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條 科研(包括新產品開發)部門安全職責
1.研究和開發新產品,必須先作出安全評價,提出安全措施,采用(引進)新技術,必須首先審核技術的安全可靠性。
2.負責安排安全技術、工業衛生的科研工作,組織研究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重大疑難問題。
3.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小試轉中試、中試轉工業生產的安全技術條件,制訂安全技術規程。
4.提供原料、產品(中間產品)的物化性質及安全防護方法。
第2條 設計部門安全職責
1.執行生產建設項目“三同時”的規定,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設計,設計的項目不留隱患。(凡是新建、擴建、改建的工礦企業和革新、挖潛改造的工程項目,都必須有保證安全生產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質危害的設施。這些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不得削減。)
2.設計項目均要有《職業安全衛生專篇》,生產設備的安全衛生設計按《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GB5083-)執行,電氣設備設計按《電氣設備安全設計導則》(GB4064-)執行。
3.對引進的新工藝、新設備進行安全可靠性審核。
4.參加項目的竣工驗收工作。
第3條 生產計劃部門安全職責
1.制訂長遠發展規劃應包括安全技術措施計劃,以及改善勞動條件的項目。
2.對所需要采取的安全技術措施,在計劃安排時,應保證資金,一經列項,則不準挪作它用。
3.協助生產技術部門做好生產(工藝)事故的調查、統計、上報,參加其它重大事故的調查。
第4條 生產技術(含生產調度)部門安全職責
1.組織編制或修訂生產工藝規程、操作規程、崗位操作法,參與安全技術規程的修訂。
2.在進行生產技術的革新和挖潛改造時,要同時解決隱患,保證安全。
3.遇到生產中的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危險緊急情況,先處理后報告,嚴禁違章指揮。
4.負責生產(工藝)事故的調查、統計、上報,制定事故防范措施。
第5條 安全技術部門安全職責
1.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法規、制度和標準,協助廠長組織推動安全管理工作,研究和推廣現代安全管理方法和技術。
2.組織制訂或修訂、審查安全技術規程、安全管理制度和職工勞動防護用品標準,并監督檢查。
3.組織編制、匯總、審查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督促有關部門按期執行。
4.組織對職工進行安全思想、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術的教育。協同勞資、教育部門,定期組織安全考核。
5.參加全廠性安全大檢查,監督、檢查隱患的整改工作。
6.負責對鍋爐、壓力容器、氣瓶的安全監察工作,參加安全裝置的校驗監督,建立好臺帳。
7.負責動火審批及其管理工作。
8.參加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及新產品的設計審核、竣工驗收及試運轉工作。
9.協助有關部門做好職業病防治等工業衛生工作。
10.經常進行現場檢查,指導基層安全工作,發現違章有權制止,不聽勸阻者,可令其停止工作,并立即通知有關領導。
11.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競賽活動,總結和推廣安全生產的先進經驗。
12.綜合分析研究安全生產中的突出問題,及時向領導或有關部門提出改進意見。
13.負責傷亡事故的調查、統計、上報和建檔工作,參加各類重大事故的調查處理和工傷鑒定工作。
第6條 防火(保衛)部門安全職責
1.負責企業內的劇毒品、爆炸品、起爆器材、放射性物品等的保衛和要害崗位、廠內交通、消防的管理工作。
2.經常進行防火宣傳教育,負責專業和義務消防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工作,定期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防火檢查和演習。
3.編制或修訂企業的防火制度,并監督貫徹、執行。
4.負責明火采暖(動火)等工作的審批;參加建筑設計防火的審核驗收工作。
5.負責消防器材的計劃、配備和維護管理工作。
6.組織火災的撲救;負責火災事故、破壞事故和廠內交通事故的調查、處理和統計上報工作。
第7條 設備動力部門安全職責
1.負責對設備動力裝置及工業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全管理。
2.負責組織對工業建筑物、構筑物、起重機械、鍋爐、壓力容器、高壓管件、氣瓶、熱力管網和安全裝置的定期檢測、檢驗、校驗工作。
