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冷凝器銅管運行中重復檢漏原因分析及處理

2005-12-08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摘 要:通過對汽輪機冷凝器銅管運行中檢漏方法的比較,對常用的檢漏方法產生的無效檢漏或重復檢漏進行了原因分析,求證了塑料薄膜法是一種安全、可靠、簡單、快捷、直觀、經濟的冷凝器銅管運行中檢漏方法。同時提出修訂冷凝器銅管運行中檢漏標準的建議。
  關鍵詞:冷凝器銅管;重復檢漏;原因分析


  Abstract:The authors compare the methods used for leakage detection of condenser tubes of steam turbine in service, and performs the cause analysis of repetitive detection. They are sure that plastic film method is a safety, reliable, simple, visual and economic leakage detect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leakage points of condenser tubes of turbine in service. Suggestions are raised to revise the standard of leakage detection for condenser tubes of turbine in service.
  Keywords:condenser tubes;repetitive leakage detection;cause analysis


  大型汽輪機組化學監督運行凝結水標準硬度為0μmol/L,導電度0.3μS/cm以下,超標時要求在1 h內恢復正常,這是保證爐水品質,鍋爐本體、汽輪機本體內部通流部件不結垢,使機組安全、經濟運行的重要指標。
  電廠冷凝器銅管的泄漏,造成凝結水硬度、導電度超標是經常發生的設備缺陷。通常的處理方法是通過一側投入、停運膠球清洗裝置或加鋸末,觀察凝結水硬度及導電度的變化,分析判斷冷凝器哪一側銅管泄漏,經過降負荷,停一側冷凝器進行銅管的檢漏、消缺。常用的檢漏方法有蠟燭火焰法、超聲波法、氦氣法等。?

1運行中冷凝器銅管重復檢漏統計及定義
  河北西柏坡發電有限責任公司4臺300 MW機組,自19931226相繼投產以來,運行中冷凝器銅管檢漏總計22次,其中重復檢漏9次。
  重復檢漏即同一臺機組運行中檢漏時發現漏點并消缺,但時間間隔不超過2周再進行檢漏又發現泄漏并消缺,或檢漏時發現不了漏點,因申請消缺時間到達而恢復設備運行,另找時間申請檢漏、消缺。

2運行中冷凝器銅管檢漏方法的比較
  為了避免冷凝器運行中銅管的重復檢漏或無效檢漏,下面對常用的檢漏方法進行分析比較。
2.1蠟燭火焰法和超聲波法
  蠟燭火焰檢漏法是傳統的檢漏法,易受風吹影響。超聲波檢漏儀檢漏是比較方便的方法,但易受環境噪聲的影響。實踐證明,當凝結水硬度達到5 μmol/L時,仍不能找出漏點。20040523#3機運行中進行冷凝器銅管檢漏,解列系統前投膠球沖洗2 h,凝結水硬度達到5 μmol/L,采用蠟燭火焰法和超聲波法同時檢漏,未發現泄漏銅管,當時因電網負荷緊張而恢復運行,只能投鋸末維持正常運行。
2.2氦氣檢漏法
  氦氣檢漏法,即采用氦質譜真空檢漏儀對冷凝器運行中銅管進行檢漏。在對其使用方法、條件進行了研究與實踐后認為,此法在冷凝器一側解列后可迅速、準確地判定銅管是否泄漏,但難以確定是哪一根銅管泄漏。如冷凝器型號為:N190001型,銅管總計16 944根,按1/2的銅管量8 472根、以檢10根/min計算,約需14 h。工藝要求對每根銅管所噴的氦氣,不能使其擴散,否則可能造成誤判。

3塑料薄膜法在冷凝器銅管運行檢漏中的應用
  通過對蠟燭火焰法、超聲波法、氦氣檢漏法的實踐總結,20040525首次采用塑料薄膜法,在低負荷時對#3機冷凝器銅管運行中再次檢漏。
3.1材料選用
  塑料薄膜(厚度0.01 mm,寬度1 m)、黃油與毛刷。
3.2工藝要求
  a. 運行人員在系統解列完畢,冷凝器單側運行,冷凝器水側放水后,打開冷凝器端蓋兩側人孔門,用排風扇吹5 min后,每側2人進入冷凝器水室粘貼塑料薄膜,1人在外監護及遞送工具、材料。
  b. 粘貼塑料薄膜時,要求銅管管板邊沿無銅管的地方涂少許黃油,銅管區要求有水,不干澀,可以吸附粘貼塑料薄膜即可;塑料薄膜在銅管口處粘貼得盡可能平展。
  c. 粘貼過程中,兩側人員可由上而下,也可上下交叉粘貼,但管板必須全部粘貼塑料薄膜,不能因粘貼過程中發現有漏的銅管而停止。
  d. 粘貼完后,即可對發現的泄漏銅管堵漏,堵漏完畢后觀察10 min。對塑料薄膜未破,但已有凹進去的銅管也要堵漏。
3.3本次消缺時間統計
  辦工作票30 min,解列設備30 min,水側放水30 min,打開人孔門30 min,向水側吹風5 min,粘貼塑料薄膜30 min,堵漏10min,觀察10min,清理工作15 min,關閉人孔門30 min,恢復系統運行30 min:總計250 min。
3.4應用結果
  用此法對#3機檢漏,查出4根銅管泄漏,塑料薄膜3處被吸破,但吸破時間有先后,1處有凹進現象,全部進行堵漏處理。觀察10 min后,經再次檢查沒有發現薄膜破損或凹進現象,恢復系統、設備正常運行。凝結水化學檢驗結果為復水硬度0μmol/L,導電度0.14~0.16μS/cm。

