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季行車安全注意事項
1、要注意休息,保證精力充沛。夏季晝長夜短,且氣溫高,休息不好,行車中易疲勞、瞌睡。如果在行駛中感到精神疲倦、反應遲鈍,要立即停車休息。有條件的,中午要安排午休。
2、在行駛中要隨時注意車輛制動效能。高溫下制動皮碗會因高溫而膨脹變形,造成制動失控。尤其是在下長坡、陡坡時,要充分利用發動機的牽阻作用控制好車速,避免頻繁、連續使用制動,嚴禁空擋滑行。可能的情況下,途中可作短時間的休息。
3、行駛中集中精力,克服“虛光”對行車的影響。夏季柏油路面曝曬易產生“虛光”,需要仔細辨別,正確判斷,以保證行車安全。
4、夏季要將車輛盡可能放置于陰涼下,避免直接在陽光下曝曬,造成車輛老化和車內溫度過高。
5、夏季夜間行車,要注意道路兩側及路堤、橋上乘涼的休息人員,謹防發生傷人事故。
6、夏季行車不宜戴顏色太深的墨鏡。墨鏡的暗色能延遲眼睛把映像送往大腦的時間,這種視覺延遲又造成速度感覺失真,使戴墨鏡的你做出錯誤的判斷,特別是汽車以80公里的時速前進時,過深的墨鏡會把你對情況的反應延長100毫秒。有關專家認為,嚴重的事故往往就可能發生在這種情況下。
7、對于未知水深的路段,下車巡視或者等待,以免造成發動機進水熄火,反而欲速不達。水深超過排氣管,容易造成熄火;水深超過保險杠,容易從空濾、進氣口進水。
8、過水溝、水坑,保持低擋高轉速,慢速通過。高速通行會產生飛濺,導致實際涉水深度加大,容易造成發動機進水。
9、雨刮器最好一年一換。如果雨刮器的掃水能力下降,雨天行車觀察路面情況將很困難。特別是高速行駛時,雨刮片向上浮起,掃水能力更差。另外,夜雨中行車,沒有刮凈的雨滴會在燈光下產生各種反射光,使前方視野極度模糊,容易引發事故。
10、定期檢查前風擋處的防水槽排水是否通暢。避免雨天積水造成發動機進水,防止車載電腦短路——有些車型的電腦就在防水槽底下。
11、定期檢查輪胎磨損情況,及時更換。輪胎磨損過度,容易在胎面和水面間形成水膜,造成汽車跑偏、甩尾和制動距離加長。
12、很多車的外后視鏡沒有自動加熱功能,雨天在外后視鏡上積留的雨滴容易造成駕駛員視線盲點,除了及時清潔外后視鏡之外,并線時司機也要多注意。
13、夜雨、陰天行車,及時打開夜間行車燈。在陰天、雨霧較重、可視性較差的雨天,也應該及時打開夜間行車燈。
14、雨天駕車不要降低胎壓。汽車在雨中剎車時,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壓強把輪胎與路面間的雨水排開,讓汽車停穩。降低胎壓會使輪胎觸地面積變大,剎車時力量減弱,致使滑行距離變長。
15、要做好心理調節,高溫天氣,人容易煩躁。而人一煩躁,就會導致開車時注意力不集中,若遇到危險情況就很難避讓。出現這種狀況,建議在出車前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坐,閉上雙眼深呼吸,以緩解自己不安的情緒。
16、夏日里,駕駛員禁止穿著拖鞋或者涼拖開車,因為在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踩剎車拖鞋會不跟腳,這樣就很有可能延誤剎車時機,造成交通事故。
17、夏季人們愛吃冷飲,但在駕車時最好能節制一些。駕車時大部分血液會流到緊張活動的肌肉里去,以供應足夠的養料和運走廢物,這樣使胃腸道血液供應暫時減少。此時如果大量攝入冷飲,會造成胃腸道血管的突然收縮,引起生理功能紊亂,從而在行車途中出現肚痛、腹瀉等現象。
18、夏日氣溫高,體力消耗大,中午易困。因此,要保持足夠的睡眠時間以確保精力充沛。行車中如感困倦,應及時停車休息,待頭腦清醒后再繼續開車。
19、由于氣溫高,而路面的溫度更高,加之一些駕駛員高速行駛,極易爆胎。為安全起見,車輛輪胎一定要按標準氣壓進行充氣。輪胎氣壓低,加大輪胎與路面的接觸,易爆;氣壓過高,受熱脹冷縮原理的制約,也易爆。
20、雨天,視線不清,對安全行車有影響,尤其是下小雨的時候,路面光滑,磨擦系數降低。正常情況下,路面的磨擦系數為0.7左右,而下小雨時只有0.4左右,剎車時,車輛易側滑跑偏,造成事故。雨天行車時,要降低車速,行駛中按規定車道行駛,不要來回并線,遇有情況時不要猛踩剎車,以防車輛側滑跑偏,出車前要檢查一下車輛,確保雨刷器等機件靈敏有效。雨天行車時,特別是下大雨時,要開啟防霧燈,后霧燈最好也同時打開。遇有路面積水時,要探明深淺后再駕車通過。雨天在山區公路行駛,要時刻注意山體滑坡。
