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塵肺病知識
1、什么是塵肺?
塵肺病是由于在生產活動中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引起的以肺組織彌漫性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肺纖維化就是肺間質的纖維組織過度增長,進而破壞正常肺組織,使肺的彈性降低,影響肺的正常呼吸功能。
2、我國法定的塵肺病有哪些?
塵肺病是對生產性粉塵引起的肺纖維化疾病的統稱,我國法定職業病目錄中包括矽肺、煤工塵肺、電墨塵肺、碳墨塵肺、石棉肺、滑石塵肺、水泥塵肺、云母塵肺、陶工塵肺、鋁塵肺、電焊工塵肺、鑄工塵肺以及根據《塵肺病診斷標準》和《塵肺病理診斷標準》可以診斷的其他塵肺等十三種。
3、塵肺病有哪些臨床表現?
塵肺病無特異的臨床表現,其臨床表現多與合并癥有關。塵肺病早期矽肺沒有明顯自覺癥狀,或者只有很輕微的自覺癥狀,往往是通過職業健康檢查時才會發現。
但隨著疾病的進展,特別是晚期的矽肺病人,就會出現或輕或重以呼吸系統為主的自覺癥狀。病人常見的首發癥狀是氣短。病情較輕的,往往在從事重體力勞動或爬山時感到氣短,稍微休息一會兒,就能好轉。再嚴重一點的,做一些輕體力勞動,走上坡路或上樓梯時有明顯氣短。
病情嚴重或有并發癥時,由于呼吸和循環功能受到明顯損害,會出現胸悶、氣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還可以有咯血、無力、消瘦、失眠、食欲減退等。如果有發熱,肝大和浮腫,則可能并發了別的疾病。
4、如何預防塵肺?
塵肺病預防的關鍵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塵的吸入,只要措施得當,塵肺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那么,有哪些預防措施呢?我國針對防塵降塵制定了“革、水、密、風、護、管、教、查”八字方針,大致內容可分為兩個方面:
技術措施 用工程技術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塵危害,是預防塵肺病最根本的措施。
衛生保健措施 ①接塵工人健康監護:包括上崗前體檢、崗中的定期健康檢查和離崗時體檢,對于接塵工齡較長的工人還要按規定做離崗后的隨訪檢查。 ②個人防護和個人衛生:佩戴防塵護具,如防塵安全帽、防塵口罩、送風頭盔、送風口罩等,講究個人衛生,勤換工作服,勤洗澡。
5、哪些行業及工種易患塵肺?
礦山開采:各種金屬礦山的開采,煤礦的掘進和采煤以及其它金屬礦山的開采,是產生塵肺的主要作業環境,主要作業工種是鑿巖、爆破、支柱、運輸;
金屬冶煉:含金屬礦石的粉碎、篩分和運輸;
機械制造業:鑄造配砂、造型,鑄件的清砂、噴砂以及電焊作業;
建材行業:如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石料生產中的開采、破碎、碾磨、篩選、拌料等;石棉的開采、運輸和紡織;
公路、鐵路、水利建設中的開鑿隧道、爆破等。
6、如何選用防塵口罩(面罩),多長時間需要更換?
防塵口罩的選用要注意三點:第一是口罩要能有效的阻止粉塵進入呼吸道。一個有效的防塵口罩必須是能防止微細粉塵,尤其是對5 微米以下的呼粉塵進入呼吸道,也就是必須是國家認可的“防塵口罩”。必須指出的是一般的紗布口罩是沒有防塵作用的。第二是適合性,就是口罩要和臉型相適應,最大限度的保證空氣不會從口罩和面部的縫隙不經過口罩的過濾進入呼吸道,要按使用說明正確佩戴。第三是佩戴舒適,主要是又要能有效的阻止粉塵,又要使戴上口罩后呼吸不費力,重量要輕,佩帶衛生,保養方便。
防塵口罩戴的時間長了就會降低或失去防塵效果,因此必須定期按照口罩使用說明更換。使用中要防止擠壓變形、污染進水,仔細保養。
7、懷疑自己可能得了塵肺病,該到哪里去診斷、就醫?