4冷凝器銅管運行中重復檢漏原因分析及處理
  通過以上冷凝器銅管運行中檢漏方法的實踐認為,造成重復檢漏的原因為檢漏方法存在缺陷,導致冷凝器泄漏銅管堵漏不徹底。但不排除其它如銅管老化、運行中銅管局部受損等原因。用蠟燭火焰法或超聲波法檢出漏點、消缺后,凝結水硬度可以到零或有所降低,有時時間不長硬度就有所增大。此現象說明大漏點可以用蠟燭火焰法和超聲波法檢出,但不徹底;若漏點分散,2根以上存在多個漏點時,總漏量可使凝結水硬度達5 μmol/L時,依然可能造成無效檢漏或重復檢漏,20040523#3機組檢漏就是例子。其主要原因是:蠟燭火焰法宜受人員素質、工作環境、銅管泄漏的大小,漏點靠近管板的哪一側等因素的影響。超聲波法易受聲源的影響,對微漏點不易判定而造成重復檢漏。
  氦氣法從理論上講可以準確檢出漏點,但對每根銅管所噴的氦氣,很難保證使其不擴散,因而難以確定是那一根銅管泄漏,容易造成誤判,工藝要求復雜,檢漏時間長,檢漏方法上存在缺陷,因而造成冷凝器泄漏銅管堵漏不徹底。
  經過實踐對比,采用塑料薄膜檢漏法,可以說當凝結水檢測到硬度就可以利用電網低谷消缺時進行冷凝器銅管檢漏、消缺,漏點處理得徹底,杜絕重復檢漏和無效檢漏現象,減少機爐設備部件的結垢,節約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節省檢漏時間,提高機組可利用小時數。此外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凝結水有硬度時,加鋸末維持正常運行,當加鋸末也不能維持正常運行時,才考慮運行中銅管檢漏。為防止重復檢漏,經化學監督計算確定,凝結水硬度到5μmol/L時必須開始檢漏。而運行中冷凝器銅管檢漏標準的掌握,與重復檢漏有關,但是由于該標準存在當凝結水出現硬度很低時,運行人員幾乎天天投鋸末來維持正常運行,投膠球沖洗、回收膠球期間實際上凝結水水質是不合格的。由于時間的積累,造成鍋爐管道結垢和汽輪機內部通流部件的結垢,使機組效率下降。機組大修時還要對鍋爐酸洗,汽機部件清垢,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工費、材料費等。因此建議當凝結水硬度(投膠球沖洗后檢測)達到2μmol/L時,申請冷凝器銅管運行中低谷檢漏、消缺。?

5結論及建議
  綜上所述,造成冷凝器銅管運行中重復檢漏的主要原因是檢漏方法本身存在缺陷。實踐證明塑料薄膜法是一種安全、簡單、可靠、快捷、直觀、經濟的冷凝器銅管運行中檢漏方法,可避免重復檢漏、消缺,經濟效益可觀。經過此法檢漏、消缺,可維持凝結水硬度較長時間合格運行,保證機組安全、經濟運行。建議運行中冷凝器銅管檢漏采用塑料薄膜法。
  塑料薄膜檢漏法中采用黃油做粘結劑,檢漏結束后雖然對冷凝器管板進行了清理,依然對循環水造成輕微污染,不符合環境衛生的規定。可在循環水中定期加入一種水質穩定劑,消除對循環水造成的污染。并從試驗中發現該種水質穩定劑,有一定的粘度,建議作為塑料薄膜的粘結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东县| 西贡区| 麟游县| 准格尔旗| 抚顺市| 治多县| 陵水| 噶尔县| 高雄县| 拉萨市| 云阳县| 邵阳县| 营山县| 大城县| 金昌市| 临湘市| 三江| 达州市| 环江| 江都市| 清新县| 怀安县| 新宁县| 高州市| 新绛县| 克山县| 无棣县| 陆河县| 格尔木市| 法库县| 南昌县| 惠来县| 巴南区| 开平市| 蓬溪县| 隆子县| 聂荣县| 南部县| 平度市| 通城县| 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