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yè)務合作 | 會員

電力企業(yè)防火防爆安全管理

2010-06-30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fā)表評論 0

  1. 消防安全責任制不健全不落實

  一些單位沒有制訂規(guī)范的消防安全規(guī)章制度,責任沒有落實到崗位和人。有些單位的制度是十年前制訂的,要么殘缺不全,要么沒有嚴格的措施來保證這一機制的正常運作,造成消防安全責任不明確,各項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防火檢查不落實。也有單位職工缺乏消防安全基本知識,本崗位消防安全職責不落實,因此消防安全管理陷入混亂狀態(tài)。

  有些單位消防專責人沒有受過專業(yè)培訓,專業(yè)知識及日常業(yè)務能力不足。消防系統(tǒng)必要的資料、規(guī)程制度、符合實際的配置清冊、定期檢查記錄等都沒有,影響了消防工作的開展。

  為此建議:落實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針,關鍵還得靠健全的管理機制。機制建立后,還需要有保證機制正常運行的具體措施。如消防安全管理與單位一、二、三級責任者簽訂責任書,再由單位與班組簽訂責任書;量化消防安全管理,實行月檢查打分與企業(yè)職工月工資掛鉤等等,從而把建立機制與機制運行有機地結合為一個整體,確保消防安全管理良性循環(huán)。

  實踐證明,電力企業(yè)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行之有效,它有利于增強全體職工的消防安全意識,調動各部門、各班組和廣大職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企業(yè)整體抗御火災的能力。

  防火安全責任制對于一個單位來說,首先是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并在單位內部實行和落實逐級防火責任制、崗位防火責任制。每位分管領導應當對自己分管工作范圍內的消防安全工作負責,各部門、各班組負責人以及每個崗位的人員應當對自己管轄工作范圍內的消防安全負責,切實做到“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保證消防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的貫徹執(zhí)行,保證消防安全措施落到實處。

  消防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全方位系統(tǒng)工作,涉及到企業(yè)的每一位職工,因此,加強消防安全管理,預防火災的措施必須落實到每個職工的生產、生活和其他各項社會活動中去,才能有效地防止火災事故的發(fā)生。

  電力生產企業(yè)的消防安全職責應包括以下六項:

  (1) 制訂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guī)程。如制訂動火工作安全管理制度、施工臨時用電安全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檢查制度、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制度、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員工消防教育培訓制度等等。同時要結合本企業(yè)的實際,制訂生產過程中預防火災的操作規(guī)程,確保消防安全。

  (2) 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包括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消防安全責任制、各部門(分部、班組)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消防安全重點崗位防火責任制。每個單位都應當有一名防火安全責任人,具體負責抓好本單位的各項防火安全工作。

  (3) 結合本單位防火工作的特點,有重點地進行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職工的消防安全意識,使職工了解本崗位的火災特點,學會使用滅火器材撲救初期火災,會報告火警,學會自救逃生。

  (4) 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這種檢查應當滲透到電力生產各項活動中,不僅要有檢查制度,還要責任到人,有檢查、有記錄,抓好落實。對消防安全檢查中發(fā)現的事故隱患,要及時解決;本崗位或個人無力解決的,要立即采取措施,并報告上一級消防安全責任人解決。

  (5) 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配置消防設施和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并定期組織檢驗、維修。具體內容包括:①任何單位都應按照消防法規(guī)和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配置消防設施和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②定期組織對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這是單位很重要的職責。建筑消防設施能否發(fā)揮預防火災和撲滅初期火災的作用,關鍵是日常的維修保養(yǎng)。凡是設有建筑自動消防設施的單位,除必須落實日常檢查維修保養(yǎng)制度外,還應當與具備維修保養(yǎng)資格的企業(yè)簽定檢查維修保養(yǎng)合同,并委托其至少每12個月進行一次檢查測試和維修保養(yǎng)。對消防器材,單位也要按照規(guī)定,經常檢查,定期維修。

