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按現行國家強制規范,一些多層公共建筑改變使用性質,設置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時,應當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本文針對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置困難的現象,經過技術調查,結合實際,并通過對現行國家規范的理解,提出一些看法和設計。
關鍵詞 多層公共建筑 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現行頒布的《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2001版?對于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設置在:①建筑物的首層、二層和三層,且建筑面積超過300m2;②建筑物的地上四層及四層以上;③在建筑物地下、半地下時強制要求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由于多層公共建筑物,一般情況下沒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所以多層公共建筑內因自身條件限制,涉及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改造的問題就令人棘手。本文根據現行國家規范要求及實踐工作中的一些體會,對多層公共建筑內須增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提出一些設計方案,供同行探討。
一、多層公共建筑是指建筑高度不超過24米的二層以上民用建筑。一般設有室內消火栓系統,消防用水大多采用市政消防用水。因多層公共建筑內租賃使用單位較多,功能復雜,局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受到限制,且投資大、改造難度大。
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由灑水噴頭、報警閥組、水流報警裝置?水流指示器或壓力開關?等組件,以及管道、供水設施組成。
報警閥、灑水噴頭及管道的安裝比較簡單,設備投資不大,對建筑物格局影響不大,困難在于解決供水設施的設置。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當保持平時最不利點的水壓和流量,以滿足滅火時的需要,工作壓力不應小于0.1MPa,最不利點靜壓不應小于0.05MPa。常規設計中,消防給水管網中平時最不利點的水壓和流量不能滿足滅火時的需要,系統中設有消防泵,在滅火時起動消防泵使管網中最不利點的水壓和流量達到滅火的要求。如下設計:
消防水池是在室外給水管道和天然水源不能滿足消防用水量,室外給水管道為枝狀或只有一條進水管條件下,為滿足火災延續時間內消防用水量的水源。
用于自噴水滅火系統的消防水池的儲水量,可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2001版?來確定。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屬中危險級I級。
儲水量按如下計算:
儲水量Q=作用面積S×噴水強度K×火災延續時間T×1.3
作用面積S=160m2
噴水強度K=6L/min.m2
火災延續時間T=1h
即Q=160×6×3600/60÷1000×1.3=57.6m3×1.3=75m3
滿足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最不利點靜壓水壓力及10分鐘消防用水的設施,一般可考慮采用兩種方式。即:在建筑物頂部設置消防水箱,按《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消防水箱的儲量不應小于12m3;在建筑物內設置消防水箱確有困難情況下,應采用5L/s流量的氣壓給水裝置供給10min初期用水量。
以上設計中,消防水池、噴淋泵及氣壓給水裝置的造價較高,這就是多層公共建筑內改造設置自噴水滅火系統難解決的突出問題。
我國現行頒布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2001年版?已對消防水池設置要求進行了刪改,沒有對消防水池進行強制性要求。我國大中型城市的市政給水基礎建設已較為完善,市政管網均能達到環狀管網要求,且能夠經常保證供給系統的需用水量及水壓要求。以烏魯木齊市為例,通過對自來水公司水力調度站的顯示及有關專家技術咨詢調查,市區的常年市政給水壓力均能保證達到0.25MPa的要求,一般情況下達到0.3MPa~0.35MPa,有些市區內水壓可達到0.4MPa甚至0.5MPa,其壓力基本達到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工作壓力要求。
同時通過調查,一般公共建筑內接市政管網的供水管最小管徑可達到100mm,流量可達到80m3~100m3/h;對供水量需求較大建筑的供水管徑可以設置到200mm以上,流量可達到150m3~300m3/h。消防給水管網中最不利點的水壓和流量平時能夠滿足滅火時的需要,且系統能夠達到不設消防泵的高壓消防給水系統的標準。
因此,在室外市政供水管滿足噴淋系統工作用水量及水壓要求時,我們可以考慮以下更為經濟的設計:
以上設計節省了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等投資較大的設施,是多層公共建筑內灑水噴頭數量少、需要噴淋保護面積小的歌舞娛樂場所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較為經濟合理的設計。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經過半世紀的研究與實踐證明,是最有效的自救及滅火設施。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滅火成功率達90%以上,它的存在和使用已成為保護建筑工程的一項可靠保障。這是因為在火災情況下,只需啟動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中的二、三個噴頭就能對一般的初期火災進行有效控制。
人員聚集的公共娛樂場所是豐富人民文化生活的場所,也是消防監督檢查經常性抽查的重點。滿足娛樂場所消防安全,首先應當從消防設計上達到規范合格,對于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利用現有條件科學經濟地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是必要的,但不能僅從減少投資,不根據實際情況,盲目設計,致使火災隱患先天性存在。只有在高度重視消防設施健全并能達到消防安全要求的條件下才能有備無患。
上一篇:新疆消防工作“十五”計劃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