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因素中,礦工缺乏安全知識是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最大隱患。因此對礦工進行安全知識培訓,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當務之急是采取各種方式加強對礦工進行安全知識培訓,突出全員性、預防性的安全管理,變被動防御型為主動進攻型的安全管理,提高礦工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自我保護、自我控制、自我防范”(自保、自控、自防)的安全意識和能力,這是抓好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上策。
為啥要培訓
鄉鎮小煤窯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又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識培訓,雖然“沒有不怕死的”,但又不知道如何“保命”,“自保、自控、自防”的安全意識難以形成。筆者督查過的某鄉鎮煤礦既有鎮辦、村辦的,又有個體合作辦的,是該鄉鎮的經濟支柱,其從業人員千余人中,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工人寥寥無幾,多數為本地農民工。農民來煤礦就業是為求生存、圖賺錢,頭腦靈活一點的人面對小煤礦惡劣的作業環境、較低的工資待遇、落后的生產技術條件,早都另謀高就了,剩下來的人員素質不言而喻,若不對其強化安全知識培訓,如何保證安全生產?
礦工采煤的生產技術是靠師傅教徒弟的“傳幫帶”形式。小煤礦安全知識培訓是薄弱環節,師傅就不懂多少安全知識,能夠傳給徒弟的只是有限的經驗,大多數是通過聽文件、學規定、井前口頭教育,才對安全知識有一些膚淺的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明知是違章、違規作業,還是自覺不自覺地蠻干或盲目干。
盡管煤礦安全生產的“五十條”、“十嚴禁”中對影響安全的違章、違規行為有明令禁止,但由于礦工們安全知識缺乏,并不知道“為什么要禁止”。所以在平時作業中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的現象普遍存在,習以為常地發生違章、違規行為。如“礦燈失鎖”,我們在督查中發現許多礦燈鎖齒被人為鋸掉,而充電工照充不誤,礦工照用不誤;“離礦井20米以內嚴禁明電明火”,而有的絞車房離井口未達到20米遠,礦工在絞車房或隔壁房間里烤煤火或木柴火,不知道潛在的危險就在身邊,更有甚者,明目張膽地在離井口不到20米以內燒電焊;“禁止穿化纖衣服下井”,有的礦工照穿不誤,而井口工人并未阻止其下井,不知道化纖衣服有可能發生靜電而引起爆炸的危險;煤礦生產的“八項記錄”確實是一項有效的安全監控信息,可惜由于填表人對督查時問及的“線路接地”等為什么填寫“正常”不知其理由,只是憑感覺或習慣填寫,使一項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流于行式,很可能造成信息失真,還可能導致管理層決策失誤。安全知識的缺乏,隱藏著大事故的危機。被礦工們看似小問題的違章、違規現象,屢禁不止。
有些特殊工種作業人員雖然經過考試、考核取得了資格證,掌握了本工種作業的基本知識,但由于缺乏對整個煤礦安全知識的全面培訓,各工種之間存在知己不知彼的情況,對于引起安全事故的原因也一知半解,其潛在的危害不可低估。
思想麻痹,心存僥幸是大多數煤礦災害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這種心理不僅在礦工中存在,在一些礦領導和管理人員中也存在,究其根源,還是因缺乏安全知識所致。如某年某月某日某礦的冒頂事故,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礦的老窿穿水事故,在煤礦作業規程中都有明確規定,前者要先“敲幫問頂”再繼續作業,后者要先“探放水”再繼續作業。如果具備安全知識、具有安全意識,就會遵章作業,就能避免事故的發生。
“自以為是”的領導和“不以為然”的礦工都把學習文件和了解規章制度等同于安全知識的培訓,陷入安全教育與安全知識培訓認識上的誤區,認為礦工都知道煤礦會發生什么事故,就等于有了安全知識。其實知道有什么事故,并不等于知道為什么會發生事故,如何防止發生事故,以及一旦發生事故如何防止事故擴大和如何處理事故。一般性的安全教育不能替代安全知識培訓。
培訓什么
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督查,雖然也是防范事故的重要措施,但從根本上提高煤礦生產安全系數,盡可能地減少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則必須從提高煤礦全員“自保、自控、自防”的安全意識入手。而要提高礦工的安全意識,就必須讓他們懂得煤炭生產的安全知識,開展全面、全員、全過程的安全知識培訓,從而筑起煤礦安全生產的大堤。
從組成企業生產系統的“人機料法環”五大要素中去分析,人的因素第一,機器設備、物質資料、生產技術方法、作業環境等因素,無一不是靠“人”這個因素去掌握和控制的,特別是在煤炭這個高危行業中,這五大因素都與安全有關,稍有不慎、不妥、不防,就會發生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要求每一個礦工掌握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素質,顯得尤其重要。
從“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來講,預防就是變被動為主動,變事后處理為事前防止、控制。要做到事前主動控制,防止事故發生,就必須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就是一個人的知識潛能的發揮,缺乏安全知識的礦工是難以在積極、主動、自覺地預防事故的控制系統中發揮作用的。
從煤炭安全生產必須堅持的“管理、裝備、培訓三并重”的原則來看,三分原則有其一,在煤礦安全生產保障體系中,對礦工進行安全知識培訓是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環節,堅持每個礦工都必須達到“培訓—考試—合格—發證—持證上崗”的要求,才能使煤礦安全生產有一個可靠的保障。
從反“三違”,防“三松”的角度來說,經過安全知識培訓的礦工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因此,不僅能主動地遵守作業規程,不違章作業,而且會自覺地抵制管理者的違章指揮,防范不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高礦工“自保、自控、自防”的安全意識和能力。
如何培訓
針對煤礦工人文化程度低、素質不高的實際情況,可以采取案例教學法,把歷史上發生過的煤礦事故進行分類整理,對各種事故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發生事故后如何處理等,對礦工進行針對性強的安全知識培訓。案例教學法既可以消除礦工對學習安全知識理論的畏難情緒,又可以盡快使其從單純工作角色進入學習型角色,把已有的對安全知識模糊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提高礦工安全生產的自覺性。
為了加強礦工對煤礦安全事故發生原因的直觀印象,加深對安全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可以制作圖文并茂,動畫效果好的VCD進行教學,使安全知識的教學更有趣味性,激發礦工學習的興趣,增強礦工對安全知識的記憶。
加強對礦工安全作業技能教育,請有豐富經驗的煤礦安全專家、工程技術人員、高級技師進行專門作業技能演示,對礦工進行安全素質培訓,增強礦工在煤礦安全生產中“自保、自控、自防”的本領,提高礦工學習煤礦安全知識的實用性。
采用安全圖標教學法,象交通部門那樣,設計一系列安全圖標,什么是正確,什么是錯誤,什么行,什么不行,圖文標示非常清楚又生動易記,可掛、可貼,隨處可見。使礦工隨時隨地受到安全知識的警示,強化其“自保、自控、自防”的安全意識,起到警鐘長鳴的作用。
(作者單位:宜春市機械電子協會辦公室)
上一篇:冒頂事故的處理
下一篇:廠、礦、車間安全教育中的弊端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