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地質鉆探施工的特點,對施工現場用電安全隱患的原因尤其是潛在性危險源和不確定的危險因素進行剖析,強調鉆探施工現場安全用電的重要性;闡述如何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進行用電安全隱患的控制,將危險程度和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杜絕重大事故的發生。對于明顯的危險點及違規違章用電通過加強安全技術管理及時發現,并及時處理。對潛在性的危險點則必須通過科學技術措施和安全教育加以防范。
關鍵詞:安全用電; 技術措施;管理措施
在對地質鉆探施工現場用電安全專項檢查中,發現多數施工現場均存在著用電安全問題,例如動力線路敷設方式不規范、電氣設備線路安裝不合格、電氣設備保護接地不達標以及違規違章操作等現象,稍有不慎極易造成意外的電氣傷害事故。雖然這些隱患暫時可能不會導致事故的發生,但“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果我們長期抱著僥幸的心理,不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對這些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熟視無睹,聽之任之,遲早會釀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1 鉆探施工現場安全用電的現狀
福建省121煤田地質勘探隊目前有鉆進深度千米以上的液壓(繩索取芯)鉆機二十余臺套,在國內屬于較為先進的鉆探設備,集機械、電氣、液壓和控制為一體;設備所需動力采用自備柴油發電機組,在施工現場構成發電、配電、用電一個完整的電力網絡體系。施工區域遍布福建、云南、貴州、新疆、青海等地。單位領導始終關注生產安全工作,在安全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下,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安全記錄天數已創歷史新高。然而,由于地質勘探部門特殊的屬性,所以安全工作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是對鉆探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方面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具體如下:
① 隨著科技進步,鉆探設備的技術含量不斷增加,使操作簡便快捷化,降低了勞動強度,臺班鉆進效率、巖(煤)芯采取率及和成孔質量大幅度提高。但設備的先進性和自動化程度提高的同時也帶來電氣設備的使用越來越普及,設備結構越來越復雜,發生設備故障的可能性隨之增加,設備安全隱患也在不斷的增加;同時鉆探施工區域點多、線長、面廣;種種因素極大阻礙了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開展。
② 施工地點不固定,經常性的長途搬遷使電氣設備或者電纜電線在運輸途中受到碰撞而損傷,使電氣絕緣降低;施工現場沒有檢測儀器和這方面的專業人員,會給以后的施工造成潛在性的電氣安全隱患。
③ 工作環境惡劣,尤其是在山區施工,濕度大、霧氣重,溫度的變化在電氣設備和電器配件表面經常產生凝露,降低了電氣設備和電器配件的絕緣系數,對人身安全產生較大的威脅。
④ 隨著地質鉆探市場的向好,地質鉆探隊伍迅速擴大,由于施工人員普遍存在文化素質較低,短期培訓成效不甚顯著,安全用電知識往往不可能使每一個施工人員能夠掌握,所以在電氣設備使用過程中,不容易被施工人員意識到或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更無從談起對電氣故障的如何處理。
2鉆探施工現場用電安全隱患原因分析
每次到鉆探施工現場安全檢查,突出的問題就是用電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下發后,他們也會及時糾正。但當到達一個新的工地后,老問題重復出現。究其原因主要有:施工人員對電氣知識普遍匱乏,尤其是一些電氣專業術語似懂非懂,例如:電氣設備的接地保護的電阻值為什么要小于4歐姆,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值為什么越大越好,這些基本的電氣安全常識都會使他們無法理解其真正涵義;對于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特別是電氣設備的用電安全及操作規程)中的內容和要求只是應付公事,不是真正從主觀意識上重視用電安全的意義。總之,用電的安全隱患關鍵是由于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對用電的潛在性危險認識不足或者存在僥幸心理、麻痹大意;教育培訓工作不到位,規章制度執行不力,監督機制不健全等原因是用電事故發生的根源;施工現場的不文明施工,安全資金投入不足和施工作業人員素質不夠是導致用電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3鉆探施工現場安全用電采取的對策
在生產過程中,機器設備、工藝流程、生產環境、勞動條件、人員的安全意識,以及操作行為等等,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各種不安全的危險因素。所以人的不安全行為和設備的不安全狀態都是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的直接原因,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如果出現缺陷則是造成人身傷害事故的根本性的原因。所以,針對鉆探施工的特點,除了加強施工人員的培訓教育外,強化安全用電的措施與對策至關重要;對于明顯的危險點及違規違章用電通過加強安全技術管理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對潛在性的危險點則必須通過科學技術措施和安全教育加以防范。有效的技術措施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用電安全隱患,將危險程度和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杜絕重大事故的發生。
