里。能看到母親河畔有這樣如詩如畫一樣的美景,心里特別舒服。
西藏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區之一。和平解放60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西藏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僅“十一五”期間,西藏投入資金100多億元,先后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自然保護區建設等工程。建立了各類自然保護區47個,將超過1/3的土地被納入了自然保護區范圍,125種野生脊椎動物列入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占全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西藏自治區人大主任向巴平措:
向巴平措:西藏沒有任何物種遭到滅絕。相反,生物種類還在不斷的豐富,西藏的生態環境基本保持了原生態狀態。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西藏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2009年2月,國務院審議通過了《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提出用近5個五年規劃,投入資金155億元,實施3大類10項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程,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態安全屏幕障。西藏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江白介紹說,目前各項工程已開始全面實施。
江白:全區水、氣、聲、土壤、輻射和生態環境質量一直保持在良好狀態,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