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燃料的可燃氣體稱為煤氣,它已成為城鎮居民公共事業及工業用戶的重要燃料資源,煤氣的生產可分為天然生產和人工制造兩種。生產煤氣的原料主要是煤和渣油,人工制造的方法主要有焦爐制氣、炭化爐制氣、水煤氣爐制氣、發生爐制氣、油制氣等。通過制氣生產的粗煤氣還要經過凈化處理,達到規定要求,通過計量室計量后,才可壓送入儲氣柜或煤氣輸配管網供用戶使用。煤氣凈化處理過程包括冷凝冷卻、排送、脫焦油霧、脫氨、脫苯、脫硫和脫萘等工序。在煤氣生產過程中,還可回收數百種化工副產品。
煤氣燃燒無煙,不污染環境,火力強,熱效率高,以煤氣作燃料有利于節約能源。但煤氣的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決定了其在生產和輸配過程中潛在的火災爆炸危險性。煤氣廠(站)一旦遭災停產,不僅危及人員生命安全和造成國家財產損失,并且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所以,必須重視煤氣廠(站)的防火工作。
1.火災危險性
(1)煤氣發生爆炸的情況與點火源在煤氣生產中,煤氣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火災爆炸的危險情況一般在開爐時、停爐時、悶爐時、煤在爐中懸掛下墜時、突然斷電時、突然斷水時、檢修時,以及發生煤氣泄漏時發生。其間主要的點火源有生產設備L的高溫物體;檢修時的焊割、噴燈和明火;雷擊、靜電;電氣設備及線路產生的電火花;鐵器碰擊、摩擦產生的火星;吸煙、縱火等。
(2)原料準備過程
①以煤為原料的煤氣生產廠,由于煤在儲存時,堆放方法不當,堆放過高過大、堆放時間過長,會導致氧化放熱積而不散發生自燃,煤在粉碎、研磨、篩分或裝卸、皮帶輸送過程中,也易造成煤粉塵飛揚引發粉塵爆炸。
②以渣油為原料的煤氣生產廠,由于油品在儲存、裝卸及輸送過程中可能泄漏流散,會使油蒸汽擴散到空氣中產生火災危險。此外,當遭受雷擊、靜電,以及在設備檢修時動用明火,都可引燃油品。
(3)制氣生產過程
①利用焦爐制氣時,焦爐的爐門和頂部有時會冒出濃煙烈火,引燃附近的可燃物,加熱用的煤氣管道或閥門管件發生泄漏,也會受爐內噴出的火焰或高溫爐壁作用起火或爆炸。
②利用炭化爐制氣時,煙煤會在高溫下熔成膠質狀,粘附在爐壁上積聚懸空,堵塞通道,當負重過大時會突然下墜,使爐內下部空間的煤氣急速從爐底壓出。同時又從爐頂吸入大量空氣,而在爐膛內與粗煤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氣體,受高熱的爐溫作用發生爆炸。此外,從爐下部推出的大量煤氣,也存在著空間爆炸的危險。
③利用水煤氣爐制氣時,由于水煤氣中的主要成分為一氧化碳和氫氣,如果發生泄漏或生產系統中吸入空氣,則會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而發生爆炸事故。
④利用發生爐制氣時,生產過程的火災危險基本與水煤氣爐制氣的火災危險相同。此外,發生爐頂的操作室也是發生煤氣泄漏的關鍵部位,潛在很大的火災危險。
⑤油制氣時,因油品本身的火災危險性,使其在催化反應器、廢熱鍋爐、蒸氣蓄熱器、空氣蓄熱器等主要生產設備中潛在發生火災爆炸的可能。另外,油制氣產生的副產品萘和焦油等也屬于易燃和可燃物。
(4)凈化處理過程
①在排送工序中,設備、管道出現破裂或因操作失誤,會發生煤氣外泄或吸入空氣,特別是排送機的軸封部位易出現微量泄漏,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險。
②在脫氨工序中,一般要采用水或稀硫酸吸收脫除煤氣中含有的氨。但氨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質,若發生泄漏可引起爆炸。此外,稀硫酸和硫酸銨都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可損蝕設備、管道,使泄漏加劇。
