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防火防爆技術及管理措施

2009-10-1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一、預防火災爆炸的有關法規

  僅80年代國務院和有關主管部門就頒布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1984年1月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1984年5月13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安全管理國消防法取代);《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1987年2月1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爆炸危險場所電氣安全規程(試行)》(勞人護[1987]36號)(原勞動部和公安部等8個部委1987年12月份聯合頒布);

  1988年7月原勞動部、國家計委、輕工業部、農業部共同發布了《煙花爆炸安全生產管理暫行辦法》;

  公安部1990年4月發布了《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

  原勞動部1995年1月頒發了《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

  此外,一些生產和管理的行業部門也制定了有關安全規程、標準,如GBJ16-78《建筑設計防火規范》、YHS01-78《煉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定》、《石油庫設計規范》等。

  《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對爆炸危險場所的定義、危險等級劃分、技術安全、安全管理及罰則,對有爆炸危險的生產過程、廠房、設施、倉庫等的控制,對通風要求、防靜電措施等提出了明確技術規定,對危險場所設備校驗、維護保養和檢修、作業人員培訓和考核、安全管理操作規程、通風管理、特種作業等作出了規定;

  《爆炸危險場所電氣安全規程(試行)》則從爆炸性物質和爆炸危險場所的等級劃分、電氣防爆安全技術及管理方面對有關安全要求作出了詳細規定。

  二、技術措施

  要防止火災爆炸事故,就應根據物質燃燒和爆炸原理,采取各種有效安全技術措施,比如可燃性粉塵處于堆積狀態或處于在容器中密集收存的狀態時,是不會爆炸的。

  1. 防火技術措施

  根據火災發展過程的特點,應采取如下基本技術措施:

  (1)以不燃溶劑代替可燃溶劑;

  (2)密閉和負壓操作;

  (3)通風除塵;

  (4)惰性氣體保護;

  (5)采用耐安全管理火建筑;

  (6)嚴格控制火源;

  (7)阻止火焰的蔓延;

  (8) 抑止火災可能發展的規模。

  2. 防爆技術措施

  根據爆炸過程的特點,防爆應以阻安全管理止第一過程出現,限制第二過程發展,防止第三過程危害為基本原則。主要應采取以下措施:

  (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2)嚴格控制點火能源;

  (3)及時泄出燃爆開始時的壓力;

  (4)切斷爆炸傳播途徑;

  (5)減弱爆炸壓力和沖擊波對人員、設備和建筑物的破壞。

  3•建筑設計

  易燃易爆危險場所的建筑物如廠房、倉庫等安全管理,須按《爆炸危險場所有關規定》的要求進行設計和建設。防火防爆建筑物能限制火災、爆炸的擴散蔓延。

  4•工藝安全

  (1)溫度控制。在有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的生產過程中,往往都伴隨有熱量的變化,有的過程要放出熱量,有的過程要吸收熱量,化學反應過程尤其是這樣。為使過程能正常進行,就必須采取措施向反應系統加入或移走一定的熱量,即加熱或冷卻,使系統的反應溫度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

  (2)壓力控制。在化工生產中,有許多反應需要在一定壓力下才能進行,或者要用加壓的方法來加速反應速度,提高效率。正確操作,維持壓力穩定,是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

  (3)投料控制。主要控制投料速度、投料配比、投料順序和原料純度;

  (4)流量、液位控制。物料的流量是石油化工生產中很重要的工藝參數。對危險性較大的生產過程,控制物料流量尤其重要。為保證安全生產,在液體控制上要設有低液位報警和高液位報警。對于危險物料,還要設置危險液位報警和自動切除進料或出料聯鎖控制;

  (5)防止跑、冒、滴、漏。生產過程中跑、冒、滴、漏往往導致易燃、可燃液體和氣體在環境中擴散,這是一個造成火災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

