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根據礦防沖監測工作需要,安排開三隊在21172下巷1號疏壓硐室、21172上巷14號疏壓硐室內各安裝一臺波蘭微震儀,決定由開三隊剔挖、打微震儀基礎。為確保施工安全與質量,特編制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 施工地點及范圍:
(1) 21172下巷1號疏壓硐室內 ;
(2)21172上巷14號疏壓硐室內 。
二、施工工藝及要求:
1、每臺微震儀基礎長X寬X高=760mmX650mmX1300mm。開挖基礎以防沖科提供的微震儀中心線和該處地平面為依據,地平面以下基礎坑深≥1000mm(坑底四周均勻分布四根¢20X2000mm錨桿,風鉆鉆孔直徑為********44,眼孔吹凈錨固后用1:3水泥砂漿灌實,錨桿露出坑孔底700mm),地平面以上基礎高300mm,打基礎采用C20混凝土,模板用8#絲、扒釘固定規整牢靠,振動棒震動均勻,無坑孔氣泡,基礎表面必須光滑,平整度********0.02°。
2、將巷道地坪面打成水泥地坪,厚度100mm,表面粉平。
3、微震儀基礎基礎四周100mm用磚砌筑120mm厚、200mm高的一道封墻。要求剔挖坑成型良好,底、幫均用1:3水泥砂漿粉平。
4、微震儀基礎澆筑碎混凝土標號C20,使用水泥標號425#,比例為清水:水泥:砂=185:298:657(kg)。要求材料干凈,無雜物、泥土,攪拌充分,勻實。混凝土必須用釬子搗實,以不出氣泡為準,表面粉平、壓光。
三、安全技術措施:
1、開三隊每班施工必須安排一名跟班隊干,對當班安全及工程質量全面負責,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
2、開三隊每班施工前,先及時檢查,準備好設備、設施、材料、勞動保護用品,清水源設備設施防護用品,風鎬、風鉆、釬子、管路等要做好班后保養和班前檢查,大錘和鐵锨每班施工前檢查仔細,防止脫把傷人
3、風動工具的軟管必須與供氣的金屬管連接牢固,在工作之前應先通氣吹沖管道,沖吹時排氣口不許對著人。
4、輸風管道不得變成銳角,不得產生扭絞和變形;輸送的軟管用雙股聯網絲擰結牢固,靠巷幫順放并固定牢靠。
5、使用中更換工具附件或交換工具時,應事先關閉風管,并將管內余下的空氣排盡后方可進行更換操作。
6、風動輸送軟管不許用來清掃人員身上的灰塵和碎屑。
7、使用釬子、大錘作業時必須扶釬人員必須站在安全一側扶穩,打錘落準,嚴禁站在打錘正前扶釬子,防止誤傷人員。
8、施工人員在疏壓硐室以外時嚴格執行“開車不行人,行人不開車”和“行車不作業”制度,確保安全作業。
9、人員施工必須扎緊褲管袖口,腳下平穩,保持身體平衡。傳遞物料要雙手拿穩接穩,禁止拋送,大于250mm****250mm****200mm的砼塊破成小塊安全妥善運出,清理干凈。。
10、施工結束在微震儀平臺四角打直徑不小于********160圓木點柱,并戴帽戧實。
11、根據施工現場條件因素,用干凈的彩條布、舊皮帶保護好管線、設施等,做好設備、設施防護及防塵工作。
12、每班施工結束必須將舊剔塊、雜物清理干凈并將剔坑雜物清理干凈。
13、施工嚴格遵守《千秋煤礦防沖實施細則》相關規定。
14、本措施結合圖紙詳細貫徹簽名后實施。
下一篇:回風順槽避難硐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