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小企業安全生產現狀與對策
2004-11-18
來源:《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摘 要] 安全生產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但是,目前我國的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各種經濟成分,尤其是三資企業、私營企業、鄉鎮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大量產生,小企業的安全生產普遍存在無人管和不會管的問題,重特大事故頻頻發生。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統計顯示,近年來發生的特大事故中,70%以上集中在小企業。筆者就中國小企業的界定標準、安全生產狀況、事故頻發的原因、采取的對策及取得的成績作一簡要介紹。
[關鍵詞] 小企業;安全生產;現狀;對策
1 引 言
安全生產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狀況總體上趨于穩定好轉。但是,目前全國的安全生產形勢仍然嚴峻,煤礦、道路交通運輸、建筑等領域傷亡事故多發的狀況尚未根本扭轉。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各種經濟成分,尤其是三資企業、私營企業、鄉鎮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大量產生,小企業的安全生產普遍存在無人管和不會管的問題。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統計顯示,近年來發生的特大事故中,70%以上集中在小企業。筆者將就中國小企業安全生產狀況、采取的對策及取得的成績作一簡要介紹和研討。
2 小企業的界定標準
關于中國企業規模的界定標準,建國以來歷經5次調整。現行標準是2003年2月原國家經貿委、原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印發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中,根據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對工業(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中的小企業的標準作了明確的規定。小企業標準的項目及其指標,如下表所示。

3 小企業在中國社會經濟中的地位
在中國,95%的工業企業是小型企業,75%的職工在小企業中就業。小型工業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重要作用。
以1994年為例:小型工業企業年產值2.29萬億元,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44.5%;全國工業企業總產值增長率18%,而同期小企業增長率為30%。在“八·五”期間,小型工業企業交納利稅占全國利稅總額的60%以上。
從地域上看,小企業分布面廣,大多數分布在地、縣地區,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得到蓬勃發展,小型工業企業遍布廣大農村,提供了廣泛的就業機會,吸納了近1億的農村勞動力,約占其總數的一半。
在行業分布上,小型工業企業主要分布在一些勞動密集型、傳統型行業中,在工業產品的數量中占有很大優勢,并在現代化社會大生產中充當大型企業的配角。
此外,在所有制方面,小型企業中國有企業只占14.5%,非國有企業占85.5%,其中包括大量的私營企業。
4 小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小企業是發展最迅猛的經濟力量,為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但小企業由于工業基礎薄弱和安全技術落后,事故隱患多,作業環境差,工傷事故和職業危害相對也最為嚴重。
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統計顯示,2003年發生的特大事故中,70%以上集中在小企業。另據安全監管部門統計,近兩年非公有制小企業發生的傷亡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占全國的60%和70%,特大事故的起數和死亡人數則高達74%和72%。
4.1 煤 礦
眾所周知,煤礦是我國傷亡事故最為嚴重的行業。每年全國煤礦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約在70起左右,平均5天發生一起。而小煤礦則更為嚴重,重(特)大事故頻率高,死傷人數多。
鄉鎮小煤礦的原煤產量占全國煤炭總產量的近50%左右,而事故死亡人數則占到全國煤炭行業總死亡人數的3/4以上。僅以1999年為例,鄉鎮小煤礦全年共發生3人以上的重大傷亡事故406起,死亡2559人,分別占全國煤炭重大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的80%和78%。
鄉鎮小煤礦機械化程度低,生產方式落后,因此,鄉鎮小煤礦的職業危害也十分嚴重。對鄉鎮煤礦的調查結果表明,在全國30個縣選擇代表性的鄉鎮煤礦,測定不同采煤和煤層掘進面的煤塵濃度以及巖層掘進面的巖塵濃度,在93個測定點中,僅有23個測定點達到國家衛生標準要求,占測定點總數的25%。對北京等15個省(市)30個縣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所調查的127個鄉鎮小煤礦作業點中,巖塵、煤塵、噪聲3種作業環境的不合格率平均為82%。職業病以塵肺為主,并且發病工齡短,發病年齡小,病程發展快,發病率高。
4.2 非煤礦山
小型非煤礦山的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與煤礦一樣嚴重,巖石落頂、井下水患、高溫熱害、職業中毒、塵肺病等的發生率都明顯高于同類大型礦山企業。近年來,非煤礦山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中幾乎都發生在小型礦山。在江西某地的小金礦中,塵肺病的患病率高達50%。
4.3 建筑業
在國內外建筑業都是事故多發的行業。目前我國小型建筑企業從業人數近1 600萬。我國建筑行業工傷事故發生頻率很高,居非礦山企業首位,占35%左右,但事故主要還是發生在小企業。估計每年在建筑業死亡3000人的事故中,70%以上是發生在鄉鎮建筑企業。
4.4 化 工
小化工在小企業中占有很大比重,也是職業危害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江蘇省對1 700戶生產有毒有害化學晶的鄉鎮企業進行的調查表明,28%的調查企業不能滿足基本的安全生產條件。鄉鎮化工也涉及易燃、易爆物品,它們經常導致重大事故和大量人員傷亡。例如,1996年6月26日,天津市郊某鄉鎮企業發生一起化學品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14人受重傷的惡性事故。
