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安全是企業的基石”。安全作為煤礦的天字號工程,更是煤礦生產中的永恒主題。但如何才能做好安全呢?縱觀全國煤礦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以及發生在身邊的多起事故,毫不夸張地說有9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三違”行為而引起的。因此,治理“三違”勢在必行、刻不容緩。現在集團公司、礦都在轟轟烈烈地開展“三違”治理活動,作為在煤礦工作近20年的專業技術人員、作為一名中層管理干部,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杜絕“三違”行為:
一、強化職工思想教育,從思想源頭杜絕“三違”行為。
思想是一個人的靈魂,是其工作的指導方向。因此,強化職工思想教育是杜絕“三違”行為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種會議、媒體向職工灌輸安全理念、安全文件精神,使職工牢固樹立安全工作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帶領職工深入學習、熟記“三違”行為的界定范圍,使職工真正明確哪種行為是“三違”行為。記得去年治理“三違”期間,在井下查處某個工人“三違”,當與檢查人員詢問他時,他都不清楚自己的行為是“三違”行為。因此,要強化灌輸“三違”界定范圍,從思想認識源頭杜絕該類行為的發生。
二、加強職工的業務技術培訓,從技術源頭遏制“三違”行為。
職工業務技術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職工工作是否標準和規范。一方面,要提升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使其在制定技術措施時,更加科學、嚴謹、周密、規范,從而為施工人員指明正確的工作方法、步驟,預防不規范行為的發生。另一方面,在職工中大力開展“學、練、比、評”活動,以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的形式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能素質,從而規范其工作行為,減少“三違”現象的發生。
三、加大生產場所的質標化建設,從環境源頭遏制“三違”行為。
生產場所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職工的工作情緒,進而影響其工作行為。良好的工作環境會使職工信心百倍地干好工作,而較差的工作環境容易使職工產生敷衍了事的思想。因此,應加強生產場所的環境治理,提高質標化建設水平,精心打造優美的工作環境,激發職工精心工作的熱情,從而降低“三違”行為的發生。
四、細化各項工作制度,從制度源頭遏制“三違”行為。
不論是社會、集體,還是企業,制度是束縛個人不規范行為、指導個人行為規范最根本的做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制度就無法管理”,但制度成效的高低一方面取決于執行力度的大小,另一方面還取決于制度本身制定的是否科學合理、包含全面。因此,按照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對各項制度進行細化,力求滲透到工作中的每一個細微環節,從而在工作中細致地約束職工的行為,杜絕“三違”現象的發生。
五,加大制度、措施的執行力度,在工作中遏制“三違”行為。
任何制度、措施的出臺,都只是表面現象,最終還要靠執行力去實現它要取得的效果,因此說任何事重在落實和兌現。作為切實做好煤礦安全工作最有效的措施——治理“三違”行為,各級干群更要加大其執行力度,嚴落實、細兌現,力爭使“三違”行為在礦井中降至最低程度,使礦山的各項工作穩健和諧地發展。
上一篇:減少和杜絕“三違”的對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