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边@“三不傷害”始終是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基本內涵。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僅管理人員和安全監督員要做出努力,更要靠操作人員來實現。
首先,操作人員必須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本領,施工時懂得怎樣保護自己,出現險情或異常情況能夠采取應急措施,做到“不傷害自己”。很多施工任務都需要員工互相配合,在操作時就要注意不傷害他人。自己在高處作業,除自我保護防范外,還要注意下面是否有人操作;自己不按規范操作,不僅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也會給他人造成危險。施工作業時還要注意周圍環境和勞動條件,時刻注意不要被別人傷害,必須把反違章禁令落實到工作中,發現危險或同伴違章要及時制止,不然,一人違章殃及大家。為了實現安全,施工中每個人多管一點“閑事”,多說一句話,或許就會消除身邊一個隱患。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傷害自己、傷害他人、被他人傷害”的事實時有發生。例如:有的人因違反安全操作規程而發生傷害事故,還有,在特定的工作場所,不按規定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或使用防護器具,久而久之,導致職業病或其它傷害事故的發生,這些都是傷害自己的行為;有些人在作業過程中,由于不負責任的行為,對他人直接造成傷害。有的人因違章作業或違章指揮,不僅傷害了自己,而且還殃及他人。還有,在生產現場發現事故隱患或其他人存在不安全行為時,沒有及時匯報、處理或提醒、制止,致使他人受到傷害。這些都是傷害他人的行為;在多人作業的場所,由于協調不當或沒有注意周圍安全狀況等原因,被他人的不安全行為所傷害。在許多生產安全事故中,不乏因為發現別人在違章作業時,抱有“事不關己”的態度,沒有及時制止,發生事故后,被殃及池魚,這些都是被他人傷害的表現。這樣的事故案例在實際生產中有很多,這些血的教訓都充分驗證“三不傷害”是強調自我保護和相互珍重的法寶。
在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加強員工責任心的同時,基層領導班子的建設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在安全生產中,我們通常把管理者對員工提出安全規范要求稱之為“要我安全”,而把員工的自覺安全行為稱之為“我要安全”。兩種提法,不僅表述了語言概念不同,且安全實現方式和管理效果也不一樣。“要我安全”,是從客體出發,由外因發出安全生產約束控制信息,作用于安全生產行為的主題,最終達到生產安全;“我要安全”則是從主體出發,由內因產生安全生產的動機,主觀能動地實現安全生產。從管理角度來說,“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是辨證統一的關系,“要我安全”是外因,是動力;“我要安全”是內因,是根據。兩者相互關聯,相輔相成,從不同方面對實現安全生產起到促進作用。不管怎樣,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管理者跟員工上下攜手,相互協調,一起為了“我要安全”的主觀目標努力。真正實現在生產工作中的一切安全,讓“安全”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實實在在的成為生產工作中一個現象。
安全源于責任,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肩負著對家庭對工作的重大責任,我們時刻不能忘記自己所承擔的責任,我們工作就要承擔責任,要對自己負責,要對家庭負責,要對企業負責,對他人負責,如果我們對工作不負責任,出現事故,會給企業帶來損失,給家庭帶來災難,“安全是天”,我們就是家庭的天,天塌啦?家里還怎么生活,我們必須肩負起身上責任,撐起藍藍的一片天,讓家人幸福的生活。
安全是我們目前老少都知的話題,它時時刻刻、無處不在地遍布我們的生活、工作中,因此,我們在工作前就必須冷靜地思考安全的位置和份量。唯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也才能做到“自己不傷害自己”,才對得起家庭和企業,才能最大限度地在本崗位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企業就是員工的“家”,企業的興衰直接影響到員工的切身利益,只有企業興旺、經濟效益良好了,才會有員工的幸福生活。因此,前線員工對安全生產是否深刻領會、能否貫徹落實,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關系到自己的生命健康和幸福。 首先要加強和提高自身業務技術素質,業務技術是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須的基本條件,如果沒有過硬的業務技術,就會像瞎子摸魚一樣。對自己的崗位程序運行工況不甚了解,就會看不到、找不到事故的隱患所在,在處理本崗位上一些事時更會手忙腳亂。因此,要想做到安全生產,就必須加強、提高自身的業務技術素質。
其次,堅決杜絕習慣性違章。反習慣性違章已成為總公司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習慣性違章是安全生產的大敵,是事故的源頭。上半年總公司交通安全典型隱患和違章通報分析中,交通違章行為193起,習慣性違章行為127起,表現在車輛三檢制度不落實、行駛中接打手機、燈光不全等習慣性違章占66%,可想而知,其危害程度之大。愚者用流血換取教訓,智者用教訓避免流血。我們只有工作中互相監督、互相提醒,不要流于形式走過場,而是要把它實實在在的做好,安全管理、監督人員要敢抓敢管,“寧聽罵聲、不聽哭聲”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堵住事故的源頭,切實做到安全生產。
上一篇:事故原因中的心理因素
下一篇:安全管理“一二三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