4.5 其 他
在其他各類小企業,如機械、建材、鋼鐵和運輸等行業的情況也大體相近。
根據全國職業事故的統計,每年鄉鎮企業總死亡人數近萬人,占職業事故總死亡人數的一半。據另一項研究表明,鄉鎮企業的死亡率比國有企業高出4-5倍,情況十分嚴重。
5 事故頻發的原因分析
5.1 小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基礎薄弱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經濟成分,尤其是三資企業、私營企業、鄉鎮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大量產生,特別是近年來中小企業加快了改革步伐,通過租賃、改制、改組等多種形式,部分集體企業、國有企業實際上已為民營或被個體承包。大量非國有制企業的產生和企業經營方式的改變,加之我國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以及管理和監察體制不健全,使原有的安全管理體系受到沖擊,甚至不復存在,安全生產工作受到很大影響。如一些私營個體企業和改制后的國有集體企業呈現無主管部門、無工會組織、內部管理不規范的現象,企業法人或經營者法律觀念淡薄,對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知之甚少,有的企業管理人員干脆將安全管理機構撤消或與其他部門合并,使安全管理處于失控狀態。
5.2 職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生產意識
相當多的小企業出于降低生產成本的考慮大量使用文化素質較低的農民工、外來工,同時有的企業對新工人也沒有正規的就業前培訓,這些工人的安全生產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都很差,往往既是事故的肇事者,也是受害者。在一些流動性較大的行業,如建筑業,90%以上的職工來自農村,由于工作場所的不固定性,企業對人員的流動缺乏較強的制約措施,難于對職工開展全面系統的培訓工作。
5.3 設備的本質安全性低
許多小企業生產工藝落后,設備陳舊,有的使用已經退役、淘汰的工藝、設備,而且缺少基本的安全防護措施。1999年1月22日,國家經貿秀發布了(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一批),其中包括20種落后的生產能力,36種落后的生產工藝裝備,58種落后的產品,基本上涉及的是小型工業企業。由于小企業的生產成本低,一些大企業將存在職業危害的加工過程轉移到小企業,將職業危害轉嫁到小企業中,使一些已在大型企業基本控制的事故和職業病又在一些小企業中抬頭。
5.4 安全生產投入不足
企業的經營不可避免地受宏觀經濟的影響,特別是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期間,中小企業和其他大型企業一樣,同樣遇到產品銷售的困難,致使經濟效益嚴重滑坡,尤其是那些私營企業,重生存輕安全的思想重新抬頭,有些削減安全生產方面的投入,有些甚至根本沒有能力投入,對事故隱患無力整改,就連常規的設備檢修、保養都不能按期進行,設備設施嚴重老化,安全可靠性程度明顯下降,使事故的發生成為一種必然。
6 改善小企業安全生產狀況的對策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針對小企業安全生產的嚴峻狀況,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6.1 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
自2001年始,開展了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
在2001年的“五項安全生產整治”工作中,經過集中整治,一大批非法和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礦、小廠、交通運輸工具,以及公共娛樂場所等受到清理。如取締爆炸物品產銷廠點19.8萬個,取消和暫停了20043戶不符合資質條件的危險化學品儲運經營業戶,依法取締歌舞廳、錄像廳等公共娛樂場所1.1萬個,關閉小煤礦12269處,其中關閉國有煤礦辦的小井1208處。
除上述5個方面的專項整治外,2002-2003年進行了全國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全國共關閉取締非法和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非煤礦山38309處,其中絕大多數是小型非煤礦山,消除和整治了一大批事故隱患。
2003年8月,衛生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9部委又發出了(關于開展鄉鎮企業、農村個體工商戶職業病危害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
6.2 加強安全生產法制建設
為適應安全生產及專項整治工作的需要,國家加強了綜合性法律法規的制定工作,(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特大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相繼頒布實施。并以實施(安全生產法)為契機,加快了配套法規規章的制定。近一年來,國家又先后頒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等一批法律法規,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先后出臺了16個部門規章。
6.3 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建設全面起步
2003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成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的同時,組建了新一屆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加強了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和執法隊伍建設。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區市(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77%的地市、67%的縣建立了專門的安全監管機構。