二、夏季用電安全注意事項
以下是誘發用電火災事故的5條因素。希望大家引起重視,做到防患于未然:
1、保險絲:所用的保險絲直徑過粗,或用鐵、銅等金屬絲代替,起不到保險作用。應該根據家庭的用電負荷量,嚴格配用保險絲,保證家庭用電第一道“安全門”。
2、電線、插座:不合格的電線和插座因其安全性能較低,電線質量差,達不到安全認證標準,易破皮、破股,使用過久或其他原因形成裸露,造成短路著火;插座結構簡單,易軟化、變形,導致家用電器接觸不良、發生斷路,從而引發火災。
3、家用電器:多個家用電器同時使用(如空調、冰箱、彩電、電飯煲等),用電量過大,超過電線的最大允許電流,致使電線發熱著火,引發火災事故。
4、燈泡:用紙或布包住燈泡、燈泡靠近蚊帳、窗簾等易燃物,使用時間久了,發熱起火,會造成用電火災。
5、切斷電源:電熨斗、電爐、電熱水器等家用電器用后忘記拔掉電源插頭。外出、睡前或突然停電后,忘記切斷電熨斗,電熱毯等的電源,從而引發火災。
三、夏天雷雨多, 五大方面慎防被雷電擊傷
夏天雷雨天較多,此時,人們外出若預防不當就容易遭受雷擊。那么,在雷雨天氣里,處于室外的人們應如何預防
躲避雷擊呢?概括地說,可從以下5個方面入手:
1、要有安全意識,盡可能地中止室外活動。可就近尋求避雷場所,如山洞、成片的房屋等處,但不宜進入棚屋、崗亭等無防雷設施的低矮建筑物。也不宜進入金屬車箱內躲雷雨,更不宜躲在大樹下。
2、注意地形地貌,盡可能地遠離山頂、水面或水陸交界處。每年的多雷雨時節,一定要注意遠離山頂或其他制高點;如果在森林中,注意選擇周圍是林木、中間是空地的地方避雷;進入山洞一般比較安全,但不要靠在石洞邊上。
3、保持良好的行走狀態,盡可能地消除安全隱患。不要撐金屬傘柄的雨傘在雨中行走,不要接觸鐵軌、電線。不能在雷雨中跑動,也不宜騎自行車,更不能騎摩托車。同時,在居民區行走和避雨時,要盡可能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4、在發生或即將發生雷擊時,一定要考慮采取緊急措施。雷電交加,頭、頸、手處如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并扔掉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如果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說明自己已處于近雷暴的危險地帶,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5、雷雨天停打手機。專家提醒,現在上網和打手機的人很多,如果遇到雷雨天氣一定要注意。雷雨天時不要上網,不要使用調制解調器或ADSL設備,最好把電腦的電源插座拔掉,另外應確保計算機有良好的接地。家用電器最好裝上避雷器。不要把裸露金屬線從室外拉到室內,盡量不要接聽和撥打手機,普通電話也應避免在雷擊時使用。因為避雷針只能保護建筑物,但對沿架空電線、電話線侵入的雷電波卻無能為力。
四、中暑處理方法
1、迅速將患者移往通風處,頭放低,解開衣服,讓體溫慢慢下降。
2、可用冷水將患者身體沖濕,讓其浸泡在水里,或用棉布包冰塊擦拭患者身體,再為其進行四肢按摩,促進身體血液循環,讓器官維持正常運作。
3、大量給水,可以口服或靜脈注射生理食鹽水補充。
4、注意患者體溫下降的速度,如果體溫下降緩慢,可以讓患者稍微吹風,最好測量其肛溫,如果溫度降至38℃以下,就不要再讓患者受風。可用一點大蒜汁滴入鼻孔治療。
5、如果患者出現意識不清、器官衰竭現象,如小便尿不出來,血壓、心跳改變,皮下出血,甚至昏迷,就要趕快送醫院。
6、中暑后可用霍香6克、連翹10克、半夏10克、陳皮6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五、火災應急十要
1、要早報警,報警愈早損失愈小,要牢記“119”火警電話。
2、初起火時最易撲滅,在消防車未到之前。如能集中全力搶救,常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3、要先救火,后搬運財物,片刻延誤,易成巨災。失火時,不宜先搶救財物,易被窒息而死或失去逃生的時機。
4、要沉重冷靜,嚴守秩序,才能在火場中安全撤退。倘若爭先恐后,互相擁擠,阻塞通道,導致自相踐踏,會造成不應有的慘劇。