③在脫笨工序中,通常采用洗油吸收法脫除煤氣中含有的苯,因苯是易燃液體,油渣鐵質在空氣中能發生自燃,若發生泄漏可導致火災爆炸。
④在脫硫工序中,采用濕法脫硫的火災危險是設備破裂或操作失誤,會導致煤氣泄漏或吸入空氣,以及操作人員遭到砷中毒;采用干法脫硫的火災危險性是由于用過的脫硫劑中含有硫化鐵、木屑和油類發生自燃,以及油類蒸氣、煤氣泄漏因違章動火和干箱憋壓造成爆燃。
⑤在脫萘工序中,通常是采用輕柴油脫茶的方法,因輕柴油是易燃液體,若填料塔和柴油儲罐發生泄漏,遇火源則會導致爆炸事故。
(5)煤氣計量過程
計量室的計量器發生故障,以及各種閥門、管件如果發生煤氣泄漏,則有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的危險。
(6)煤氣的輸配過程
① 儲氣柜在長期運轉過程中會因基礎不均勻沉陷、承受腐蝕破損、本身構造上的缺陷等原因,產生煤氣泄漏的火災危險。其易發生泄漏的部位是杯環和掛環。
② 煤氣管道受腐蝕或遭受雷擊,致使煤氣管道發生泄漏,若又采用明火或高溫強光燈具進行檢修,就會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7)副產品精煉過程
①在蒸餾焦油時,因其生產原料和產品都具有揮發性,油品蒸氣可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且蒸餾釜多采用明火加熱,溫度難以控制,火災爆炸危險性極大。
②在提取酚時,因其生產原料和產品多為易燃可燃液體,并具有毒性和較強的腐蝕性,在生產操作中,由于旋塞、閥門多,經常要間歇性加熱保溫,若發生泄漏或操作失誤即可導致火災事故。
(8)廢水脫酚過程
煤氣廠排出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酚、氰、硫等有害物質,必須加以處理。在使用溶劑脈沖革取脫酚時,由于作為萃取劑的重苯是易燃易爆品,在使用、加工和儲運過程中都有產生蒸氣爆炸、液體燃燒的危險。
2.防火措施
(1)煤氣廠(站)的一般防火要求
①煤氣廠(站)各生產部位建筑耐火等級要求見表1。
表1 煤氣廠(站)各生產部位建筑耐火等級
生產類別 |
部 位 名 稱 |
建筑物耐火級要求 |
甲 類 |
焦爐地下室及分煙道廊,煤塔底爐間臺,爐端臺底層,立式炭化爐下部排焦機構兩側,煤倉、焦倉及爐頂操作空間,初冷器,煤氣排送機房,電捕焦油器房,硫酸銨或氨水工程,提苯與脫萘工段、脫硫工段,苯精煉區域,精苯罐區壓送機房,計量器室油制氣廠房,油罐區,油泵房,水煤氣生產廠房加壓全氣化新工藝及其凈化設備和廠房 |
大于或等于二級 |
乙 類 |
煤氣發生爐主廠房,儲煤倉 |
大于或等于二級 |
丙 類 |
煤場,焦爐其他部位,配電室 |
大于或等于二級 |
丁 類 |
金屬執加工車間 |
二或三級 |
戊 類 |
耐火材料、鋼材等不燃燒材料倉庫 |
二或三級 |
②煤氣廠(站)各生產部位應有良好的自然和機械通風條件。甲、乙類生產部位應設置必要的防爆泄壓面積,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氣設備必須有防爆措施和防雷設施,以及接地裝置。在除塵器、洗滌塔、煤氣總管及空氣總管上宜裝設防爆板或防爆閥。在生產系統中還應設蒸汽清掃和水封裝置,在煤氣管道上應設煤氣低壓報警裝置。生產及輸配的所有設備和管道應經常檢查,嚴防跑、冒、滴、漏。
③煤氣廠(站)除生產必須用人外,嚴禁攜帶火柴、打火機、煙頭等火種進入。不準穿有釘鞋和化纖衣服的人員,以及汽車、電瓶車或其他機動車輛進入甲類生產區。
