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與維持興趣:要搞好勞動保護工作,做到安全生產,必須提高領導、專業人員、安全工程師、工人等的認識與自覺性,有為職工的安全健康而努力工作的興趣,我們稱之為事業心。此外,還要持之以恒,有為發展勞動保護科學,為人民謀福利而奮斗終生的決心。
2.尋找事實:開展調查研究,分析工傷事故的本質原因,預測不安全因素。
3.根據事實采取行動:針對不安全因素的規律,運用控制技術,采取預防措施和補救行動,以防止類似事故重演,做到安全生產。
二、傷害是事故的一種嚴重后果,無傷害事故也是意外事件,意外事件的造成主要是由于
人的不安全動作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所導致。
三、人的不安全動作,即人的失誤是大部分工傷事故的直接原因,這涉及行為科學。
四、人在遭受傷害之前曾有多到千萬次曾暴露于不安全因素之中,嚴重傷害大部分是偶然
事件,但有多次隱患或無傷害事故或未遂事故為前兆。
五、不安全動作有四個基本原因,可提供選擇適當的改正方法。
人為的不安全動作原因的四大類是:
1.對安全生產認識不足,工作態度不好,勞動紀律松弛以及玩忽職守、官僚主義;
2.缺乏安全生產的技術知識,沒受過安全技術訓練或者不努力學習;
3.身體不適合,有職業禁忌癥或工作安排不當;
4.機械或物質的環境不適合。
六、與上述公理相對應,防止意外事件導致工傷事故的補救方法(措施)也略分為四類:
1.法令的強制執行,批評教育,加強紀律教育和法制觀念教育。做細致的思想工作,最后獎懲分明,必要時采取行政手段給以處分,甚至法律制裁。
2.加強安全技術教育和專業訓練,普及勞動保護科學知識,進行安全考試,并和技術晉級及獎勵制度結合起來。
3.調整人員,因才施用,按體質分工,開展職業醫療及心理學治療。
4.改革工藝流程,加強防護,增設保險裝置、信號裝置,重新設計,改善勞動環境。
七、控制工傷事故的方法與控制生產缺點的方法相類似。
安全寓于生產之中。搞好安全工作要像定產值、找對路產品、抓產供銷那樣去干。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時,必須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和評比安全生產工作。而且既要產品質量第一,更應貫徹“安全第一”。
八、企業領導負有防止工傷事故,搞好安全生產的直接責任。
新的廠礦安全衛生法規定,工礦的廠長、礦長,主管局的局長、公司的經理等企業主要領導人全面負責安全工作,并直接領導安全專業機構。因為安全問題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集中表現,十分復雜,且涉及到各個方面,如無主要領導負責,工作就會有困難,矛盾得不到及時解決。
九、車間主任,工段長,班組長以及安 全職能部門是防止工傷事故的骨干。基層干部對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極為有效。
十、按經濟規律辦事,妥善安排安全技術措施經費,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造成傷亡事故的,不僅扣發獎金,還要大量增加罰款、賠償和撫恤金額。
上一篇:與安全管理有關的學科體系
下一篇:事故致因理論范圍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