3.1安全用電的組織措施和安全技術管理
對施工現場用電設備五臺以上或總用電量在50KW以上,必須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提供主要用電設備的名稱和技術參數,繪制現場電氣控制布置圖及接線圖,設計方案應當符合現場實際,滿足對安全性、經濟性、可靠性的要求。如圖1
① 施工現場建立健全供(發)電、配電、用電管理制度及維護操作規程,明確現場管理人員與維護人員(專業電工)的職責,
②維護人員(專業電工)應掌握必要的電氣知識,熟悉現場發電、配電、用電系統,經過必要培訓,持證上崗。
③施工單位為保證施工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設備安全,必須配備必要安全用具和措施,加強作業人員安全用電知識的培訓和施工前用電安全交底。
④安全檢查是企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一種既簡便又行之有效的手段。正確運用好這一手段,可以提高安全生產檢查的實效性,及時發現問題,使物的不安全因素得到排除,人的不安全因素得到糾正,從而降低或消除事故隱患,避免事故的發生。根據工作需要和安全形勢選擇安全檢查的形式,但無論采取哪種形式,一定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深入現場,真抓實做地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檢查主要內容是:其一,查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是否到位 通過現場察看施工人員勞保用品穿戴是否規范、操作行為是否正確,也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來檢查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是否到位,及時糾正施工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其二,安全防護設施(特別是電氣設備的安全防護設施)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關鍵設施之一。這就要求檢查人員要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術水平,仔細檢查防護設施的工藝設計是否符合安全生產要求,防護裝置是否健全可靠。及時發現隱患,消除不安全因素。其三,現場的工作環境、安全通道、安全標識及曾發生過事故的部位,往往是每次安全檢查工作中的重點,也是鉆探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或工作人員最注意的地方。但對現場環境中的一些死角或未發生過事故的地方,往往容易被人忽略,是現場安全檢查較為薄弱的環節,也成為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故突發部位。因此,要全面保證企業的生產安全,就應當不留死角地開展安全檢查,要重點對那些不引人注意或未傷過人的部位進行檢查。其四,管理出現漏洞,制度落實不到位,是釀成事故的主要因素。檢查中應及時發現和彌補管理缺陷,逐步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其五,要做好檢查后的整改落實。檢查后的整改落實是安全檢查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環,對于查出的問題,要根據責任區域,責令責任人限期進行整改。對于一些治理有難度、投入成本高的隱患,檢查部門要及時和相關部門作好協調聯系,及時采取相關的措施,保證安措項目的及時投入和到位。對于一些共性的問題,可由檢查部門或相關責任部門集中統一進行整治,確保問題的集中根治。對于一些重復出現的問題,要找出原因所在,制定改進措施或攻關計劃,避免再次發生。
3.2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要求
3.2.1電力系統必須符合“三級配電兩級保護”的要求
裝設的漏電保護斷路器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一般要求》(GB6829),并應定期檢查校驗。一般情況下,各級保護均應選用帶有短路、過載保護的,具有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功能的斷路器,如條件許可還應具有沖擊電壓不動作和抗電磁干擾功能。各級保護器動作參數的選擇:末端保護應選用高靈敏度、快速動作型的保護器,其額定剩余動作電流IΔn≤30mA,額定動作時間Tn<0.1s;末端保護的上一級,中間保護其額定動作電流應與末端保護動作電流有2倍以上的級差,動作時間上有0.2s的級差。中間保護選用延時性保護器,額定電流IΔn=60~100mA,額定動作時間Tn=0.3s;總保護應選用延時型保護器,額定動作電流應根據線路具體情況確定,不應小于300mA,額定動作時間Tn=0.5~1.0S。
3.2.2電氣裝置接地要求
電氣裝置接地涉及兩個主要方面,其一是電源功能接地,如電源系統接地,多指發電機組、電力變壓器等中性點的接地,一般稱為系統接地,或稱系統工作接地。另一方面是電氣裝置外露可導電部分接地,起保護作用,故習慣稱為保護接地(圖2)。