④在甲、乙類生產區內檢修動人,應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制定動火檢修明細方案。應完全排除設備和其他連接管道內的可燃氣體或液體,排放口下風向1O米內應禁止明火,然后關閉所有進出口閥門。動火前,應先使用測爆儀測定,確認安全后方準動火。動火設備的接地電阻,不得超過2歐姆。對附近尚在運行的設備應用濕帆布分隔,對周圍的油槽應采取局部遮蓋措施。乙炔發生器、電焊機不得直接進入甲類生產區內,可采取加長橡皮管和電線等措施。動火時應有人監護,并備有充足的消防水源及滅火器材。動人后,要徹底檢查現場并消除殘留火種、火源,撤離乙炔發生器和電焊機。煤氣設備檢修完畢后,封閉底部入孔或倒門,然后依次抽除盲板,用惰性氣體或煤氣緩緩置換空氣,直至排放樣品中含氧量小于2%時,方可使用。
(2)原料準備過程
①煤場應設在地勢較高的地域,地面應進行除濕、壓實處理,地下應妥善設置排水溝。不同牌號的原煤,應分隔存放,煤堆與廠房、生產裝置的距離不得小于8米,附近也不可堆積可燃物,更不準吸煙。所有設備應經常檢查,發現故障及時檢修,凡需動人時,須做好監護。煤粉碎機房的各種電氣設備應采用防爆型。
②油品的儲存、運輸、裝卸過程的防火要求請參照本輯“倉庫防火”部分中“石油及其產品儲存倉庫的防火”的相關內容。
(3)制氣生產過程
①利用焦爐制氣的生產場所應裝設煤氣濃度報警裝置,并定為一級防爆區,嚴禁附近有火源或堆放可燃物。定期檢查煤氣管道保持正壓,防止發生泄漏或吸入空氣。控制排送機的功率,使集氣管保持正壓,焦爐出焦時,要正確操作水封。集氣管的放散閥應嚴密無漏,遇到停電時,可以立即開啟。
②利用炭化爐制氣的生產廠房四周應設消防車道,廠房與鼓風機房等建筑物安全距離應不小于3O米。必須選用經檢驗確定符合炭化爐采用的煤種,加強觀察爐內情況,發現有懸掛現象,立即停爐處理。爐頂內應保持微正壓,爐底排焦箱應保持正壓。輔助儲煤箱的泄爆門,應保持不堵不粘。煤氣總管上的自動和手動放空閥應保持安全有效,突然停電或其他故障時能立即放空。總管上焦油氨水出口水封應保持不少于98O帕的壓力。在爐頂操作的工人應穿戴石棉衣褲,爐端走道也應設置石棉防火屏。
③利用水煤氣爐制氣時,水煤氣中氧含量不得超過1%,否則必須停爐將氣體放空,禁止輸入儲氣柜,并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定期檢查各閥門、管道、液壓系統和自動連鎖機構,要注意關閉嚴密,保證其靈敏可靠,防止發生泄漏事故。爐下部風管進口處的防爆門應符合防爆要求。在生產階段,嚴禁打開集塵器放灰門,需放灰時,應盡量避免灰塵飛揚。如發現有火災危險,應立即停爐,關閉通往中間儲氣柜的進氣閥門,以防柜內煤氣倒流。生產車間內還應設置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報警器。
④利用發生爐制氣的生產場所,應設置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報警器和良好的通風設施。爐頂探火孔的蒸汽噴射汽封,必須保持安全有效。定期檢查爐頂加料閥門,防止煤氣擴散入儲焦倉。鼓風機和排送機應有連鎖裝置。鼓風機停止運行時,排送機也隨之自動停車。在悶爐檢修時,須防止爐內剩余煤氣倒回灰盤下面,引起灰斗內爆炸,需動火時,可按前述防火措施的有關內容執行。悶爐后投入生產,必須先檢查煤氣中的氧含量,合乎標準規定后,方可并線送氣。若在生產過程發生火災,應停止鼓風機和排送機,關閉排送機進出口閥門,封閉水封,切斷電源,停止加熱。一般先不要開啟發生爐的放空閥,以減少煤氣的排放擴散,迅速實施撲救。
⑤利用油制氣生產時,焦油廢水池和地溝應加蓋板,如在附近動用明火,還應用濕麻袋遮蓋住蓋板的縫隙。控制洗氣箱水封高度,防止在加熱階段油煤氣倒流入空氣蓄熱器而造成爆炸;控制重油槽的加熱溫度不得超過5O度,防止油的揮發或外溢。空氣蓄熱器、催化反應器、洗氣箱的防爆泄壓裝置應安全有效,防爆片必須符合防爆要求。這些設備需要檢修時,應首先做好置換、清洗、隔離和測定,達到要求,才能進行。
