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乙烯干洗溶劑是四氯乙烯干洗機專用的一種干洗溶劑。我國現有干洗機大部分是采用英國英力士氯化有限公司生產四氯乙烯。只要遵守一定的安全規則,四氯乙烯是可以被安全地貯存、處理及使用的。當然了解有關四氯乙烯的危害性及在緊急情況下急救措施與醫療處理也是很必要的。
毒性是指某物質在一定程度或次數的接觸下(包括是吸入、食入以及與皮膚或眼睛的接觸),對生物產生毒害影響的能力。
我們可以通過采用工程控制、加強通風以及在處理囚氯乙烯時配戴安全防護設備(如手套、護目鏡、呼吸保護器及其它安全裝備)來盡量減少接觸這種物質的機會,以避免受到其潛在的危害性影響。如果由經過培訓的專人進行適當的操作,四氯乙烯幾乎不會對人造成任何傷害的,只要接觸溶劑的程度是在四氯乙烯濃度規定的標準范圍內,即使是重復地接觸,四氯乙烯也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所有參與處理囚氯乙烯工作的人員應仔細閱讀并嚴格地遵照溶劑安全使用的規定,要熟知如何減少與四氯乙烯的接觸環節。
使用四氯乙烯的企業要負責確保四氯乙烯安全的處理、使用及棄置或排放。并且要讓每一位員工接受足夠的安全操作培訓。例如怎樣能夠減少與有害物質的接觸,緊急情況下的營救、撤離等應急措施。
此外,有關的每位工作人員都應完全了解干洗溶劑的特性,并要以一種負責的態度來處理
(一)接觸、曝露的途徑及急救方法
1.吸入及急救
最可能的接觸途徑是吸入四氯乙烯溶劑蒸氣。洗衣車間內的空氣要經常保持清新。若空氣當中含有四氯乙烯的時候,其含量絕不能高于目前物料安全資料表中的標準上限。
每個人對四氯乙烯溶劑氣昧與濃度的反應各不相同。即使每日的工作都與四氯乙烯有關,每個人對四氯乙烯的反應也會因接觸時間長短和個人的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四氯乙稀溶劑蒸氣具有一定的氣味,盡管單是氣味本身并不能用來衡量蒸氣的濃度,但它可以提示,是否需要對該環境進行調查。為確保工作的安全,企業應有經過培訓的專人進行定期檢測。
一般來說,當曝露在空氣中的四氯乙烯濃度在規定的標準范圍內時,應該不會引起任何已知的副作用。若該濃度高于標準時則可能產生諸如麻醉、引起肺病和腎病等毒副作用。由于四氯乙烯的蒸氣比空氣重,易于在儲槽內、小屋內或通風不好的地方中積聚,濃度過高可能引致昏迷或死亡。當注意到或意識到四氯乙烯濃度過高時請遵循環保及衛生部門限制性區域的人員的規定。該資料可從四氯乙烯溶劑供應商處獲得。
為減低曝露于四氯乙烯蒸氣中的機會,可配戴有機蒸氣罐式呼吸防護罩,必要時應配戴正壓供氣呼吸裝置。某些情況下,例如進行噴霧過程時,亦需要這些類似的防備措施。切記必須遵循安全操作規范。
吸入四氯乙烯后的急救措施:吸入四氯乙烯的傷者,要立刻被轉移到有新鮮空氣處,并請醫生急救或將傷者送至緊急治療處。如果傷者呼吸困難,可給予輸氧。如呼吸停止應立即為他進行人工呼吸。
2.BE膚接觸及急救
通過皮膚吸收的四氯乙烯不會造成急性中毒。與四氯乙烯頻繁接觸會造成皮膚脫脂和引起皮炎。但偶然短暫的皮膚接觸不可能產生任何明顯副作用。如果四氯乙烯附著在皮膚上(女口衣物下面)使它不能蒸發,會導致皮膚發炎或灼傷。如需頻繁或長時間的皮膚接觸,請戴上氟化彈性合成橡膠、丁睛橡膠、氯丁橡膠或者聚乙烯醇材料的手套。當手套開始變形時應立即棄掉。
