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隨著我國入世以后經濟的深入發展,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對能源的需求,加油站發展迅速,已遍布城鄉各地,沿路林立。加油站的發展雖然有利于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經濟的發展,但是加油站畢竟是儲存和經營易燃易爆油品的場所,因此抓好加油站的消防安全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加油站的火災事故主要發生在加油、卸油、量油、清罐等幾個環節,這幾個環節都使油品暴露在空氣中,如果在作業中違反操作程序,使油品在空氣中與火源接觸,就會導致爆炸燃燒事故的發生。
一、加油操作部分火災原因分析
目前國內大部分加油站都是敞口加油,未采用密封加油技術。加油槍將油品注入汽車油箱的同時,將油箱中的油氣“擠”出,散發在大氣中,這不僅浪費能源,污染環境,同時還對安全構成威脅。大量油氣外瀉,加之操作不當油品外溢等原因,在加油口附近形成了一個爆炸危險區域,遇煙火、使用手機或BP機、釘鞋摩擦、金屬碰撞、電器打火、發動機排氣管噴火等都可導致火災。
工藝、設備落后是形成火災隱患的一個原因,更主要的是人為原因在加油操作中的形成了更大的火災隱患。
有些加油站在給客車和摩托車加油時為迎合一些怕麻煩的司機,在加油時不遵守規章制度,按規定汽車進站加油只能一車一人,而有的加油站卻對此不加限制,不管車內有多少人,都一律開綠燈,甚至有的大客車將一車旅客拉到加油站也不加過問。還有按照規定在給摩托車加油時,必須在加油站內劃出專門的摩托車加油區,將摩托車停放在劃定的區域內用鐵桶將油加入車內。但很多加油站卻用加油槍直接給摩托車加油。
用油槍往塑料桶(瓶)內加油,汽油在塑料桶內流動磨擦會產生靜電,塑料桶為電絕緣物不能及時地將靜電導除,因而會造成靜電積聚。當靜電壓和桶內的油蒸氣達到一定值時,將會引發爆炸。這個現象在一些鄉鎮的加油站非常普遍。
二、卸油操作部分火災原因分析
加油站火災事故的60%—70%發生在卸油作業中。常見事故有:
1、油罐漫溢。卸油時對液位監測不及時易造成油品跑冒。油品溢出罐外后,周圍空氣中油氣的濃度迅速上升,達到或超過爆炸極限,遇到火星,隨即發生爆炸燃燒。在油品漫溢時,使用金屬容器刮舀,開啟電燈照明觀察,開窗通風,均會無意中產生火花引起大火。
2、油品滴漏。由于卸油膠管破裂、密封墊破損、快速接頭緊固栓松動等原因,使油品滴漏至地面,遇火花立即燃燒。
3、靜電起火。由于油管無靜電接地、采用噴濺式卸油、卸油中油罐車無靜電接地等原因,造成靜電積聚放電,點燃油氣。
4、卸油中遇明火。在非密封卸油過程中,大量油氣從卸油口溢出,當周圍出現煙火、火花時,就會產生爆炸燃燒。
加油站的汽車油罐車卸油必須采用密閉卸油方式,卸油管與油罐進油管的連接應采用快速接頭。因為不密閉的卸油容易造成油品的揮發,增加損耗,且油氣還會沿地面擴散若遇火源極易引起火災。所以,加油站的埋地油罐在設置安裝時,必須按《型石油庫及汽車加油站設計規范》的要求,向下伸至罐內距罐底20厘米處。
三、計量操作部分火災原因分析
按規定,油罐車送油到站后應靜置1分鐘,待靜電消除后方可開蓋量油,如果車到立即開蓋量油,就會引起靜電起火;如果油罐未安裝量油孔或量油孔鋁質(銅質)鑲槽脫落,在儲油罐量油時,量油尺與鋼質管口摩擦產生火花,就會點燃罐內油氣,引起爆炸燃燒;在氣壓低、無風的環境下,穿化纖服裝,摩擦產生的靜電火花也能點燃油氣。因此工作在爆炸危險區域內的操作人員應穿防靜電工作服,其內衣和外套均應該防靜電。
另外,在加油站油罐清洗作業時,由于無法徹底清除油氣和沉淀物,殘余油氣遇到靜電、摩擦、電火花等都會導致火災。
四、非油品因素引發的火災原因分析
除上述油品操作環節容易產生火災以外,加油站還存在有相關的非油品因素引發的火災。例如電氣火災和明火管理不當所引發的火災。電氣火災是指電氣老化、絕緣破損、短路、私拉亂接、超負荷用電、過載、接線不規范、發熱、電器使用管理不當等引起的火災:明火管理不當,生產、生活用火失控,引燃站房或站外火災蔓延殃及站內。這一類的火災如不能迅速控制會蔓延至罐區、加油區,形成油品火災,造成重大損失。
其他像油氣沉淀、油罐管線滲漏、雷擊等事件同樣也對加油站的消防安全構成威脅。
1、油氣沉淀。在作業過程中,會有大量油氣外瀉,由于油氣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會沉淀于管溝、電纜溝、下水道、操作井等低洼處,積聚于室內角落處,一旦遇到火源就會發生爆炸燃燒。油氣四處蔓延把加油站和作業區內外溝通起來,將站外火源引至站內,造成嚴重的爆炸燃燒。
2、油罐、管道滲漏。由于腐蝕、制造缺陷、法蘭未緊固等原因,在非作業狀態下,油品滲漏,遇明火燃燒。
3、雷擊。雷電直接擊中油罐或加油設施,或者雷電作用在油罐或加油設施,或者雷電作用在油罐、加油機等處產生間接放電,都會導致油品燃燒或油氣混合氣爆炸。