  (6) 保障疏散通道(走道、樓梯、連廊)和安全出口暢通,這是單位特別是公共場所消防管理的重中之重。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在火災時是建筑物內人員逃生的關口。如果平時管理不善,在通道內堆放物品、將出口上鎖或封堵,一旦發(fā)生火災,往往造成群死群傷的惡性事故。如新疆克拉瑪依友誼館發(fā)生火災時,禮堂內3個出口,只有一個開啟,事故造成燒死323人,燒傷130人,教訓十分慘痛。

  2. 沒有制訂消防監(jiān)督檢查制度

  一些單位沒有按要求制訂本單位的消防監(jiān)督檢查制度。上級或有關消防部門要來檢查工作,就被動地循例查一查,許多具體日常工作,都沒有通過制度去保證落實,沒有一種制度去規(guī)范企業(yè)的消防監(jiān)督檢查行為,去保障國家消防法律、企業(yè)規(guī)程制度的實施。消防設施管理值班人員和消防安全檢查人員不履行法律規(guī)定的消防安全職責。

  為此建議:按公安部《消防監(jiān)督檢查規(guī)定》(1998年12月9日發(fā)布)要求,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制訂企業(yè)消防監(jiān)督檢查制度,使每個消防監(jiān)督檢查人員實施監(jiān)督檢查時,其檢查范圍、工作內容有具體的量化標準。其主要內容應包括:

  (1) 檢查的形式和重點:發(fā)電廠針對重大節(jié)日、重大活動和火災多發(fā)季節(jié)的消防監(jiān)督檢查;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前的消防監(jiān)督檢查;確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重點部位:樞紐變電所、調度室、控制室、油區(qū)、危險品庫、易燃易爆物品儲存?zhèn)}庫等。

  (2) 檢查的內容和方法:檢查危險品倉庫、制氫站、乙炔站、油區(qū)等消防安全的防火間距、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等;值班室、中控室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火災自動報警和自動滅火系統(tǒng);防煙、排煙設施和通風。

  要檢查以下方面的情況:

  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制定和落實情況;

  2) 防火安全責任制及消防安全責任人的落實情況;

  3) 職工及重點工種人員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情況;

  4) 防火檢查制度的制定和落實情況以及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

  5)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在崗情況和設備運行記錄情況;

  6) 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確定和管理情況;

  7) 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實情況;

  8) 防火檔案的建立健全情況;

  9) 每日防火巡查的實施情況和巡查記錄情況;

  10) 消防設施定期檢查測試維修保養(yǎng)制度的建立和落實情況,消防器材配置及有效使用情況;

  11)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滅火預案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制定和定期組織演練情況。

  (3) 檢查的程序:填寫《消防監(jiān)督檢查記錄表》中的相關內容,并將記錄表存檔備查。

  3. 消防重點部位界定不清

  一些單位對企業(yè)內部的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界定不清,沒有按其火災危險性來確定并公布本企業(yè)消防重點部位,致使許多對消防重點部位提出的安全要求未能實施,使消防工作重點不突出,措施一般化。如抽查一個發(fā)電廠,在廠內道路旁邊儲存了近百瓶氧氣、乙炔,大門采用卷閘門,門上沒有任何嚴禁煙火的標志,沒張貼管理制度,沒有防火防爆安全距離要求和防汽車碰撞等標志和措施。其理由是機組大修時臨時存放一下,這是十分危險的。

  為此建議:消防安全重點部位,是根據發(fā)生火災的危險性以及一旦發(fā)生火災可能產生的危害后果來確定,即容易發(fā)生火災,必須加強消防管理的部位。國家把城市燃氣、燃油供應廠,發(fā)電廠、中心變電站,大中型油庫、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儲存和銷售單位,石油化工企業(yè)等確定為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這種方法對于預防重、特大火災事故,減少火災損失具有重要作用。《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公安部令第61號)第13條把發(fā)電廠(站)和電網經營企業(yè)和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生產、充裝、儲存、供應、銷售單位等列為全社會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電力企業(yè)應對本單位最有可能發(fā)生火災的地點進行評估。《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guī)程》(DL5027—1993)明確規(guī)定:發(fā)電廠和電力局的控制室、調度室、計算機室、通信機房、檔案室、油罐區(qū)、制粉系統(tǒng)、汽輪機油系統(tǒng)、主油箱、儲油箱、制氫站及氫氣系統(tǒng)、變壓器、電纜夾層及隧道、蓄電池室、易燃易爆危險品倉庫等是電力生產企業(yè)的防火重點部位。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履行的消防安全職責的規(guī)定。即在一般單位六項消防安全職責的基礎上,重點單位還應當再履行的四項消防安全職責。

