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需要合力
2005-01-07
來源:《現代職業安全》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11月11日,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煤礦安全工作座談會,會議傳達并學習討論了國務院《關于完善煤礦安全監察體制的意見》,研究了如何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
這段時間,煤礦事故又不少,引起社會上的廣泛關注。對于煤礦安全生產這一難點問題,單靠哪一家的力量都很難解決,必須各方面齊抓共管,其中三個方面尤為重要:政府監督、企業自律、勞動者遵章守紀。
10月20日,發生了兩起礦難,這兩起礦難暴露出我國煤礦安全監管上存在著問題。據新華社報道,2003年11月上旬,某煤礦安全監察辦事處曾對一家煤礦集團開展安全執法監察,查出問題100多個,下達現場處理決定書13份。但該集團整改乏力,一年后便發生了慘重事故。另據統計,1999年以來該集團發生大的礦難事故有9起之多,很多事故都是違章作業造成的,但沒有一名領導受到處理。
隨著“煤電油運”日趨緊張,煤炭市場出現以前少有的供不應求局面,很多煤礦附近出現了排隊購煤的情景。在這樣的形勢下,超負荷生產成為煤炭企業增加產出的主要手段。據新華社消息,中國今年的煤炭產量預計將達到19億噸,已超過目前的生產能力。全國大約三分之一的國有煤礦負荷過重,煤炭市場供應短缺是造成絕大多數煤礦超能力生產的主要原因。這不僅增加了事故隱患,也為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壓力。以前是小煤窯出事,如今國有煤礦也事故頻頻,與超負荷生產不無關系。據國家發改委的消息,今后一段時期煤炭供應緊張的局面不會有太大改變。那么,超負荷生產很可能在一些煤炭企業中繼續存在。
隨著企業改革,煤礦工人隊伍發生了變化,今天的工人就是昨天剛扔下鋤頭的農民。為了擺脫貧窮,礦工們不得不在死亡與生存之間作出無奈的選擇。礦工們有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不違章就不能多產煤。煤礦工人大多實行效益工資,一個采煤小隊是一個單位,哪個隊采得多,隊員就多拿錢。工人們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形成了一個共識:想多拿錢,就要多采煤,而按安全規章辦事,就不能多采煤,因此想多采煤就得違章。這是一種惡性循環,這種循環遲早導致事故。
煤炭企業的安全生產是一項系統工程,政府、企業、工人環環相扣,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為事故埋下隱患。相信在黨和國家對安全生產的高度重視下,在政府、企業、勞動者共同努力下,每個環節都能聯接得更好,絲絲相扣,不再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