3.制訂或審定有關設備制造、改造方案和組織編制大、中修項目的安全措施計劃,并確保實施。
4.在計劃和布置檢修任務時,同時計劃和布置安全措施。
5.組織按時實現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隱患整改措施。
6.負責設備事故調查、統計、上報,參加有關重大事故的處理。
第8條 質量檢驗部門安全職責
1.組織制訂(修訂)并監督執行分析(化驗)系統的安全技術規程和專業操作規程。
2.負責各種化工原料、生產中間體和產品的質量分析,提供準確的分析數據,把好質量關。
3.負責質量事故的調查處理,參加其它事故有關數據的分析和測定。
第9條 基建部門安全職責
1.組織編制或審查基建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使其符合安全、消防和衛生要求。
2.在簽訂施工合同時,要對承包施工的單位進行資格認定,并訂立施工安全協議或有關條款。
3.組織對外來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入廠安全教育和施工前的安全交底工作。
4.按季節特點組織開展現場安全檢查,監督施工人員遵守國家《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和本企業的安全生產各項制度。
5.按“三同時”原則,保證安全生產和消除有毒有害因素的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竣工驗收和使用。
6.參加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各類重大事故的調查和分析。
第10條 供銷、運輸部門安全職責
1.對采購的器材、設備、防護用品、器具必須有驗收記錄制度,并對上述產品的質量負責。
2.對生產、試驗、研究所需的新化學物品,采購時(包括國外進口)必須了解其物理化學性能,以及安全使用和儲運要求,并索取書面資料。
3.嚴格執行有關防火和危險物品管理規定,搞好倉庫防火、防盜、危險物品、氣瓶和貯運設施的管理工作。
4.銷售化學危險物品時,必須檢查運輸單位的化學危險物品經營、運輸許可證,有證方可發貨。
5.定期對駕駛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考核,配合保衛部門做好廠管車輛檢審工作。
6.對運輸工具、車輛和駕駛人員嚴格管理,督促有關人員對車輛、船舶的維護保養。
7.參加廠內交通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
8.按規定或標準發放勞動防護用品和器具。
第11條 財務部門安全職責
1.安全技術措施費用要單獨立項,專款專用。
2.凡安全措施不落實的技術措施項目,未經安全技術部門同意,不得撥款。
3.要保證勞動防護用品、保健食品、清涼飲料及職業病防治費用的合理使用,沒有安全部門簽注同意的費用,不準報銷。
第12條 勞資、教育部門安全職責
1.組織調入職工和有關人員(實習、培訓人員)的入廠安全教育。
2.執行化工有毒有害工種工時制度的規定和女工勞動保護的規定,并根據職業禁忌證要求,做好新工人招收(包括臨時工錄用)和職工調配工作。
3.執行勞逸結合的原則,控制加班、加點。
4.廠辦技校應開設有關勞動保護課程,并作為各專業的必修課。
5.在就業前的教育和各種在職培訓中都應有安全的內容并列入技術考核之中。
6.參加有關事故的調查和工傷鑒定工作。
第13條 行政管理部門安全職責
1.負責保健食品、清涼飲料的供應發放工作,搞好食品飲食衛生。
2.負責本部門的鍋爐、氣瓶(罐)、熱交換器及機具的安全管理,并保持完好。
3.搞好集體宿舍、倉庫的安全衛生和防火工作。
第14條 醫療、工業衛生部門安全職責
1.搞好職工體檢、職業病防治和健康監護工作。
2.參加工傷鑒定,提出鑒定依據。
3.參加事故搶救,負責醫療事故的管理。
第15條 工會安全職責
1.貫徹和宣傳國家有關勞動保護的政策、法規和制度,監督行政做好企業的各項安全和工業衛生工作。
2.組織和健全群眾勞動保護管理監督網絡,協助開展班組安全活動,教育職工遵章守法。
3.定期研究企業勞動保護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向行政部門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的意見和合理化建議。
4.參加群眾性的綜合安全檢查和季節性安全檢查,督促事故隱患的整改。
5.督促有關部門按期實現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參加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
6.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安全生產競賽,評選安全先進集體和個人,總結和推廣安全生產先進經驗。
7.參加傷亡事故的調查、分析和善后處理工作。
8.做好女工勞動保護工作。
上一篇:化學工業企業設備計劃檢修管理制度
下一篇:企業內生產工人防火防爆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