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管理擇優觀念的涵義
擇優是指在盡可能的條件下,通過盡可能充分地比較研究,在諸種方案中選取一種比較滿意方案的過程。為此,我們對企業安全管理的擇優觀念可以作如下概括:充分利用可能利用的條件,采取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方式和安全管理方法,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取得盡可能滿意的安全管理效果。具體說,安全管理的這一觀念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1.安全管理的擇優觀念要建立在客觀條件允許的基礎上
影響安全管理取得滿意效果的因素多種多樣,其中包括物質條件、人員素質、技術水平、原有的安全管理基礎以及社會、政治環境等。樹立安全管理的擇優觀念,必須通過周密的調查分析,盡可能地利用其中的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避免其中的不利因素和不利條件,否則就只能是主觀臆想。其次,從客觀實際出發,要在安全管理中遵循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的要求。如果不從客觀規律的要求出發,而只是從主觀想像的擇優標準出發,也不能稱其為安全管理的擇優觀念。總之,安全管理的擇優觀念必須建立在積極可靠的基礎上。所謂積極,就是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條件。所謂可靠,就是充分考慮各種客觀制約因素,充分尊重客觀規律的要求。
2.安全管理的擇優觀念必須體現于安全管理全過程的優化和安全管理系統的整體優化
如前所述,安全管理是一個決策、計劃、實施、控制、監督、評價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任何階段都有優化的問題,因此都要制定多種方案進行盡量充分的比較選擇。但是,僅僅樹立這樣的擇優觀念還遠遠不夠。這是因為,就安全管理的全過程來說,還有一個相互銜接、相互協調和統籌安排的問題,也就是存在著一個全過程的優化問題。這兩種優化在實際中有時是統一的,有時也是矛盾的。當它們之間出現矛盾時,局部優化就要服從全局的優化。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安全問題在局部看來是合理的,而在全局看來是不合理的,因而就不能實行的原因所在。為此,安全管理的擇優觀念必須貫穿于安全管理的全過程,必須要強調整體的優化,兼顧局部的優化。
3.樹立安全管理的擇優觀念要堅持相對滿意的準則
從某種意義上說,擇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其相對性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①在擇優過程中所制定的方案即使盡量多,也只能是有限的,因此從這些方案中所選出的所謂最優、最佳方案,只是相對有限的備選方案而言的,而不可能是窮盡所有的方案。
②安全管理過程是復雜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制定方案中,由于各種條件所限,不可能充分考慮到各種復雜的影響因素。特別是在建立數學模型進行方案的選優中,由于有些因素不能用定量表示,有些只能粗略地表示,有些因素還不得不舍掉,因此最后所計算的結果,雖然在數學上是最大值或最小值,但在實際上卻不一定是最大或最小。
③由于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人們的認識在一定時期也是有限的。這就決定了有些方案在當時看是最優最佳的,但從長遠看,又不一定是最優最佳的。雖然我們可以強調在方案的制定和選擇中要有長遠眼光、戰略眼光,但是,由于事物不斷發展和人們認識上的局限性所產生的相對性總是不可避免的。
④從空間上來說,特別是對于一些范圍較大的宏觀性的安全管理,如一個跨地區的大型企業集團,由于各地區、各企業、各單位所處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差別,由此就可能出現同一種安全管理方案,在這一地區或企業來說是最優最佳的,而對另一些地區或企業來說,卻不一定是最優最佳,甚至是不適用的。雖然在安全管理中我們也可以強調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但這種空間上的相對性也是難以避免的。
⑤擇優不僅要考慮產出,而且還需考慮投入。對于有些安全生產的擇優項目,尋求最優最佳方案可能要花較大費用或需較長時間。這樣做最后所得的結果可能是最好的,但如把產出和投入相比則不一定是最好的,最經濟的。如果能夠花較小的代價和時間,尋求一個相對好的方案,其投入和產出的比好于前一種情況,那么這種方案則是更適用、更合理、更可行的。為此,相對費用來說,擇優也有相對性。這就要求我們在擇優過程中,不但要講究科學性、準確性,而且也要講究其經濟性。決不能只講產出、不講投入,從而不惜任何代價,不顧任何損失地去追求最優最佳方案。