  (1) 建立防火檔案,主要包括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基本情況,逐級消防安全責任人,各項消防安全制度,火災隱患檢查、整改情況,消防安全培訓情況,消防設施、器材維護保養(yǎng)情況等內容。

  (2) 建立防火巡查制度,應當指定人員負責防火巡視檢查,以便及時發(fā)現火災苗頭,撲救初期火災。巡查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員工遵守防火安全制度情況,糾正違章違規(guī)行為;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無阻,安全疏散標志是否完好;各類消防設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并處于正常運行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火災隱患并妥善處置等。

  (3) 建立消防安全培訓制度,其重點是各級、各崗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控制室人員、專職和義務消防人員、保安人員和重點崗位工種人員,如電工、電焊工、油區(qū)、制氫站、危險品倉庫管理員、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值班人員等。重點崗位工種人員,還要按照有關規(guī)定的要求,實行消防安全培訓持證上崗制度。

  (4) 建立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主要內容應包括:各級各崗位人員職責分工,人員疏散疏導路線,以及其他特定的防火滅火措施和應急措施等。

  4. 消防通道被占用阻塞

  現場不少消防器材及通道被雜物和設備阻塞。有的消防器材箱前堆放了多臺電焊機及雜物;有的油庫區(qū)靠近煤場一側消防通道被堵塞,消防車過不去;有些消防通道只有站內中央通道可通行消防車,其他地方消防車進不去。油區(qū)周圍無環(huán)形消防通道,罐間安全距離不合要求,油罐區(qū)周圍的環(huán)形通道被物資部門廢品堆放占用而堵塞。有些控制室內的安全出口、樓梯、疏散通道被擴建盤柜阻塞。疏散指示標志缺少或損壞,影響值班人員安全疏散。個別單位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埋壓圈占防火栓、占用防火間距、堵塞消肪通道,使消防設施、器材被損壞挪用,發(fā)生火災后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一些防火間距被侵占、消防通道被堵塞,發(fā)生火災后,消防車又開不進去,致使火災很快蔓延。

  為此建議:在指定放置的消防器材前,按國標《安全色》(GB2893—1982)規(guī)定,涂上黃黑色相間隔的斜紋色條,在此區(qū)域內不準堆放任何物品。防火間距是指建筑物之間或其他物體之間應保留的防止火災蔓延擴大的間隔距離,起火時,不致于殃及相鄰建筑;在防火間距內搭建建筑物,顯然降低防火安全要求。消防通道是指供消防人員和消防裝備到達建筑物進口或建筑物的通道,是消防車順利、及時到達火場的必要保障。消防通道在任何時候也不允許堵塞,有堵塞消防通道之處立即予以疏通,及時整改。電力企業(yè)應根據國標和國家電力公司《電力生產企業(yè)安全設施規(guī)范手冊》中的安全警示線部分,制訂本單位的劃線原則,任何物料都不允許阻塞消防通道,要建立物料堆放區(qū)、儲存區(qū)。

  對損壞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埋壓、圈占消火栓,占用防火間距,阻塞消防通道的行為,應上升到違反《消防法》的高度來認識,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發(fā)電廠的油區(qū)、制氫站、重要的變電所等,應定期檢查環(huán)形消防通道是否暢通。各生產單位應重新審核目前消防器材放置點的必要性、合理性、實用性,確認后,配備齊全的消防器材,設置明顯的防火標志,地面涂以黃黑色相間的斜紋警告標志,在此區(qū)域內,不得堆放、堵塞、占用通道;不得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不得埋壓、圈占消火栓;否則以違反《消防法》論處。