懷疑自己得了塵肺病,應先到原工作單位取得職業史相關證明材料,再到單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該醫療衛生機構應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具體可以向當地衛生部門進行咨詢。
8、得了塵肺病怎么辦?
塵肺病的纖維化是不可逆的病變,目前還沒有一種根治的辦法。因此,已經診斷為塵肺病者,首先要立即調離粉塵作業,適當安排好工作或休養;其二,開展健身療法,堅持體育鍛煉、加強營養,以提高身體抵抗力;其三,重視心理治療,幫助病人消除恐懼心理及麻痹大意思想;四是積極治療合并癥與并發癥。
二、電焊工的職業危害與防護
在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電焊作業幾乎涉及到所有的工業領域,電焊工的數量急劇上升,電焊中的職業危害也日趨突出。特種作業的電焊,其主要職業危害是粉塵、有毒氣體、高溫、電弧光、高頻電磁場等。
1、電焊作業中的主要危害:
金屬煙塵的危害,電焊煙塵的成分因使用焊條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焊條由焊芯和藥皮組成。焊芯除含有大量的鐵外,還有碳、錳、硅、鉻、鎳、硫和磷等;藥皮內材料主要由大理石、熒石、金紅石、純咸、水玻璃、錳鐵等組成。焊接時,電弧放電產生4000℃一6000℃高溫,在熔化焊條和焊件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煙塵,其成分主要為氧化鐵、氧化錳、二氧化硅、硅酸鹽等,煙塵粒彌漫于作業環境中,極易被吸入肺內。長期吸入則會造成肺組織纖維性病變,即稱為電焊工塵肺,而且常伴隨錳中毒、氟中毒和金屬煙霧熱等并發病。
有毒氣體的危害,在焊接電弧所產生的高溫和強紫外線作用下,弧區周圍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電弧光輻射的危害,焊接產生的電弧光主要包括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其中紫外線主要通過光化學作用對人體產生危害,它損傷眼睛及裸露的皮膚,引起角膜結膜炎(電光性眼炎)和皮膚膽紅斑癥。
二、電焊作業職業危害的防護
提高焊接技術,改進焊接工藝和材料。通過提高焊接技術,使焊接操作實現機械化、自動化、人與焊接環境相隔離,從根本上消除電焊作業對人體的危害。由于電焊產生的危害大多與焊條藥皮成份有關,所以通過改進焊條材料,選擇無毒或低毒的電焊條,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改善作業場所的通風狀況.通風方式可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其中機械通風是依靠風機產生的壓力來換氣,除塵、排毒效果較好,因而在自然通風較差的室內,封閉的容器內進行焊接時,必須有機械通風措施。
加強個人防護措施.加強個人防護,可以防止焊接時產生的有毒氣體和粉塵的危害。作業人員必須使用相應的防護眼鏡、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護服、絕緣鞋,決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風條件差的封閉容器內工作,還要佩戴使用有送風性能的防護頭盔。
三、苯及其化合物職業危害和預防
苯及其化合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合物。常見的作業環境有:1.在生產中,苯存在于生產苯酚、硝基苯、苯胺、橡膠、塑料、農藥等行業中。2.在銷售使用過程中,噴漆、刷漆、涂漆、刷膠、粘膠、印刷、制革、制鞋、玩具、家俱制造等作業都能接觸。接觸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合物能引起以下職業危害:短時間接觸高濃度苯及其化合物易引起急性中毒,出現神經衰弱癥狀,如頭痛、頭暈、疲勞乏力、睡眠不好、記憶力減退等。長期接觸超過一定濃度的苯及其化合物可引起慢性中毒,出現造血系統損害,如白細胞減少、貧血等,嚴重導致白血病。皮膚長期接觸可使皮膚干燥、皸裂,敏感者容易出現皮疹、濕疹、毛囊炎及脫脂性皮炎。預防苯及其化合物中毒必須采取綜合措施:1.使用新材料、改進新工藝。2.采用自動化和密閉化作業。3.加強通風排氣。4.使用有效的個人防護用品,如防毒面具、口罩等。5.加強作業場所環境濃度監測。6.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上一篇:職業病防治法知識問答
下一篇:職業病防治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