由于上述種種原因,擇優應當堅持相對滿意的準則。所謂相對滿意,就是指在盡量考慮種種限制條件下,最大限度地努力所可能達到的最優最佳標準。
二、在安全管理中樹立擇優觀念的必要性
1.在安全管理中樹立擇優觀念是現代安全管理本身的要求
安全管理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擇優的過程,這對于現代安全管理來說更是如此。現代安全管理,面對復雜的系統、復雜的情況和復雜的環境,為了使安全管理取得較好的效果,就必須要樹立擇優觀念,采用科學的擇優方法,通過分析各種復雜的因素,制定多種備選方案,最終選出一種相對滿意的方案。
決策是安全管理的核心,而擇優則是決策的核心。因此,在安全管理中樹立擇優觀念,首先要樹立決策的擇優觀念,這無論對于安全管理目標的科學制定、還是對于各項安全管理政策的制定都是至關重要的。
評價是安全管理的終結。在評價中仍然必須樹立擇優觀念,要以安全管理目標的實現程度、安全管理成果的大小,來衡量安全管理的成敗和安全管理者的政績。只有這樣,才能賞罰分明,使評價真正起到激勵的作用。如果缺乏擇優觀念,優劣不分,干好干壞一個樣,就不能正確地總結經驗教訓,也會大大挫傷安全管理者和廣大職工的安全生產積極性。
如同全面質量管理要求在產品的生產或服務的全過程及全體工作人員都要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一樣,在企業安全管理的每個環節、每項工作及管理的全過程中,每個安全管理人員都要牢固樹立擇優觀念,否則,在任何環節上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影響整體的安全管理效果。
2.在安全管理中樹立擇優觀念是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
從一定意義上說,市場經濟是平等競爭的經濟。所謂平等,主要是指競爭的條件平等、競爭的規則平等,而要在競爭中取勝,就要靠自身的本事。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則主要決定于管理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當然也包括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和安全科學技術進步水平。
在市場經濟的平等競爭中取勝,產品要靠質量,人員要靠素質,行政要靠效率。所有這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管理的水平,其核心決定于管理中的擇優水平。為此,企業在安全管理中只有始終樹立擇優觀念,并能運用最先進、最有效的擇優方法,才能求安全、出質量、出效益、出才能、出效率,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取勝。如果缺乏擇優觀念,滿足于粗放管理,只能在市場競爭中打敗仗。
3.在安全管理中樹立擇優觀念是培養和選拔安全管理人才的要求
人是安全管理中的決定因素。因此,在安全管理中樹立擇優觀念,搞好安全管理人才的培養和選拔,特別是搞好安全管理中領導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是做好企業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的關鍵。對于培養和選拔安全管理人才要堅持德、才、健兼備的擇優標準,在理論上并無分歧,所不同的是在具體問題上如何把握這一標準。在企業實際安全工作中常犯的錯誤是主流和支流混淆,表面與本質不清。有些安全干部德才兼備、敢于堅持原則,具有開拓精神,政績突出,但是往往伴隨著有“驕傲”、或“抗上”的“毛病”,對于這樣的安全干部的提拔任用,往往會主次顛倒,產生種種爭議。相反,有些安全干部唯唯諾諾,庸庸碌碌,工作不稱職,大錯又不犯。這樣的安全干部卻往往“是一個沒有明顯毛病的好人”而被提拔到重要的領導崗位。
在安全管理人才的擇優選拔上,除了要正確掌握擇優標準以外,重要的還要建立真正能夠擇優的機制。這種機制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尊重工作實績,尊重大多數職工的意見。如果只是少數人說了算,以少數人的意愿為擇優標準,那就難免要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偏差。
上一篇:系統方法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下一篇:安全管理擇優觀念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