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管理容易忽視的問題
2005-09-16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加油站的消防安全管理中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很容易被忽視:
1、汽車油罐車采用敞開式和噴濺式卸油。加油站的汽車油罐車卸油必須采用密閉卸油方式,卸油管與油罐進油管的連接應采用快速接頭。因為不密閉的卸油容易造成油品的揮發,增加損耗,且油氣還會沿地面擴散,若遇火源極易引起火災。而噴濺式卸油容易使油品產生靜電發生火花,引起著火。由于卸油時產生靜電而引起火災的事例很多,這是卸油時由于進油管未插到罐底,油品噴濺產生靜電發生火花而引起的。所以,加油站的埋地油罐在設置安裝時,必須按《小型石油庫及汽車加油站設計規范》的要求,向下伸至罐內距罐底20厘米處。同時在卸油時要嚴格控制油的流速,防止流速過快而產生靜電。
2、對汽車油罐車卸油場地沒有設靜電接地裝置。檢查中發現,很多加油站知道應該設置防雷、防靜電裝置,但對汽車油罐車卸油場地應設靜電接地裝置的問題都忽視了。汽車油罐車行駛時產生大量靜電,卸油場地如果沒有防靜電接地裝置,車體上靜電導除不掉,卸油時很容易導致火花使油品發生爆炸。根據規范要求,卸油場地必須設置靜電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0歐姆。
3、電氣設備不符合安全要求。很多加油站的營業室及值班室內的照明線路不按要求敷設,不使用防爆燈具、防爆開關。有的加油站雖然在建設時采用了防爆電氣,但后期管理上不嚴格按照要求使用,私自亂接亂拉電線導致防爆電氣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4、加油站人員違反安全規定給塑料桶(瓶)加油。用油槍往塑料桶(瓶)內加油,汽油在塑料桶內流動摩擦會產生靜電,塑料桶為電絕緣物不能及時地將靜電導除,因而會造成靜電積聚。當靜電壓和桶內的油蒸氣達到一定值時,將會引發爆炸。這個現象在一些鄉鎮的加油站非常普遍。在加油站的日常管理中,一定要督促加油站采取嚴格的管理,杜絕此類危險操作。
5、地下油罐通氣管管口阻火裝置安裝錯誤。有的不分地下和地上罐都設置成呼吸閥,或者都設置成阻火器!兑幏丁访鞔_規定,地下油罐應單獨設置呼吸管,管徑不應小于50毫米,且必須安裝阻火器,管口與地面距離不應小于四米。沿建筑物的墻(柱)向上敷設的呼吸管,其管口應高于建筑物一米,與門窗的凈距離不應小于三米。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外面的火源引入油罐內,造成事故。加油站的埋地油罐與地上油罐不同,埋地油罐內氣體空間晝夜之間的溫度無明顯變化,不會產生小呼吸,而大呼吸時呼吸閥對減少油品損耗不起作用,所以只需要安裝阻火器,而不需要呼吸閥,安裝了呼吸閥反而增加了卸油時的阻力,延長卸油時間。但地上油罐卻應該安裝呼吸閥。
6、給客車和摩托車加油時不按照規定操作。有些加油站為迎合一些怕麻煩的司機,在加油時不遵守規章制度。如按規定汽車進站加油只能一車一人,而有的加油站卻對此不加限制,不管你進去多少人,都一律開綠燈,甚至有的大客車將一車旅客拉到加油站也不加過問。還有,按照規定在給摩托車加油時,必須在加油站內劃出專門的摩托車加油區,將摩托車停放在劃定的區域內用鐵桶將油加入車內。但很多加油站卻用加油槍直接給摩托車加油。
要杜絕以上問題,筆者認為,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把好加油站的設計、審核、建設關。一方面要加強對加油站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消防技術規范指導,使之能較好地掌握規范,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去做。另一方面,消防監督機構要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審核,保證在設計、審核、建設階段不留下先天性的火災隱患。
2、加強員工培訓。要加強對加油站工作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教育,開展必要的消防知識培訓,使之明確以上問題的危害性和嚴重性,提高他們的自身安全意識和自覺遵守有關規定的意識,自覺抵制違章操作現象。
3、明確責任。要督促加油站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消防安全責任人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做到單位內部有主管,具體負責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實。
4、加強消防監督。要加強消防監督部門對這類場所的消防安全監督,采取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的形式進行監督,也可以通過公布群眾舉報熱線,發揮社會監督力量,加大群眾監督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