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的安全生產不僅直接影響機械的使用壽命,而且, 關系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因此必須貫徹“安全第一,以 人為本”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據日本勞動科學研 究所的調查,由于操作者本人不注意而造成的機械安全事故要占 事故總數的88%,客觀原因而造成的事故只占9%,其余2%為不 可抗拒的原因,事故原因不明者只占1%。由此可見,工程機械安 全事故中的97%是可以采取預防措施的。
在國家標準《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 (GB/6442-1986)中指出,機械、物質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 是造成機械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此外,在國家標準《企業職工傷亡 事故分類標準》 (GB/6441-1986)中列出了不安全的狀態和不安全的行為。通過分析,筆者認為機械安 全事故的發生與預防,“人”的因素是主要的,而“物”和“環境” 是客觀因素,主觀因素可以認識客觀因素而加以改變。
操作者以及組織、指揮、管理、調度維修保養等人員造成的機械安全事故均屬于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的行為主要表現在以 下幾點。
1 缺乏應有的安全技術知識
事故責任者對所操作的工程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不熟 悉,產生誤操作,忽視安全和警告;私自拆除安全裝置,使用不 安全設備;由于經驗不足,在緊急情況下缺乏應急能力;對可能 發生的事故完全無知等等。例如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夾具固定、 用手拿工件進行機加工;清理旋轉中的部件,在吊物下行走、停 留等。
對此我們要加強安全基礎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知識水平, 加強對事故的預見、防范和應急能力。未經培訓者不準上崗,特 種作業操作手必須持證上崗。非本機操作人員未經批準,嚴禁亂 動機械。
2 僥幸心理或冒險心理
機械設備安全事故統計資料表明,越是危險性大的場合越不容易出事故,而事故發生可能性 小的場合反而容易出事故。這是因為危險性大人們思想高度重 視。如酒后作業,違章操作,帶電作業,不停機維護,不帶防護 用品等,并不一定每次都發生事故,使人的警惕性放松。相反,嚴 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遵守勞動紀律,不但人的行為受到約束, 還增加了一些麻煩,于是經常有人抱著僥幸心理違章作業,一次 得逞,膽子越來越大,終至釀成機械安全事故。
加強安全檢查和監督力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加強尊守勞 動紀律,經常進行安全培訓,做到班前講安全、班中檢查安全、 班后總結安全。提高職工安全意識,減少事故發生。
3 人們主觀預見能力的局限性
人們對機械安全事故的發生采取了種種預防措施,一般常規 的機械設備及作業項目都有詳盡的操作規程,這對防止機械安全事故的發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事實表明,人們如何周密 地事先預測籌劃,人們的主觀預見能力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常 常等到某一機械安全事故發生后才會發現原來恰恰在沒有預想到 的地方發生了事故,有的事故甚至在事故發生以后都一時找不出 原因來。
我們要通過學習增加知識,多進行案例分析,及時總結經 驗,逐步修訂、補充、完善安全操作規程,防止類似的機械安全 事故的發生。
4人的精神狀況可能出現的疏漏
從生理上講,即使在安全正常的情況下,人的神經機能也不可能持久地保持高度的集中,很可能在某個時刻出現某些疏漏。 再加上有時的困倦、疲勞,健康狀況不良,情緒低落、思想不集 中、麻痹等原因,使人出現疏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高度快速 節奏的現代工程機械作業中,這樣的疏漏是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的。
對此我們要經常了解職工身體及精神狀況,及時調整,讓職 工在最佳狀態下工作。另外增加安全設施,即使產生誤操作也不 會造成事故的發生。例如電器互鎖和急停按鈕的使用等。
5其他人為原因
造成機械安全事故的其他主觀原因還有安全規章制度不健 全,勞動紀律松弛,對安全管理工作漠不關心,思想上不重視,責任心不強,設備檢查不細致, 相互之間配合不協調等。
對于機械、物質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不管是在設計制造中 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還是在維修時使用不合理的配件、油料等客 觀原因,只要我們認真分析總結經驗,都可以加以改正完善。我 們要熟悉每一種工程機械的性能、結構參數,不超越它的使用 范圍,如裝載機不能作為吊裝用,鏟斗不能載人等。
總之,機械設備安全事故預防并不是一件在技術上特別 復雜困難的工作,但是引發事故的原因卻是多種多樣的,因 此我們對機械安全事故的預防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在人員 安全教育及安全設施方面都要加大投入力度。
上一篇:公路施工項目安全管理的10個數字
下一篇:樁基人工挖孔施工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