五、針對火災原因的消防安全管理對策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加油站火災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硬件設施不過關和相關人員違規操作兩方面,因此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必須堅持硬件與軟件同時抓。抓住加油站火災發生、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消防工作。消除加油站產生火災爆炸事故的基礎條件和觸發條件,切實有效地做好消防工作。
1、把好建設審查關
在加油站設計建站之初就應當把好要把好建設審查關。一方面要加強對加油站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消防技術規范指導,使之能較好地掌握規范,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去做。控制各種設施的安全距離,特別是散發油氣的區域與可能出現火源場所的間距。要控制好油罐操作井、卸油口、加油機、呼吸管口與站內站房、鍋爐房、配電間、其它配套營業間的距離,與圍墻、站外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道路或公共建筑、電力和通訊架空線的間距,避免火種接近爆炸燃燒危險區域。
另一方面,消防監督機構要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審核,保證在設計、審核、建設階段不留下先天性的火災隱患。
2、電氣點火源以及明火源方面的控制
加油站爆炸危險區域內必須使用高于或等于相應區域油氣級別或組別的防爆電氣設備。電線的連接、敷設均需達到防爆要求。非爆炸危險區域的電器也應是防爆型電器。罩棚下的照明燈具應選擇防護型。加油站爆炸危險區域慎用移動式和攜帶式電器,嚴禁使用手機、尋呼機、電腦等非防爆電器。應加強對加油站電器使用情況的審查監督,禁止私拉亂接、違章用電;控制明火源,根據規范控制安全間距,增設安全間隔,使油氣不能向火源處積聚,火源不能向爆炸危險區域散發。控制修理和煙火,營業期間不得使用電氣焊、氣割,動火修理時須備有消防器材、消防人員監護到位。加油區必須禁止吸煙,禁止明火。
3、消除靜電、雷擊危害
油品在運輸、裝卸、加注過程中,由于磨擦而產生靜電,其電壓可高達幾十萬伏,處理不當易造成放電,引起爆炸燃燒事故。靜電導致火災爆炸的條件是,具備產生靜電電荷的條件;具備產生火花放電的電壓;有能引起火花放電的合適間隙;有產生火花的足夠能量;周圍環境中有易燃易爆混合物。上述這五個條件同時具備,就會釀成事故。在建站時應安裝防靜電接地裝置。
在運油車抵達加油站后必須靜置15分鐘以上,讓電荷逐漸衰減;打開罐蓋前必須先行接地;在天然炎熱、干燥、氣壓低時應噴灑清水;工作在爆炸危險區域內的操作人員應穿防靜電工作服,其內衣和外套均應該防靜電;必須杜絕噴濺式卸油,不允許將卸油皮管插入罐口卸油,密閉卸油管必須深入罐底,距罐底的高度不得大于20cm,前段做成L形,使油流平緩流入;在卸油時,在油品沒有淹沒進油管口前要嚴格控制油的流速,油的流速應保持在0.7—1.0米/秒內,防止流速過快而產生靜電。油站應提倡自流卸油,盡量避免帶泵作業;禁止利用加油機直接向塑料容器內加注汽油。卸油時應保證油罐車可靠接地。應逐步推廣應用帶自鎖報警功能的靜電接地裝置,提高靜電導泄的可靠性。加油站應配備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在周圍空曠、建構筑物突出的加油站應裝避雷針。油罐接地點不少于兩處,罐體、管道、法蘭及其它金屬附件均進行電氣連接并接地。雷雨時應停止卸油作業,停于加油站內的油罐車應做接地保護。
4、人本思想的安全管理模式
著名的杜邦公司的統計結果表明,96%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引起的。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應以人為本,首先要提高加油站經營管理人員自身的素質。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和消防演練,對所有員工進行安全培訓,定期考核,使其了解油品燃燒、流動、揮發、有毒等基本理化性質和火災產生的基本條件,熟練掌握各種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滅火技能,牢固樹立安全意識,自覺地遵守規章制度,經考核后持證上崗。
其次還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安全生產責任目標落實到每一位員工;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規程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加強員工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實現定置管理,標準化作業,使得系統本質安全化。
上一篇:危化品生產企業安全管理方法
下一篇:企業內機動車輛駕駛員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