皮膚接觸后的緊急救助措施:事故發生后,請立即用清水徹底沖洗皮膚,換去被污染的衣
物,并向醫生咨詢。被污染的衣物要清洗好才可再穿上。
3.踉部接觸及氯貌,
未經稀釋的溶劑濺入眼中可造成輕度甚至嚴重的眼睛發炎,以及暫時性和永久性的眼角膜損傷,盡管傷害可能并不嚴重,亦會造成極大的不適。一般情況下,應配戴安全眼罩,不可使用隱形眼鏡,若有液體飛濺的情況,應配戴化學護目鏡。
眼部接觸的緊急救助措施:如果四氯乙烯不慎進入眼中,應及時用清水連續沖洗眼睛最少5分鐘。并立即向醫生咨詢。
4.食入及急救
如果吞咽大量的四氯乙烯則會導致嚴重傷害或死亡o
切勿將四氯乙烯放入沒有標簽或是貼有其他物品標簽的容器內(尤其是裝載飲料的容器)。在有四氯乙烯使用的環境內不可吸煙飲食。
誤食入四氯乙烯后的緊急措施:切記不要令病人嘔吐。應立即請醫生診治或將病人送入急救室。
(二)個人防護
從事有關四氯乙烯工作人員并沒有特殊的保健需要。但是在因為泄漏或設備故障而受到
溶劑蒸氣污染的區域,就只有經過訓練和配戴適當裝備人員才能進入。
為了確保所有員工,包括操作、維修和其他接觸氯化溶劑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廠內應該設有防護裝備,并且必須根據制造商的安全提示和政府的規定去使用。進行急救用的洗眼器應設置在工作地點內,而通往洗眼處的通道不能有雜物阻礙。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操作及維修程序。
1.操作人員應配備以下裝備
·手套、圍裙:氟化高彈性合成橡膠、丁睛橡膠、氯丁橡膠或聚乙烯醇材料做成的手套。
·護目鏡:保護眼鏡或其它替代品;在有可能被溶劑濺上眼睛的情況下,更要戴上化學護
·防毒面具。
2.維修人員應該配戴以下裝備
·化學護目鏡
·抗化學品手套
·配備減壓閥和過濾器的正壓器管面罩或正壓供氧呼吸器
一般工業用的呼吸器只可在緊急(例如當逃離污染區)時作暫時使用,但不能在進入密閉場地時使用,也不能以此替代通風和正常操作。每次使用后防護器的濾罐應立即掉棄。所有的設備應根據制造商所推薦的定時維修及檢查。建議周期性地進行演習,訓練員工對個人防護設備的知識,包括正確的配戴及使用營救工具和裝備。
此外,工作場所空氣中的四氯乙烯含量應該由訓練有素的人員仔細監控。
(三)四氯乙烯的熱降解
當四氯乙烯蒸氣接觸特強熱時,它會分解成為鹽酸、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氯氣。然后,一氧化碳和氯氣可結合成很低濃度的碳跌氯。碳酷氯有些時候能在鹽酸警告信息出現前積聚,以致濃度過高而產生危害,其毒性極強,能引致重傷害或死亡。所有四氯乙烯分解的氣體中,鹽酸造成的問題最大因為它所產生的數量最大而且對金屬有很強的腐蝕性。因為鹽酸對人的呼吸系統有強烈的刺激特性,當其熱分解時,這特性可作為一種警告信號,促使工作人員于有害氣體積聚前,進行改善措施或撤離現場。
在進行一些與溶劑蒸氣有關的熱操作(如焊接)時,上述熱降解后的物質應通過防腐蝕導管排到室外。同樣地,當車間內的加熱器、熱水器、衣物干燥器通入鍋爐或是放置在有溶劑蒸氣的地方時,應該從遠離通風口處引進戶外新鮮空氣。
(四)安全常規
如果干洗人員在使用囚氯乙烯時一致地遵守以下安全常識,將能避免許多問題。
1.了解四氯乙烯的毒性和用于干洗時可能引致的危害。
