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皼]有安全就沒有效益”,這句話告訴我們,在進行市場經濟建設的今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特別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安全工作已經越來越被擺在重要的位置,這關系到國家財產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健康發展。所以,如何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基層安全管理員責、權不對等。安全管理員是杜絕事故發生的最后一道關口,其作用發揮的好壞,對做好安全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安全生產法》中規定了作為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和權利,可是在大多數工礦企業中,在發生事故進行責任追究時,安全管理人員自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也是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可是他們依法行使的權力在企業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被弱化了,特別是當企業負責人帶頭違章指揮時,作為在該企業負責人領導下的安全監督管理員,此時大多只有遵從行政命令,否則會帶來想不到的后果。
2、安全意識薄弱,思想認識不到位。主要體現在:一工作中自我保護意識差,違章操作、違章指揮等現象屢禁不止,時有發生,干工作憑經驗,想當然,總是存在僥幸心理,比如在高空作業中,規定兩米以上高空作業時要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等,可有的職工總覺得戴、系上之后太麻煩,不方便,結果傷亡事故頻繁發生;二安全生產法規觀念仍然比較淡薄,對安全生產工作被動應付,安全管理工作在車間、班組一級形式多、針對性少,如傳達安全會議精神,多數是照本宣讀,一讀了之,針對性少,不能夠做到舉一反三;三安全活動只有記錄,沒有內容,活動后應吸取什么教訓,應解決什么問題等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安全工作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中。
3、責任意識不強。主要體現在:一是一些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意識差,特別是一些個體私營企業,設備陳舊,工作環境比較惡劣,不注重安全設施的投入,在大多數私營個體企業中雇傭大量的臨時工、農民工,由于他們自身缺乏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加之缺少必要的安全知識培訓,經常出現冒險蠻干、違章作業的現象,結果將自己的生命葬送在自己的手中。二是企業的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監管不力,未能很好履行自己的職責。個別人員到基層檢查時,走馬觀花、走走形式,不負責任,好人主義思想嚴重。
4、基層安全管理人員缺乏系統的安全管理知識。大多數基層的安全管理人員經常變更,從事安全工作的時間不長,實踐經驗和理論技術知識不夠,缺乏系統的安全管理知識,致使在現場的安全管理中不能有效地制定安全規劃措施,不能很好地運用法律法規標準來規范職工的安全生產活動。對生產現場的各種不安全因素缺乏觀察、分析、判斷和提出解決辦法的能力,
5、職工的操作水平參差不齊,在生產中經常出現因操作不當出現事故的現象。一方面由于企業負責人沒有能夠加大對職工的技術培訓力度和經費投入,這在私營企業中尤為突出。在國有企業中,技能培訓大多流于形式,對新入廠的職工,沒有經過技能培訓、安全教育,就安排單獨頂崗,致使事故時有發生。另一方面,職工缺乏學技能的積極主動性,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主要原因是企業缺乏獎懲機制。
二、做好安全工作的對策
1、思想認識方面
企業是安全責任的主體,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是企業的第一責任人,企業主要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
《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只有企業主要負責人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并重視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將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擺在重要日程上來抓,那么,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才能搞好;只有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才能有保障,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否則,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也不可能做到安全生產,生產事故就會接連不斷發生,職工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企業必然會在經濟上遭受嚴重的損失,企業的生產秩序將受到嚴重影響,企業就不可能有好的經濟效益,甚至會給企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近年來我國在煤炭生產中接連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這些煤礦企業沒有很好地重視安全生產,只追求一時的效益!鞍踩貌缓,關鍵在領導”。只有領導的重視,加上職工的自覺行動,安全生產觀才能由“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
職工本身要重視安全生產工。從職工根本利益上來看,重視安全生產就是維護自身利益,忽視企業安全,就是對自身利益的忽視。因為一個企業在安全生產上出了問題,經濟受到損失,形象受到影響,最終都會體現在職工自身的利益的損害上。從必然性與偶然性的辯證關系上來看,安全事故的偶然發生就是必然因素作用的結果。如果一次兩次違反規程要求,盡管一時可能出不了問題,但是引發事故的必然性已經客觀存在了。從家庭幸福的角度來看,生產安全也是家庭安全的需要。一次事故造成致傷、致殘、致死,痛苦的不是一個人,而一個家庭或幾個家庭。安全不僅是社會和企業的牽掛,更是親人的牽掛。
2、體制建設方面
完善監管體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安全監督管理人員的責權利對等制度。在國外,在法律上賦予安全監督員的權利是高于企業領導人和項目經理的,安全監督管理員提出的隱患,作為企業負責人必須整改,否則他可以向國家的安全監督管理司法部門投訴。這就要求我們在監管制度上給與完善,以保證安全監督管理人員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二是對企業的安監員人事關系變更,可由現行的企業中的一員改為上一級安全管理機構的派駐代表,其人事關系屬上一級的機構而非屬于現在的所在企業,以便提高安監員在企業中的執法力度,避開上下級、人情面子等因素的干擾。三是提高安監員的待遇,安全工作是一個責任重大的工作,風險無處不在,事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少有人主動愿意做這項工作,可通過提高其待遇,穩定隊伍,切實發揮他們的作用。
3、人員培訓方面
做好職工的培訓工作,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技能。工作技能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就必須學習崗位操作理論知識和實際動手操作方法。作為一名操作工,不懂設備的結構原理性能、工藝流程。在操作中很難保證不出現事故,當事故發生時也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作為企業負責人要建立安全技能培訓的長效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制定相關的制度保證每個職工每年都能得到一定學時的技術培訓,同時制定嚴格的獎懲考核制度,以保證培訓的質量。
加大安全培訓力度,提高基層安監員的素質,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安監隊伍。一是要提高安監員的職業道德,通過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對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有高度的責任感做到堅持原則,秉公執法,切實履行安全監管職責。二是通過培訓提高業務素質。通過有計劃的多種形式培訓,使監管人員掌握掌握現代安全管理辦法,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具備安全生產的組織協調,制定安全計劃措施以及處理能力等;掌握安全技術知識、本企業的生產工藝、原料和產品的物性及現場的安全防護知識等等。三是對安監員采取專門的培訓,對新進監管隊伍的人員要及時培訓,做到安監員全部持證上崗。
我們必須認真研究與落實安全生產的實際問題,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方針,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的矛盾,切實解決生產中的不安全問題,消除事故隱患,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做到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使工礦商貿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經過近年來的持續努力,社會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已經初步形成。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
安全綜合監管的工作環境將不斷改善,安全生產工作必將進一步得到加強,創建“平安鄒城”的發展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下一篇:職工必須培養四種安全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