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施工安全基本常識
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施工安全生產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執行施工安全生產紀律,做好現場文明施工的管理,確保施工人員安全和健康,達到安全生產。
第一節安全生產的基本概念
一、安全的概念
1.安全
安全,顧名思義,“無危則安,無缺則全”,即安全意味著沒有危險且盡善盡美。
2.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就是在生產的過程中對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進行保護,同時還要保護設各、設施的安全,保證生產進行。
3.事故
事故是在人們生產、生活活動過程中突然發生的、違背人們意志的、迫使活動暫時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二、安全生產的方針
(1)施工安全生產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2)“安全第一”是原則和目標,是從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的角度,明確了生產與安全的關系,肯定了安全在建設工程生產活動中的重要地位。
(3)“安全第一”的方針,就是要求所有參與工程建設的人員,包括管理者和從業人員以及對工程建設活動進行監督管理的人員都必須樹立安全的觀念,不能為了經濟的發展而犧牲安全。
(4)當安全與生產發生矛盾時,必須先解決安全問題,在保證先解決安全的前提下從事生產活動,也只有這樣,才能使生產正常進行,才能充分發揮職工的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經濟的發展,保持社會的穩定。
(5)“預防為主”的手段和途徑,是指在生產活動中,根據生產活動的特點,對不同的生產要素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發展和擴大,把可能發生的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以保證生產活動中人的安全與健康。
(6)對于施工活動而言,“預防為主”就是必須預先分析危險點、危險源、危險場地等,預測和評估危害程度,發現和掌握危險出現的規律,制定事故應急預案,采取相應措施,將危險消滅在轉化為事故之前。
總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體現了國家在建設工程安全生產過程中“以人為本”,保護勞動者權利、保護社會生產力、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指導思想,是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
三、安全與生產的關系
安全與生產是辨證統一的關系,是一個整體。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不能將兩者對立起來。
(1)在施工過程中,必須盡一切可能為作業人員創造安全的生產環境和條件,積極消除生產中的不安全因素,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使作業人員在安全的條件下進行生產。
(2)安全工作必須緊緊圍繞著生產活動進行,不僅要保障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還要促進生產的發展,離開生產,安全工作就毫無實際意義。
四、工人上崗的基本要求 新工人上崗前必須簽訂勞動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企業必須為工人購買工傷保險,企業職工有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五、安全生產的三級教育
工人上崗前必須進行公司、工程項目部和作業班組三級教育。
1.施工企業
安全培訓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國家和地方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濃、法規、標準、規范、規程和企業的安全規章制度等。
2.工程項目部
安全培訓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現場環境、工程施工特點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
3.作業班組
安全培訓教育的主要內容有: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事故安全剖析、勞動紀律和崗位講評等。
六、杜絕“三違”現象
1.違章指揮
企業負責人和有關管理人員指揮職工冒險蠻干,思想上存有僥幸心理,法制觀念淡薄,缺乏安全知識,對國家、集體財產和職工的生命安全不負責任,勞動保護措施不落實,安全檢查人員工作不扎實,事故隱患整改不及時等。
2.違章作業
違章操作,無章可循。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有的把其他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拿來照搬照抄,其內容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差。
3.違反勞動紀律
在班時脫崗和竄崗,班前酗酒、熬夜,上班時體力不支;職工碰到過節、農村大忙和婚喪喜事,在班期間精力不集中;閑雜人員進人施工區。
七、三不傷害
三不傷害就是“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
自己不違章,只能保證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要做到不被別人傷害,這就要求我們要及時制止他人違章。制止他人違章既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