2.使用四氯乙烯溶劑前先參看其物料安全資料表。
3.當長時間或頻繁接觸四氯乙烯時,要配戴防滲透手套。為保護眼睛,在潑濺可能發生的情況下,要戴上化學護目鏡。當進行需要戴防護面罩操作時,請使用被認可的、專用于有機蒸氣的空氣純化型防護罩。在緊急情況下,要使用經認可的自攜式正壓呼吸器。
4.除非有足夠的通風,能充分保證安全地排放車間內可能積聚的蒸氣,否則不要將四氯乙烯放在敞開的容器里使用。
5.使用四氯乙烯時,要保持警覺并且要避免可能導致過度與該溶劑接觸的情形發生。
6.不要單憑氣味作為毒性曝露指標。空氣中的四氯乙烯濃度必須經培訓有素的人員定期測量,以確保員工安全。
7.當員工在工作時感到暈眩,應立即離開車間到空氣清新處并向上級主管報告。暈眩和不適,不僅是中毒的跡象表現,還可能會導致其它事故。
8.在進行電焊或乙快切割時,切勿在有四氯乙烯蒸氣的地方進行。因為氣流通向焊接處時,會引致四氯乙烯降解。千萬不要用電焊或乙快來切割裝有四氯乙烯的桶。
9.避免皮膚與四氯乙烯頻繁接觸。
10.在任何使用四氯乙烯的場所禁止吸煙。
11.在接觸四氯乙烯前飲酒會增加不利影響。
12.將四氯乙烯從原容器轉移至新裝容器時,將容器蓋好,應立刻在新容器上標明原標簽上列的正確使用、貯存及安全棄置的方法。
(五)溢出和泄漏
任何人見到四氯乙烯溢出的情況均應立即報告,但一定要由自己戴安全保護裝備和經過訓練的人員去清除溢漏物。每個干洗廠應制定一個溢出物清除的緊急處理方案,以便使用通風系統和補救行動能立即得以實施。在某些地區,還需要正式的應變計劃。
應定時檢查和維修各種設備,貯罐及防溢設備,以確保溢出及泄漏不會發生。并應建立一套定期檢查及維修程序。一旦有溢出或泄漏發生立即采取行動以防止環境污染,注意清洗時應戴好防護裝備,避免與四氯乙烯過度接觸。對溢出物的清除及處理都應遵循國家和當地政府有關法規。溢出的溶劑和污染的溶劑不得排入下水道,或任何水域及可滲透的地面上(如水泥、混凝土地面)。
當溶劑溢流時的處理
1.撤離溢流區域將該區域的通風系統開至最大。
2.當囚氯乙烯泄漏超過允許數量時,請通知有關緊急救助單位和政府部門。
3.溢出物應快速地被清除。
4.只有安全齊配備并經過訓練的人員,才能清除溢出物,同時在清除時應結伴行動。即是在溢出區外面還應該派有一名亦配戴了安全裝備的后援人員,準備隨時援助不能及時出來的清潔伙伴。
5.清潔人員應在溢出區鋪設毯子、抹布等來吸收泄漏溶劑表面蒸發,亦可采用特別為清潔化學泄漏物不燃性吸收物料。
6.使用后的毯子或抹布放入干進干出式干洗機的轉籠內(或輸送式干洗機的干燥機內)并將洗筒門關好。如果使用的是吸收物料,應將它們鏟入容器內蓋好,并根據適當的廢棄物規定處理。
7.重復以上程序直到所有液體溶劑被吸干。然后用干洗機進行干燥循環,除去毯子、抹布上的溶劑,再將溶劑回收到貯罐內。
8.若通過防毒面罩已聞到四氯乙烯的氣味,立刻離開現場,當重新進入現場時,必須使用一個新的面罩或新的濾罐。如果認為防毒面罩已超過其吸收容量時,要使用經認可的自攜式正壓呼吸器。
9.萬一蒸館器或加熱器過度蒸發時,立即離開現場,在戴好適當的呼吸防護裝置后才可再次進入現場。如果可能的話,在遠離現場的地方關閉通往蒸館器的蒸氣管道。如果當時尚未開啟冷水管的話,要打開冷卻螺旋管內的冷卻水。
上一篇:靜電火花的消除
下一篇:石油溶劑的安全維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