  5. 對火災隱患查處不力

  一些單位對存在的火災隱患不重視,表現為火災隱患多次檢查仍未得到整改,或類似的火災隱患反復出現,查處不力;發(fā)生火災事故的主要教訓,是建筑消防安全存在嚴重問題,不符合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如安全出口少,建筑物內沒有防火分隔,大量使用可燃裝修材料,沒有按照規(guī)定設置建筑消防設施,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裝置、各類滅火系統(tǒng)裝置或者消防設施平時不注意維修保養(yǎng),一旦發(fā)生火災,不能有效地發(fā)揮作用等。

  火災隱患的后果通常表現為:

  (1) 增加了發(fā)生火災的危險性。如違反規(guī)定儲存、使用、運輸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用火、用電、用氣、明火作業(yè)等。

  (2) 火災時會增加對人身、財產的危害。如建筑防火分隔、建筑結構防火、防煙排煙設施等被隨意改變,失去應有作用;建筑物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不能暢通無阻;消防設施、器材不完好、有效;建筑內部裝修、裝飾違反規(guī)定,使用易燃可燃材料等。

  (3) 火災時會嚴重影響滅火救援行動。如缺少消防水源;消防車通道堵塞;消火栓、水泵結合器、消防電梯等不能使用或者不能正常運行等。

  為此建議:單位的消防管理部門一旦發(fā)現火災隱患時,應嚴格履行職責的規(guī)定,嚴肅查處。消防安全檢查是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方針的具體體現,是了解消防管理情況和安全狀況、發(fā)現和消除火災隱患,預防火災發(fā)生的重要控制手段之一。

  火災隱患絕大多數是因為違反消防法規(guī)、消防技術標準造成的。發(fā)現火災隱患,公安消防機構除應當按照本條的規(guī)定履行職責外,對造成火災隱患的違法行為,應當依照《消防法》法律責任的規(guī)定予以處罰。

  6. 消防演習培訓流于形式

  現場詢問一些單位消防管理工作人員、企業(yè)員工的消防知識掌握情況,結果不甚令人滿意。群眾性義務消防組織定期培訓、模擬火災演習開展較少,未能達到本企業(yè)規(guī)定的每季培訓、每年演習各一次的要求。有的群眾性消防組織雖經消防專業(yè)人員授課及使用滅火器材培訓,但沒有開展火災預想消防演習,也沒有單位統(tǒng)一的滅火、疏散預案等,消防訓練、演習未見有考核和評價的記錄。

  一些單位漠視高層建筑里的消防安全出口、安全標志和應急燈,消防設備成了擺設;有的單位拒絕購置消防器材或占用消防樓梯擺放物品;個別單位為了防盜,甚至將安全通道鎖住,一旦火災逼近,他們將很難逃生。

  一些在崗值班職工,不知道怎樣使用滅火器、如何打開消火栓、如何迅速接好消防水帶;有的面對不同物質引起的火災,如變壓器、開關等電氣設備的起火,重油、汽油等物質的起火,不知道該采取怎樣的措施進行撲救等等,更有甚者,油罐區(qū)泡沫滅火裝置值班人員及消防專責人都不會操作使用。這些因素構成了及時撲滅火災的致命點,一旦發(fā)生火災將不能發(fā)揮滅火作用,貽誤戰(zhàn)機。

  為此建議:應根據《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公安部令第61號)第七條要求,開展全廠性的消防演習包括滅火和應急疏散、緊急逃生預案演練。定期組織消防演練是指按照預案進行實際的操作演練,以便及時發(fā)現問題,完善預案。同時也有助于增強人們的消防意識,熟悉消防設施、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更有效地保護人員生命、財產安全。消防演習一般一年安排1~2次,人秋后風高物燥可安排一次演練,具體周期應視實際情況通過安全評價、風險評估決定。消防演習時注意警報聲能覆蓋生產現場設置有人值班的所有場所,并注意對救護人員、消防人員、值班人員等的響應時間進行測試。

  消防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火災預防是消防工作的重點,也是基礎。火災預防涉及企業(yè)內每個員工,具有廣泛的社會性。沒有廣大職工的參與,消防工作就失去了基礎,就提高不了全體員工抗御火災的能力。

