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在井下,關鍵在現場。探索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辦法,為作業場所編制完善合理的規程措施,為現場作業者創造安全的作業環境,最大限度地杜絕事故隱患的發生,是每個煤礦安全管理工作者必須認真嚴肅對待的問題。“四不生產”原則的具體內容為:不安全不生產;無規程措施不生產;隱患不消除不生產;質量不達標不生產。經過多年的現場安全管理實踐,堅持“四不生產”原則是強化現場安全管理,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下面就“四不生產”原則在現場作業中的具體動作做一探討。
1執行“四不生產”停產的人員
(1) 采煤、掘進、機電、運輸、通風等生產職能科室的技術、管理人員;
(2) 現場盯點安全員;
(3) 科級以上領導;
(4) 上級安全監察人員。
2 執行“四不生產”原則的范圍及具體要求
(1)不安全不生產。包括作業環境、作業方法和個人作業行為不安全,威脅到作業人員生命及礦井財產安全時,必須立即停產。
(2)無規程措施不生產。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井下采掘及井下工程開工都必須有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二是遇到生產或地質條件發生變化,必須補充安全技術措施。規程、措施不到位時,嚴禁開工。
(3)隱患不消除不生產。各級各類隱患一經發現,必須分級分類排查整改:①重大安全隱患,如失爆、瓦斯超限、風量不足必須立即停產進行整改;②一般性安全隱患,如果暫時還處理不了的,經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可以暫時維持生產,但必須限期整改,限期內未整改的不準生產;③生產過程中出現的C級隱患,必須當即整改,時間最長不超過當日,個別需要延期整改的,同樣應用防范措施,否則不準生產。
(4)質量不達標不生產。①質量不達標程度較輕和對正常生產沖突不大的,采取現場提出,當即處理;如果現場提出后不積極處理的,要堅決予以停產整改,且要追究當班工長、驗收員的責任。②質量不達標程度較重的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能停產現場整改解決的,必須停產整改解決;另一種是需要延期安排整改解決的或必須在生產過程中解決的,必須先停下生產,找出原因和責任者,定出整改時間措施后,要求在生產中落實、整改。③質量不達標程度嚴重的必須停產整改,同時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3 執行“四不生產”原則的停產程序
當檢查人員在生產現場因不符合“四不生產”原則而停產時,首先必須通知當班工長、跟班隊干及時停產,其次必須執行如下匯報程序:
(1) 向安全調度匯報,安全調度要及時通知安全調度主任及安監處長;
(2) 向生產調度匯報,生產調度要及時通知生產調度主任及有關領導;
4 對檢查人員的要求
(1) 檢查人員必須嚴格按標準進行檢查。
(2) 檢查人員根據存在問題的嚴重性,落實清原因和責任之后,對問題分別作出“停產整改、延期整改或生產中整改”的判斷。對需要當即停產整改的,必須在現場進行落實,整改完畢后報生產調度。
(3) 屬于在生產中整改的隱患,必須嚴格執行“四位一體”工作制。
(4) 在停產時檢查人員必須將停產的時間、停產原因匯報準確。
(5) 檢查人員在向生產調度匯報后,要耐心等待生產調度指令。當生產調度指令必須在現場盯住解決時,檢查人員應該盯在現場直至隱患徹底整改。當生產調度指令由檢查人員通知當班盯點安全員時,由當班盯點安全員監督整改。當生產調度指令需要有關職能科室科員甚至科長必須及時下井協助整改時,則必須由職能科室科員或科長下井協助整改。不管那種情況,都必須在隱患整改完后及時匯報生產調度,接到生產調度下達復工指令后,方可復工。
(6) 因不符合“四不生產”原則需停產而又停不下時,檢查人員要將拒絕停產的責任人及其相關負責人及時向安全調度、生產調度匯報,由生產調度強制其停產。安監處要按照有關規定,對其追究責任,進行處罰。造成事故的,按照有關規定從重處罰。
5 考核
(1)檢查人員對現場違反“四不生產”原則視而不見,或因檢查落實不到位,不該停產而停產,該停產而沒有停產,甚至造成事故的,均要按照《安全生產獎懲條例》規定追究檢查人員的責任。
(2)對于違反“四不生產”原則而被停產的施工單位要按照礦非傷亡事故考核辦法,進行經濟索賠,具體由生產調度執行,安監處、生產科配合。
(3)對于違反“四不生產”原則被多次停產整改的單位,按遞進處罰標準,停產單位影響時間的折合索賠額度加倍。
“四不生產”原則在漳村煤礦推行以來,有效地遏止了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現象;有力地促進了由“他律”向“自律”、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由“被動抓安全”向“主動抓安全”的3個轉變。實踐證明,堅持“四不生產”原則是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
上一篇:交通安全企業管理探索與對策
下一篇:海洋石油安全管理與監督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