(4)凈化處理過程
①焦爐和炭化爐一般采用間接式冷凝冷卻器,并且在負壓下操作。冷凝冷卻器的底部液封必須良好。排送機房與其他相關工段應有通信聯系設備,便于發生事故及時通報,采取相應措施,室內還應設置緊急備用電源。排送機的旁通閥或總旁通閥,應經常保持開閉靈活,排送機與有關生產工段的鼓風機還要有連鎖裝置。另外,所有的電氣設備應為防爆型,通風條件良好,同時禁止使用明火。儀表操作間應單獨設立。使用電捕焦油器脫焦油霧時,應保證煤氣中含氧量不超過1%。對排出焦油的液封筒,必須防止空氣倒吸入系統。此外,設備也應有良好的接地裝置。
②進行脫氨操作的場所應有防爆措施和良好通風條件,并嚴禁吸煙等行為,制定禁火措施和制度。硫酸泵房的電氣線路應穿塑料管敷設,硫酸儲槽必須密封。所有設備應有防腐處理措施。整個工序應由總旁通問控制,在緊急情況下能及時開通,不致影響全廠的正常運行。發生火災時,對生產系統立即采取隔離、泄放等安全措施,防止火勢蔓延擴大,但嚴禁向硫酸設備淋水,以免硫酸放熱和飛濺。
③進行脫苯作業的建筑應為防爆泄壓結構,并設置防護隔離墻,與其他建筑物應保持一定的防火間距。生產車間內應配備滅火器材,必要時還可設置可燃氣體監測報警器。苯儲槽應設置裝有阻火器的放散管。室內室外嚴禁吸煙,也不準在蒸汽、熱油管上烘烤衣物。各種電氣設備,均應采用防爆型,電話機應裝設在空氣流通的地方。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檢修設備,設備的清理工作必須連續進行,清理出來的油渣鐵質,及時處理,以防自燃。全過程還要有專人監護。對設備內部檢修使用低壓燈和手電筒時,應在設備外開閉。在檢修期間駛入的機動車,其排氣管應加裝滅火罩。如需在塔、槽、罐、管線相連接的群體上使用電焊搭接地線時,應選電阻值小于2歐姆的地方為接地點。在放散管出口處應設置蒸汽吹掃設施,因雷擊發生點燃時,應繼續保持生產,以免驟然冷卻降壓使火焰發生倒流。
④使用濕法脫硫時,應經常檢查維護生產系統的密閉性,液位調節器應有防止空氣吸入脫硫塔的設施,熔硫釜排防硫膏時,周圍嚴禁明火,加強化驗室、硫磺倉庫、空氣壓縮機和氨冷凍機裝置的防火管理工作;使用干法脫硫時,干箱頂上的防爆安全塞應靈活有效,停用的干箱不可在當天內打開底部的排出孔,所排出的廢脫硫劑則應在當天就妥善處理,需動火檢修時,應經嚴格清洗和用測爆儀測定,停用干箱要去掉箱蓋,在用干箱的氧含量則必須小于2%
(5)煤氣計量過程
計量室應為防爆泄壓建筑,周圍應有圍墻隔離,且不得堆放可燃物,室內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并設有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蒸汽吹掃設備或惰性氣體稀釋設備。各類旁通閥必須保持良好工作狀態,啟閉及時,便于操作。
(6)煤氣的輸配過程
①城市煤氣儲氣柜的容量應在1O000立方米以上,按有關要求建造在城市的邊緣。距明火或散發火花的地點、民用建筑、易燃可燃液體儲罐、易燃材料堆場、甲類物品庫房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4O米,與公共鐵路線(中心線)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5米,與公路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5米,與架空電力線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電線桿高度的1.5倍。儲氣柜周圍應用欄桿隔離。儲氣柜在投產前和檢修前必須用煤氣置換法和惰性氣體置換法先進行置換處理,清除殘留的煤氣,并通過嚴格的測試。儲氣柜需要檢修時,應有嚴密的組織、完善的方案,確保防火安全。需帶氣焊補時應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②城市煤氣管道與建筑物、構筑物及相鄰管道的水平凈距和垂直凈距以及埋設深度、通過溝渠地溝和避讓其他交叉管線的安全措施,應符合國家標準TJ28—78“城市燃氣設計規范”。煤氣干管的布置,其供氣管網應呈環狀。