  (6)防止誤操作。對比較重要的管線應涂以不同安全管理的顏色以示區別,對重要的閥門要采取掛牌、加鎖等措施。不同管道上的閥門應相隔一定的間距,以免啟閉錯誤。

  三、管理措施

  1•建立防火防爆安全法規和管理制度。實踐證明,安全管理完善的安全法規和管理制度,是預防、控制火災爆炸的重要措施。

  2•易燃易爆物料管理

  (1)易燃易爆物品的貯放原則

  在貯存易燃易爆物品之前,必須首先查明其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在此基礎上還應了解哪些是要禁止共同貯存的物品,哪些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的物質,哪些是接觸或混合后能引起燃燒和爆炸的物質等。在了解這些特性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分別采取避光、通風、隔離、冷藏、限量、分散等措施,以確保物品的貯存安全。

  (2)易燃易爆物品的貯放要求

  a•貯存場所要符合消防安全條件,備有需要的消防設施;

  b•物品要分類貯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品種繁多,性質各異,要按照分類、分區、定品種、定數量、定庫房、定人員的方法貯存。小型倉庫(包括企業事業的庫房)應按類、分間、分堆存放;

  c•進出庫要檢查驗收。在貨物未進入庫房前,保管人員要對即將入庫的貨物進行嚴格的檢查驗收。對檢查驗收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理。對性質不明、包裝損壞的貨物,一律不準入庫,應存入隔離間,適當處理。倉庫進出貨物后,對遺留或散落在操作現場的物品,要及時清掃和處理;

  d•堆碼墊蓋要符合要求;

  e•要加強貯存過程的管理,嚴格執行庫房管理制度。

  3.火源管理

  工業生產中的火源有:加熱爐火、反應熱、安全管理電熱、電火花、機械摩擦熱、撞擊火星、高溫表面、生活用火等。這些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質燃燒爆炸的常見原因。

  控制火源,消除生產中不需要的火源,嚴格動火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防火防爆措施。

  (1)明火

  明火指敞開的火焰。除生產中產生和需要的明火外,一般應嚴格禁止產生和動用明火;

  (2)摩擦和撞擊

  摩擦和撞擊往往成為可燃氣體、蒸氣和粉塵、爆炸物品等燃燒爆炸的原因。生產中應盡量減少摩擦和撞擊;

  (3)防止電熱和電氣火花

  電氣設備或線路出現危險溫度、電火花、電弧是引起可燃氣體、蒸氣和粉塵著火、爆炸的一個主要著火源;

  (4)消除靜電危害

  靜電放電火花是引起燃燒爆炸的火源之一;

  (5)其它火源的控制。其他火源控制的重點是:

  a•防止易燃物料與高溫的設備、管道表面相接觸,可燃物的排放口應遠離高溫表面,高溫表面要有隔熱保溫措施。隔熱保溫層應采用不燃燒的材料。

  b•油抹布、油棉紗等能夠自燃著火,應放置在安全地點或裝入金屬桶內。

  c•燃著的煙頭表面溫度達200~300℃,中心為700~800℃,超過了大多數可燃物質的自燃點,而且煙頭的陰燃時間較長,所以它是易燃、可燃物質常見的起火原因。因此,在爆炸危險場所及其廠區要嚴禁攜帶火柴、打火機并禁止吸煙。

  4 燃易爆危險場所安全監察

  (1)監察內容

  對易燃易爆危險場所的安全監察,主要是檢查企安全管理業防火防爆的技術措施如工藝參數的控制、燃爆監測系統、安全阻火裝置等,以及檢查企業管理措施如防爆安全管理制度、事故狀態下的緊急處理措施計劃等。

  (2)監察要求

  熟悉防火防爆方面的法規標準;

  掌握火災、爆炸的基本規律;

  掌握易燃易爆危險場所的防火防爆措施;

  掌握火源的控制和消除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永顺县| 横峰县| 乐陵市| 安陆市| 洛南县| 句容市| 永平县| 嘉荫县| 石屏县| 谷城县| 抚松县| 奈曼旗| 定安县| 静乐县| 梅州市| 湾仔区| 拉萨市| 澳门| 平远县| 历史| 惠安县| 涿鹿县| 长汀县| 云阳县| 吴堡县| 冀州市| 双流县| 山东| 鸡西市| 卫辉市| 贵阳市| 西吉县| 滦平县| 图木舒克市| 临桂县| 沁阳市| 古田县| 信丰县| 丰城市| 富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