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工傷事故調查中,在“落實措施”這一欄,幾乎是千遍一律、絲毫不差地寫著“加強員工安全意識教育”……從字面上看,部門似乎是很負責任地做著事故防范的措施了。毫無疑問,普及員工安全意識的教育,對防范意外的發生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加強”的份量自然要比普及更重,對事故的防范理應卓有成效,要不然就無須加強了。
常常看到,“加強員工安全意識教育”這樣冠冕堂皇的空話過后,不用多久,同樣的工傷意外顛三倒四重復出現。而事故調查“落實措施”這一欄卻驚人地雷同,照葫蘆畫瓢重復著先前的“加強……”,著實的刺眼!
不知道如此這般的視覺疲勞什么時候才能停止。
安全生產不尚空談,整改措施不能只一句“加強員工安全意識教育”就了事。有措施就要落實,做到有效地防范,真真正正減少和杜絕意外傷害發生;沒有措施就不能硬生生的拖來一塊“加強員工安全意識教育”的紙制牌坊來裝點門面,而是應該實實在在的如實向上反映,尋求上上下下的廣泛幫助,共謀計策去改善,舍此別無出路。
說實話,說“加強員工安全意識教育”這樣光說不練的空話大話,不如切實提升管理人員自身全意識和管理責任,認認真真腳踏實地過濾一下自己管理范圍的存在的隱患和風險,改善設備的缺陷,從根本上消除危險源,才是降低職業傷害的途徑。
而實際上,我們看到一些曾經出現過工傷的缺陷設備,我們仍然使用著,雷同的傷害不出現那才是“神級”的好命運!
我們如果稍動心思改動一下,設置一些防護或增加一些裝置,問題就有可能得到改善,即使不完全避免到意外的出現,但能夠減輕程度也比原先的要好得多!
如果我們多一點責任心,加強對作業現場人員多一些防護的監督,有效佩戴勞動防護用品,諸如膠水入眼、飛屑入眼此類不該發生的痛苦完全可以避免!
通常在作業現場看到,該防護的沒有防護──護目鏡擺在機臺上,口罩套在下巴上,耳塞夾在耳背上,這好比吃飯喂鼻子──不對口!用于防護的用品到作業現場成了擺設,成了應付稽查人員的幌子──看到巡視人員到來,現場管理人員既小聲又著急:“哎!快點帶好……”,一些動作稍慢的人才會讓巡查人員恍然大悟:原來都在扮老鼠捉貓!
每當質問現場管理人員為什么聽任員工放棄勞動安全防護時,會編出好些不是理由的理由來招架過關,如此這般循環往復,降低工傷率減少傷害,顯然是癡人說夢。
與其重復“加強員工安全意識教育”,不如稍稍提升管理者自身的安全素養,打鐵應自本身硬,唯有“硬”才能“打”出平安,才能有資格說“加強員工安全意識教育”,自身不強何以教人?
少說一些無用的好話大話空話,多做一些對作業安全有用的實際行動,除患堵漏,防微杜漸,對我們的安全生產一定能有所裨益。
安全生產是每個人的需要,是每間企業的需要,是全社會的需要,做足做好安全生產,應該是共同的利益取向,就應該實實在在地下力氣共同把好安全關。從細微處著眼,不放過任何細節,從個人到集體,從員工到管理者,形成“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理念,。
有安全才有企業好的聲譽,才說得上和諧,才留得住人,沒有人愿意在風險的環境中工作,工作只是改善現狀追求幸福生活的途徑,失去安全保障豈再有幸福可言?
企業任何層次管理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為企業的平安和從業人員的安全保障著想,做好自己,立足安全,處處時時事事把安全置于至高無上的境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打造好企業的平安。
少一些偽命題的空話,多做有益于安全生產的實事,于人于已于公于私皆大歡喜!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淺談化產車間脫硫系統大修
下一篇:樹立安全意識 平安快樂工作