  消防宣傳教育、培訓是消防工作的重要基礎工作,搞好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對于提高職工的消防法制觀念和消防安全意識、消防安全素質,增強全社會抗御火災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從火災傷亡情況看,有很多人是因不懂火災自救逃生常識而喪生或盲目逃生致殘。這些問題,反映了加強對企業(yè)職工的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的重要性、迫切性。在火災撲救中,當火場遇有人員受到火勢威脅時,要堅持“救人第一”的指導思想,必須首先搶救人員,同時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

  在進行消防定期培訓、模擬火災演習方面要注意:

  (1) 將加強對義務消防員現場滅火組織和操作培訓,列入年度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從加強職工的消防安全教育人手,實行“三級教育”過關。通過教育,達到人人懂得消防安全的基礎理論,人人明白“消防安全,人人有責”。

  (2) 安排火災事故預想方案,每年組織1—2次發(fā)電廠運行人員實地模擬消防演習,提高對火災的應變能力,減少火災損失。有條件的把消防演習列入發(fā)電廠的年度定期工作,分期分批、分班分值輪流培訓。連同水龍帶、水槍出水噴射一次,務使每個職工、值班員(無人值班變電站為每個巡檢員)都能熟練掌握消防操作。演習完畢要曬干水龍帶,設備歸位,使消防設施時刻保持良好狀態(tài)。每次現場模擬演習完畢要進行總結和評價考核;重要防火部位加強培訓和演習的安排。

  辦公樓、控制室、會議室等公共場所人員集中,一旦發(fā)生火災,極易造成群死群傷嚴重后果。這些群死群傷惡性火災的主要教訓就是現場工作人員沒有利用好場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室內建筑消防設設、器材等情況熟悉的優(yōu)勢積極疏散人員,在火災發(fā)生時自顧逃生。場內職工缺乏引導,造成驚慌和混亂,從而加重了傷亡。從沉痛的教訓中可以看出公共場所有組織、有秩序地進行疏散工作是何等重要。因此,在法律上規(guī)定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有義務組織、引導在場群眾進行有序的疏散。公共場所的管理者還應當健全本單位的義務消防組織,制定發(fā)生火災后的滅火、疏散預案,并定期組織進行疏散訓練與演習,一旦發(fā)生意外事故,能迅速、有效地進行人員疏散,努力減少人員傷亡。

  通過培訓和演習,使全體職工都能運用自身掌握的消防知識逃離危險之地的。火災突然發(fā)生,訓練有素的職工不會慌不擇路、互相擠壓,而是選擇了真正有意義的逃生手段——從安全出口和消防專用電梯安全離開。而樓內的人員則應懂得如何在火災中安全自救。據了解,現場工作人員是很樂意接受安全指南等一類有實質性指導作用的安全提示的。如在消防器材存放處,張貼有發(fā)生火險后應采取的措施,按步驟詳細注明了處置辦法,使人一目了然,明白應該做些什么和怎么做。在現場急救設施旁則貼有發(fā)生人身傷害事故時的處理方法,有一步一步的詳細注明。此外,現場逃生通道保證絕對暢通,逃生通道的標志應清晰可見。

  2000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陽市東部商廈的一場大火吞噬了309條生命,而其中80%以上的傷亡都是因煙熏窒息導致。專家分析認為:如果受困的人員在發(fā)生火災后知道或有人組織用飲料或水把毛巾弄濕進行自救,就不會死亡這么多人。遭遇突發(fā)性火災,很多人只是盲目地拔腿便跑,不懂逃生的方法最終只能給自己帶來災難。這是血的教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霞浦县| 芦溪县| 东乡族自治县| 古丈县| 图木舒克市| 彝良县| 盘山县| 台山市| 清涧县| 黑河市| 张家界市| 贵阳市| 连南| 南宫市| 寿宁县| 嘉善县| 南城县| 黄石市| 淅川县| 灵川县| 阳朔县| 江达县| 清水县| 金塔县| 山丹县| 永顺县| 漳浦县| 石狮市| 南汇区| 正定县| 陕西省| 蛟河市| 华池县| 泗水县| 扎兰屯市| 贡嘎县| 溧阳市| 铜梁县| 铜鼓县| 乐亭县| 南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