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系統各個層次都應建立起重機械安全檢查(或評價)制度。檢查制度的主要內容應包括:機械安全檢查的形式、檢查人員的組成和責任、檢查的時間和方式、檢查標準內容(各種檢查表格)、檢查記錄要求、缺陷整改要求、檢查結果與處理。
2 從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層面出發,施工現場起重機械安全檢查形式可分為五種檢查形式(不包括準入檢查及上級單位檢查)。
2.1 巡檢:指各級機械安全管理人員平時在施工現場的巡視,隨機性的發現機械操作和使用違章,以及機械缺陷,隨時開出處罰、停止和要求整改等指令,可以視情節嚴重程度和整改難度,決定是否做出記錄和處理。
2.2 旁站監督:指各級機械安全管理人員在重要大件吊裝(如汽包、大板梁吊裝等)、起重機械安拆關鍵工序工藝過程(如塔機頂升加減標準節和找平衡、板起式起重機的整體扳起或放倒、龍門起重機支腿和橫梁的安拆過程等)、雙機塔吊、超負荷作業、大型起重機負荷試驗等,進行現場監護和檢查指導,應該作出記錄。
2.3 專項檢查:指各級機械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起重機械的重點關注問題或共性問題的單項檢查。如各種鋼絲繩的檢查(如起吊繩、變幅繩、千斤繩等磨損和斷絲、變形情況);所有吊車軌道、基礎的下沉、變形等情況;各起重機械使用單位的機械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和記錄留存情況等進行的檢查。
2.4 月檢查:指業主(或項目監理)、施工項目部、起重機械使用單位,以單位名義組織每月進行定期機械安全檢查。如果說前幾項檢查還有一定的隨機性或靈活性,而定期檢查應該時具有一定的常效性、正規性。對于施工現場應堅持每月一次,為了增強檢查力度和重視,各級分管領導應組織檢查和檢查后的總結。
2.5 安全評價:是指各起重機械使用單位、施工項目部和業主(或監理),按一定的評價標準對所管轄范圍的機械安全管理全面打分評價。一般半年或者一年進行一次,檢查評價內容應既有機械安全技術狀況的檢查分數,也應有機械安全管理內容的檢查分數;一般和開展評比活動相結合。
3 施工現場起重機械安全檢查的資料是工作的業績(或痕跡)的證據,也是分析起重機械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和改進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的依據;資料的完整、準確、規范很重要,體現了管理者的素質和該單位的管理水平。
檢查資料主要包括各級檢查表(或評價表)、缺陷整改通知單、檢查總結或檢查(評價)報告、紀要或通報整改驗收單;有些檢查留有重要缺陷和違章的詳細記錄及照片,以及處罰單、停止令等。
現場定期檢查小結應包括如下內容:檢查具體時間、檢查人員名單組成、檢查范圍和機械類型、數量、檢查出的一般缺陷數量(條)和嚴重缺陷數量(條)、問題分析(如共性問題 、造成的原因等)、要求建議、處理結果(或獎罰、或通報批評、或會議批評等)。定期檢查應每月資料整理成冊。
4 施工現場的定期(月)檢查應堅持月初起重機械使用單位進行,并將檢查情況書面匯報施工項目部;施工項目部月中進行,并將檢查結果書面匯報業主項目部或項目監理;業主項目部或項目監理月末進行。檢查層次不得顛倒或相互代替,檢查應保證時間和數量,才能保證檢查或評價的效果;檢查結果應作為逐級考核的依據。
5 施工企業起重機械使用單位每月組織對在各項目使用的起重機械的技術狀況逐臺進行檢查,每季進行1次綜合檢查與評價。
6 施工項目部應堅持對進入現場的起重機械及其使用單位每月組織檢查1次。
7 施工企業機械管理部門對各施工項目部和起重機械使用單位每季度組織1次起重機械安全管理檢查或評價,企業分管領導參加應至少1次。
8 業主項目部、項目監理對項目現場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檢查。
8.1 業主項目部或項目監理對項目現場每月組織1次起重機械安全管理定期檢查。由起重機械專責人員或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機械管理人員進行。
8.2 業主項目部每季度對項目監理的起重機械安全管理情況進行1次檢查。
9 網省公司主管部門對施工企業現場、各施工企業本部每年組織不少于2次起重機械安全檢查或評價。
10 國網公司主管部門對所屬的施工企業和公司系統投資建設的水電、輸變電工程項目現場起重機械每年組織專家組進行1次專項抽查或評價,也可組織各地區開展互查。
11 參與起重機械安全檢查的人員應具備相應的素質和專業能力,并對檢查結果負責。
上一篇:老舊起重機械安全管理措施
下一篇:起重機械安全教育和培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