6.4 實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制度,加強對小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管理
根據當前全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比較嚴峻,特別是小企業的安全生產普遍存在無人管和不會管而導致事故頻發的問題,國家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下發了(關于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意見)。2004年1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中要求:“要從組織領導、工作機制和安全投人等方面人手,逐步探索出一套對小企業安全生產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辦法!
目前國家正在推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實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后,通過相關法規對注冊安全工程師的權利、義務、責任作出明確規定,這將有利于解決企業,特別是小企業,安全生產無人管和不會管的問題。實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后,通過建立勞動安全衛生技術社會化服務網絡,依靠從事勞動安全衛生技術服務工作的社會中介組織,開展面向小企業的技術咨詢、檢測檢驗和監督檢查。
6.5 推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0SHMS)
0SHMS是凹世紀80年代后期在國際上興起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2001年國際勞工組織頒布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導則(1LO—OSH 2001),使得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實施成為今后安全生產領域最主要的工作內容之一。
OSHMS實行計劃、實施、檢查、改進的規范化管理過程,通過風險評價(安全評價),確定企業安全衛生水平,發現事故隱患和潛在職業危害,提出改善措施,以各種形式實行職工群眾參與和監督等。近幾年來,在原國家經貿委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大力推行下,我國已有近2000家企業建立了OSHMS,并獲得了認證證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OSHMS的建立正成為現代企業的標志。未來幾年,中國開展OSHMS的認證工作將成為企業搞好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措施和必要條件,也將成為企業界的一種時尚。在小企業逐步推進OSHMS工作,必將使其更好地建立起自我約束機制,使小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上一個新的臺階。
6.6 加強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
《安全生產法》要求,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小企業應對所有從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其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特殊工種人員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接受規范的安全生產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6.7 建立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制度
國務院第34次常務會議已經通過了(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并于2004年1月13日發布。建立這一法律制度后,礦山、建筑施工和危險化學晶、煙花爆竹等危險性較大的小企業必須依照規定的條件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方可從事生產活動,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從事生產活動,從而從源頭上防止和減少小企業生產安全事故。
6.8 重視小企業的安全生產投入問題
企業必要的安全生產投入,是搞好安全生產的物質保障。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對企業安全費用提取、加大事故賠償和安全生產風險抵押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為保證安全生產所需資金投入,形成企業安全生產投入的長效機制,應建立對高危行業小企業提取安全費用制度。企業安全費用的提取,應根據地區和行業的特點,分別確定提取標準,由企業自行提取,專戶儲存,專項用于安全生產。為強化小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可依法對礦山、道路交通運輸、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領域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小企業,收取一定數額的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轉作事故搶險救災和善后處理所需資金。
7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自改革開放后,小企業迅猛發展,在創造大量財富的同時也引發了大量的生產事故,其原因及對策概括如下:
(1)分析了小企業的安全生產現狀及發生事故的原因;
(2)提出了改善小企業安全生產狀況的8點對策和建議;
(3)強調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是小企業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護勞動者安全與健康,發展生產力的基礎;
(4)筆者認為,有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有各部門的齊抓共管,加之小企業自身對安全生產的重視,其事故頻發的狀況必將得到根本扭轉,安全生產水平會上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