5、下樓通道被火封住,欲逃無路時,將被單、臺布撕成布條,結成繩索,系牢窗戶,再用布護住手心,順繩滑下。
6、鄰室內起火,萬勿開門,應跳入窗戶陽臺,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脫險。否則,熱氣濃煙乘虛而入使人窒息。
7、煙霧較濃時不必驚慌,宜用膝、肘著地,匍匐前進,因為近地處往往殘留新鮮空氣。注意,呼吸要小而淺。
8、在非上樓不可的情況下,必須屏住呼吸上樓。因為濃煙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樓的速度是每秒0.5米。
9、逃離時,要用濕毛巾掩住口鼻。也可用水打濕衣服、布類等掩住口鼻。帶嬰兒逃離時可用濕布輕蒙在頭上,一手抱著,一手抓地逃出。
10、逃離前必須先把有火房間的門關緊。特別是在住戶多的大樓及旅館里,采用這一措施使火焰、濃煙禁錮在一個房間之內,不致迅速蔓延,能為本人和大家贏得寶貴時間。
六、撲救化學危險品火災的基本戰術
1、加強第一出動,以快制快。要根據化學危險品的理化性質調動相應的足夠滅火或搶險救援力量,統一指揮部署,迅速展開戰斗行動,及時排除險情和有效地撲滅火災。
2、正確選用滅火劑。大多數易燃可燃液體都能用泡沫撲救,其中水溶性的有機溶劑則應用抗溶性泡沫。可燃氣體火災可用二氧化碳、干粉、鹵代烷(1211)等滅火劑撲救。有毒氣體、酸堿液可用噴霧或開花水流稀釋。遇火燃燒的物質及金屬火災,不能用水撲救,也不能用二氧化碳、鹵代烷(1211)等滅火劑,宜用干粉或沙土覆蓋撲救。輕金屬火災可采用7150輕金屬滅火劑。
3、堵截火勢,防止蔓延。當燃燒物品部分燃燒,且可以用水或泡沫撲救的,應立即布置水槍或泡沫管槍等堵截火勢,冷卻受火焰烘烤的容器,要防止容器破裂,導致火勢蔓延。如果燃燒物是不能用水撲救的化學物品,則應采取相應的滅火劑,或用沙土、石棉被等覆蓋,及時撲滅火災。
4、重點突破,排除險情。火場如有爆炸危險品、劇毒品、放射性物品等受火勢威脅時,必須采取重點突破,排除爆炸、毒害危險品。要用強大的水流和滅火劑,消滅正在引起爆炸和其他物品燃燒的火源,同時冷卻尚未爆炸和破壞的物品,控制火勢對其威脅。組織突擊力量,設法掩護疏散爆炸毒害危險品,為順利滅火和成功排險創造條件。
5、加強掩護,確保安全。在滅火戰斗中,要做好防爆炸、防火燒、防毒氣和防腐蝕工作。滅火人員要著隔熱服或防毒衣,佩戴防毒面具或口罩、濕毛巾等物品,并盡量利用有利于滅火、排險的安全的地形地物。在較大的事故現場,應劃出一定的“危險區”,未經允許,不準隨便進入。
6、清理現場,防止復燃。化學危險物品事故成功處置后,要注意清理現場,防止某些物品沒有清除干凈而再次復燃。撲救某些劇毒、腐蝕性物品火災或泄漏事故后,要對滅火用具、戰斗服裝進行清洗消毒,參加滅火或搶險的人員要到醫院進行體格檢查。
7、指揮員要針對各種化學危險物品的理化性質,現場態勢,充分利用固定滅火設施和建筑消防設施,采取有效的工藝滅火手段和戰術對策,合理使用兵力,實施正確有效的指揮。
七、配送車輛加油站卸油操作規程
1、油罐車進站后,駕駛員應在卸油人員引導下進入規定卸油區域并熄火.
2、檢查卸油區和油罐車安全設施是否齊全有效,確保卸油區周圍無火種、無其他無關人員和車輛。
3、將導靜電接地夾接在油罐車卸油口的金屬部位上,讓油罐車靜置15-20分鐘,防止靜電失火。
4、駕駛員應與計量保管員核對油庫油品隨車運單、內部調撥單以及油品規格、名稱后與計量保管員共同完成計量驗收。
5、在卸油前,應檢查鉛封是否完好。
6、質量驗收。駕駛員應和質量監督員同時檢查油罐車內油品的色澤和氣味及有無積水和雜物,發現異常,應立即上報有關部門。
7、卸油操作。駕駛員和油品接卸人員應按照要求連接卸油管,做到接頭結合緊密,卸油管自然彎曲。在卸油過程中,駕駛員不得遠離現場,應集中精力監視卸油管線、相關閥門和過濾器等設備的運行情況,隨時處理可能發生的問題。卸油完畢后,駕駛員和油品接卸人員應共同登上罐車確認油品是否卸凈,直到罐底油品全部放凈,關好閥門,拆卸連接管線,蓋嚴油罐車罐口處的卸油帽,拆下靜電導線。
8、在保管員處填寫并核實油品驗收計量入庫單后,駕駛員和卸油人員共同簽字確認實收數量。然后在加油站人員引導下,駛離加油站。
上一篇:采油廠安全事故分析
下一篇:汽輪機運行中的技術與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