③煤氣管道需要停氣降壓時,其放散管高度應超過2米,并遠離居民點和火源。檢修時嚴禁使用明火和高溫強光燈具。管道破漏燃燒時,應采取隔離警戒,清除鄰近的可燃物,并關閉兩端的煤氣閥門。
④地下煤氣管道不得在堆積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蝕性液體的場地下面通過,并不宜與其他管道或電纜同溝敷設。套管和地溝應安全可靠。凡可能引起管道不均勻沉降的地段,地基應做相應處理。長距離埋地鋼管,應通過嚴格試漏,并有防腐保護措施。此外,還要按一定距離安裝隔斷閥。
⑤架空的煤氣管道,可沿建筑物外墻或支柱敷設,應有導除靜電和防雷措施。管道支架禁用燃燒體,周圍也不準存放易燃易爆物料。穿越重要廠房設備和生活設施時,應有套管。地下室不宜敷設煤氣管道。靠近高溫熱源時,應采取隔離措施。管道沿線的放水水封應保持最大工作壓力147O帕。應每月對煤氣管道及閥門以涂肥皂水法試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③采用塑料煤氣管道時,應防止受其他管線施工的沖擊,也要防高溫和火源。地下管道溫度最好保持在 23度左右。管端接口應嚴密,與金屬管接口時尤其要注意。在塑料管的引入端應裝設能切斷氣源的截止閥。
①壓送機房內應設置單獨的儀表操作管理間,機房與操作間應密閉隔離,并嚴禁吸煙。電機應采用防爆型或通風型,電氣線路不得穿越防火墻,機房上部的窗戶應開、閉自如,在往復式壓送機填料箱口,還應安裝單獨的吸氣排風機。室內還應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一氧化碳報警裝置。
③調壓室一般設在地上單獨建筑內,屋頂應有泄壓設施,與一般建筑物、公共建筑物之間凈距應有6~25米,必要時應用防火墻分隔。調壓裝置的旁通閥和出口處的安全水封、安全閥,必須靈敏有效。需要檢修時,應打開全部門窗,不得使用經敲擊能生成火花的工具,檢修完畢應及時撤除易燃物。
(7)副產品精煉過程
①蒸餾煤焦油的操作應有低溫——高溫的緩沖階段,蒸餾釜頂上的安全閥應保持靈敏有效,安全管應與無水的油槽相同。蒸餾釜底的煤氣燃燒器應有滅火點燃裝置。冷凝器應有蒸汽保溫裝置。輸送焦油、萘油和瀝青的管道和閥門均應使用蒸汽夾套保溫,嚴禁使用明火加熱。過熱蒸汽加熱爐應設置在無油渣及可燃氣體排出的地方,敞開式冷凍油槽,必須設置在石棉瓦屋頂的簡易建筑內。需動火檢修時,必須在置換、清洗、檢驗分析合格的前提下進行。
②進行提酚的生產廠房應有良好的通風條件,設置高壓蒸汽鍋爐房時,應做好隔離,防火間距也不得小于10米。加熱器、蒸發器等設備上的壓力、溫度儀表以及玻璃窺鏡等應定期檢查,保持安全可靠,否則應及時更換。設備、管線應做好防腐管理,發現破損,及時處理。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各種閥門、管線、設備、化學溶劑儲槽均應有明顯標志。酚精蒸餾塔高空動火時,四周應用帆布遮擋,其動火下方的酚罐、油槽等應嚴密封蓋。針對酚類產品有毒、腐蝕性強和易燃等特性,發生火災要盡早切斷電源,并注意防止化學性灼傷和中毒。
(8)廢水脫酚過程
使用重苯作萃取劑脈沖革取脫酚時,除重苯蒸餾釜放出的渣油必須灌裝在密閉的桶里外,其他防火安全要求與前述凈化處理過程防火措施“脫苯作業”相同。
上一篇:深路塹邊坡爆破開挖施工安全技術
下一篇:組織人因失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