目前鉆探施工現場采用保護接地系統,施工現場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都應就地打臨時接地樁或直接接到系統的接地網上,作為重復接地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利用自然體接地,要求接地電阻小于4Ω,保證可靠接地。
3.2.3電氣控制柜的安裝要求
電氣控制柜或總配電箱應采用冷軋鋼板或阻燃絕緣材料制作,外形結構應具有密封性、防雨和防塵功能。電氣控制柜(或總配電箱)應進行編號,并標明其名稱、用途,箱內多路配電應作出相應標記。各類電纜應從箱體的下部進出,進出線口處應作套管保護。箱體外殼必須接地可靠,進出電纜排列整齊無破損。箱內的導線應絕緣良好、排列整齊、固定牢固,導線端頭應采用螺栓連接或壓接。箱內的接觸器、刀閘、開關等電氣設備,應動作靈活、接觸良好可靠,觸頭沒有嚴重燒蝕現象。漏電保護開關必須能正確動作,并在校驗周期以內使用。電氣控制柜(或總配電箱)前方不得堆放妨礙和影響操作、維修的物料,箱體周邊應有足夠的工作空間和通道,電氣控制柜(或總配電箱)應安裝在干燥、通風、不受振動和撞擊的位置。
3.2.4電焊機使用的要求
電焊機是施工現場經常使用的用電設備。如果環境相對較差或者使用和維護不當,電焊機內部絕緣損壞,將會危及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為此電焊機必須設置在干燥、通風的場所,電焊機的外殼必須可靠接地。定期檢查電焊機的絕緣電阻值,電焊機一次測的電源線必須絕緣良好,其長度不宜大于5m,電焊鉗必須具有良好的絕緣性能,二次側引出線宜采用橡皮絕緣銅芯軟電纜,其長度不宜大于30m。
3.2.5安全用電環境要求
嚴禁在潮濕的區域內帶電作業;嚴禁濕手操作電氣設備開關;設備需要修理時,必須停電并切斷電源,在電源開關處掛警示牌“禁止合閘,有人工作”或設專人監護。
4 提高施工現場用電安全工作的實效性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安全用電在技術上所采取的措施;二是為了保證臨時用電安全的可靠性在組織上所采取的各種措施;為此,我單位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預控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① 注重對一線職工進行安全教育,教育活動做到有內容、有針對性,通過宣傳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用電水平和安全用電意識。一是加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用電知識的學習培訓,從正面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另一方面是通過典型案例的反思教育,選擇本單位或本系統發生過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故案例,深入剖析事故的原因和應該吸取的教訓,讓職工從事故的教訓中深刻反思,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再一方面是要落實安全獎懲制度,通過獎懲激勵,促進和保持職工安全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增強他們的安全生產的責任感。
② 加強開孔前臨時用電的危險源辨識工作,把“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到實處。現場設備與電氣系統安裝完畢后,須對整個系統的線路部分及線路上所接所有設備、電器都進行嚴格檢查,符合規程規范驗收合格后,填寫安全用電檢查表,有關責任人簽字后方可通電投入使用。
③ 建立安全用電崗位責任制,責任到人。同時發揮安全員的作用,把現場用電安全作為監管重點,使用電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④ 挑選綜合素質高的員工到相關部門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后,再把他們充實到生產一線,加強鉆探施工現場的技術力量,為安全用電提供技術保障。
⑤ 增大安全投入資金,專門制作了一批電氣保護接地的接地錨和連接線,接地電阻值達到規范要求。
5 結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力已成為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人們在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接觸電氣的機會越來越多,為此,抓好安全用電管理,提高安全用電意識,防止及避免人身觸電傷亡事故和設備損毀事故的發生,是當前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尤其是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潛在性危險因素更大,只要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稍有麻痹,就可能有釀成事故的可能性。所以我們應當在企業中自覺形成遵章守則、警鐘長鳴的良好氛圍攻,強化施工現場管理,加強安全用電知識的普及和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素質。我們堅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任何用電事故都可以預防,任何用電安全隱患都可以控制的。
上一篇:安全生產“六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